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

年輕人都在做

提前退休養老的美夢

在養老這一塊

早在4000多年前

大中華就啓動了

夏商

夏商老早就建了養老場所

《禮記·王制》記載

夏后氏養國老於東序,養庶老於西序;

殷人養國老於右學,養庶老於左學。

“序”與“學”

既是老人住的地方

也是學生上課的場所

到了周朝

《禮記》號召

要想王位坐得穩

王帝必須照顧好鰥寡孤獨廢疾的人

當時老人都缺喫的

王帝實行養老三免

① 免喫的

② 免醫療費

官府設立“掌病”職位

免費給老人看病

③ 免徭役

家有70歲老人

免除一個兒孫的徭役賦稅

家有80歲老人

免兩個

家有90歲老人

全家都免,多多益善

這就是著名的——

八十者,一子不從政;

九十者,其家不從政。

別看春秋戰亂

養老政策

還是執行得妥妥的

晉國一位73歲老人被徵去建房子

當時的大夫越孟

得知老人是下屬的長輩之後立刻道歉

並把老人接回來分給他田地

開除了違反政策的官員

漢朝盛世時,老百姓喫飽喝飽

劉邦升級了養老政策

推出了《王杖詔命書》

劉邦特有儀式感

結合保護法

還給80歲老人發了一根鳩杖

作爲老人證

爲什麼手杖的頭是斑鳩鳥的形狀呢?

據說鳩喫東西不會被噎到

劉邦以此祝福老人們喫好喝好

拿着鳩杖出門的老人

是一部行走的《老年人保護法》

除了照顧老人生意

在人身安全上

漢律還規定

不贍養老人的人判死刑

還將暴屍鬧市

對長輩不敬

毆打和謀殺長輩的人

一律按死刑處理

魏晉

魏晉南北朝

皇帝們忙着打戰

也不忘創新養老政策

北魏孝文帝首創“存留養親”的制度

如果死囚家裏有直系親屬

沒人照顧

可批准他在家養老送終後

再執行死刑

戰爭年代

很多年輕人戰死沙場

梁武帝蕭衍就在南京創辦了“孤獨園”

收養孤寡老人小孩

管喫管喝

國家掏錢

唐朝盛世,養老政策進一步高配

給80歲老人配家丁

90歲可配兩個

讓老人有個伴兒

物質跟得上了

可以考慮精神層面

皇帝實行精神養老

必須“色養”老人

就是要帶着笑容照顧老人

陪老人看戲春遊讓老人開心

不能只管喫飽

不然也算大逆不道

色養是孔子首創

爲了讓子孫盡心盡力照顧好長輩

唐朝還規定

父母在世時

孩子不能出遠門

如果子孫藏私房錢或者要求分家的

也要坐牢3年

宋朝是現代人想穿越回去養老的首選

它實行了從養胎到祭祀的制度

超越了西方福利國家從搖籃到墳墓的福利

這時

養老院才真正流行起來

宋徽宗建立了配置最完善的養老院——居養院

免費入住

還將退休年齡下調到50歲

在家養老的

國家直接派錢派米

隨着瓦舍的興起

手裏有餘錢的宋人越來越注重休閒活動

老年人也開始搗騰文化生活

退休官員率先組織老人娛樂社團

有遊山玩水的耆英會

也有吟詩作對看戲的詩社

和社友們一起娛樂養老

到了南宋

首次出現民間養老院

漢人劉廂使

遣散家中奴婢

拿出全部財產興建“孤老院”

家大業大的

則流行宗族養老

范仲淹設立了範氏義莊

每月向族中50歲貧困老人派錢米

族中若有老人去世

也可以從義莊拿喪葬費

徽州新安

還誕生了中國第一個養老保險

當地商人

不願意多生兒子

他們認爲兒子多了會分掉他們的財產

他們更想把財產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新安的蘇知縣知道這種習俗後

就鼓動百姓

一起成立一個“養老基金會”

平日將餘錢存入,年老時再取出

還有利息

最後來到了清朝

除了在物質和法律上

讓老人家們好好養老

康熙帝還開闢了精神生活新玩法

1713年

瞧着自己打下的江山國泰民安

又碰上60歲大壽

康熙帝一高興

下了一道聖旨

7000多名老人齊聚紫禁城

跟康熙一起喝酒

喫大餐

看戲劇

老人名字還會被載入史冊

滿足老人家的自豪感

這就是史上的“千叟宴”

當時12歲乾隆也在宴會上

乾隆如願舉行了第三屆千叟宴

他點子特多

還給每位老人設計了一塊

“御賜養老”銀牌

參加過千叟宴的老人

可以驕傲度過餘生了

除了皇帝牽頭的千叟宴

宋朝退休官員發起的老年社團

也開始在明清老百姓裏普及流行

鄉村德高望重的老人牽頭

根據鄉里老人的興趣

成立怡老會、真率會、詩社等各種文化社團

志趣相投的老人們

一起搭臺看戲、喝酒辯論、跳舞畫畫

自古以來

歷朝皇帝就以仁孝治天下

這種做法

要追溯到堯舜時代

據《史記·五帝本記》記載——

的父親是個盲人

和後媽一樣愚蠢頑劣

同父異母的弟弟也桀驁不馴

他們都想殺掉舜

舜卻一如既往孝順父母

友愛兄弟

欣賞舜的仁孝

便把兩個女兒嫁給他

最後還把皇位禪讓給他

舜繼續用仁孝治天下國泰民安

成了華夏文明的奠基人

自此

在儒家的推動下

“孝”成了皇帝實行“仁政”的根本

行仁政者

得天下

撇開政治不說

在古代

活到60歲的老人很少

古代嬰兒夭折率

能活過百天就謝天謝地

再加上——

a. 自然災害多

b. 戰爭多

c. 看病貴

d.醫療條件還很差

所以

國家長壽老人越多

越喫飽穿暖

娛樂興趣越多

國家越吉祥

皇帝越有臉面

在當代

物質和醫療條件大大提高

人們越活越長壽

老人們卻越來越不快樂

大多數子女迫於生計

在外地上學、工作

空巢老人越來越多

當你在外頭工作時

空巢老人們坐在門口

望着村口發呆

盼着孩子回來

他們無聊

卻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

當你用手機刷完一部又一部新劇時

老人們對着老電視機

反覆看同一部京劇

看着看着就睡着了

電視上適合老人家看的戲曲

真的不多

當你每天在網上衝浪時

老人們撕着日曆

算着你還有幾天回家

籌備着你回家時的飯菜

而這籌備

提前了大半年

能讓他們打發無聊時間的也只有這些了

老人們辛苦大半輩子

知道怎麼養活孩子

知道兒女愛喫什麼

唯獨不知道

在智能時代

閒下來的老年生活能幹什麼

更不知道

自己的愛好是什麼

……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