文丨黃檢宣

快遞都去哪兒了?

疫情期間,無接觸式配送的快遞都會放在小區統一設置的快遞存放點,不想竟給了“有心之人”可乘之機。

案件經過

2020年3月,快遞員陳某報警稱:其聯繫收件人後將一箱茶葉送至小區的快遞存放點,但次日收件人沒有找到該包裹,後通過調取小區監控,發現被告人童某某盜走了包裹,遂案發。

經查,童某某系某小區保安,在2020年2月至3月間,利用自己上早班的便利,多次騎車至周邊的十幾個小區,趁快遞存放點大多無專人看管之際,竊得趙某某等9名被害人的快遞包裹,包括白茶茶餅、藍牙耳機、洗髮水護髮素套裝、麪粉等商品,價值2600餘元。

據童某某供述,其竊得包裹後一般會直接將快遞面單撕掉,這樣即使被人發現,也可以辯稱包裹是自己的以逃避追責,對於包裹內的物品,如發現可用的東西,就帶回家或贈送他人,否則就直接扔進垃圾桶。

近日,黃浦區檢察院以涉嫌盜竊罪對被告人童某某提起公訴。經黃浦區人民法院判決,童某某犯盜竊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九個月,並處罰金兩千元。

檢察官提醒

第一檢察部 厲蒨雯

被告人童某某以非法佔有爲目的,多次盜竊他人財物,其行爲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條,應當以盜竊罪追究其刑事責任。儘管童某某每次盜竊的財物價值都不算很高,但其多次實施偷盜的行爲,不僅侵犯了被害人的財產權,也干擾了快遞員的正常工作秩序,不少快遞員只能“背鍋”,自行賠付被害人的損失,社會影響惡劣。

特別提醒

廣大市民在簽收快遞時,儘量當面查驗,儘快領取,不要把快遞包裹隨意放置,若發現快遞被盜,一定要及時報警。

小區物業應規範快遞收取管理制度,確保快遞存放點等場所配備專人管理或視頻監控,讓不法分子無機可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