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控制了海洋,谁就得到了世界”。

两千多年前,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的这句名言成为了世界各国荣辱与兴衰的见证。

海权握,国则兴;海权无,国则衰。自古以来,海洋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中国在历史上虽说不是一个以海洋为发展主线的国家,但在世界海洋文明的进程中,也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自秦汉时期开通的“海上丝绸之路”,一直充当着沟通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随着世界各国互通有无、联系的加强,中华文明也随之传播到世界各地。

更为壮观的是,600多年前,明朝航海家郑和率领2.7万多人组成的庞大船队七下西洋,拉开了人类走向远洋的序幕。

该船队经东南亚、印度洋到达红海和非洲,遍访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声势之大、足迹之广、人数之多,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奇迹。

据史料记载,郑和下西洋比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远航早了87年,比达伽马到达印度海岸早92年,比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早114年,可见中国古代航海事业的强大。

然而,浩浩荡荡的壮举落幕后,郑和七下西洋的盛事犹如一场夕阳下的狂欢,明朝的“禁海令”、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让中国远洋航海的荣光一去不复返。

东方大国逐步走向海洋上的衰落,而西方工业文明就此起航。

1840年,西方列强通过海路,用坚船利炮轰开了清王朝的大门,从此中华民族开始了有海无防的痛苦记忆。

1856年,英国又制造了“亚罗号事件”,英法联军进犯广州,正式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1884年,法国海军袭击福建水师,中法马尾海战爆发。

1894年,日本海军在丰岛海域袭击清朝运兵船,甲午战争打响……

据统计,从1840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百年时间里,日美英法等国军舰入侵中国沿海地区达470余次。敌国舰队肆无忌惮地纵横在我国上万公里的海岸线上,任选薄弱的地方进行入侵,企图以最快的速度、最小的代价将我国蚕食。

有海无防的年代,建立强大的海军不容等待。

1949年4月23日,在渡江战役响彻云天的炮火声中,一支由13个人组成的人民海军在泰州白马庙宣告成立,从此奔向浅黄与深蓝交织的远方。

那时的人民海军一穷二白,要资金没资金,要设备没设备,要技术没技术。几条日伪时期留下的残破船只和国民党起义的几艘小舰艇,就是人民海军成立之初的全部家当。

1953年2月,毛主席首次视察海军部队,给“长江”“洛阳”“南昌”“黄河”“广州”5艘军舰写下了影响深远的题词。他先给“长江舰”写下“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要建立强大的海军”,后又为其他四艘军舰写下“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

落后的结果就是要忍受别人的歧视,直到今天我们看到下面的一幕仍然心酸不已。

1980年5月,时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的刘华清率团访美,先后参观了“CV-63小鹰”号和“CV-61突击者”号航空母舰。由于美军不让中国人靠装备太近,刘华清只能踮着脚尖观摩。这一去,也坚定了他要建航母的决心:“如果中国不建航母,我死不瞑目。”

有多少冷眼和屈辱,就有多少奋力前行的倔强。

新时代的万里海疆,见证中国海军的巨变。2012年9月25日,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完成建造和试验试航,正式交付海军。

从那一天起,“中国到底能不能有航母”不再是个问题,“中国到底该造几艘航母”成为热议的话题。

7年后,2019年12月17日,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威武入列,标志中国正式进入“双航母时代”。

不仅如此,大型驱逐舰、新型战斗机、预警机、反潜巡逻机等各大武器装备进入了跨越式发展。

从白手起家到纵横四海,从“麻雀真小,五脏俱无”到五大兵种俱全,从沿岸近海到远海大洋,人民海军一路劈波斩浪、走过了浴火涅盘的71年。

“向海而兴、背海而衰,不能制海、必为海制。”一个强大的国家,总是善于酝酿自身的每一次历史性嬗变。

中国人民不会忘记600多年前在海上的荣光,也一定铭记西方列强从海上入侵中国写满屈辱的历史。中国人民爱好和平,但绝不会让曾经的悲剧再次重演,让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受到一丝侵犯。

深蓝色的号角已吹响,“迈步深蓝”的队伍正整装出发。

今天是第16个“中国航海日”,站在新的起点,人民海军会继续逐梦深蓝,向海图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