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滿囤兒

舞蹈類綜藝進入第二輪比賽後,大都會給出命題,讓晉級選手帶來全新的作品。這種賽制有時會刺激舞者突破領域或靈感迸發,帶來意外之喜;有時也會限制或約束住部分舞者,讓他們黯然失色。囤兒觀察到,有些舞者似乎天生不適應這種命題賽制。比如《舞者》第八期裏的肖富春。他自編自演的命題舞蹈不僅輸掉了比賽,而且還被四位領隊犀利地指出很多問題。

其實在囤兒看來,肖富春在《舞者》的尷尬,是所有硬核綜藝都存在的尷尬。

先解釋一下什麼是硬核綜藝。囤兒把那些以純粹藝術爲競演載體的綜藝節目歸類爲硬核綜藝。比如比拼純粹腦力的早期的《最強大腦》,比如比拼純粹唱功的《聲入人心》,又比如比拼純粹舞蹈的《舞林爭霸》、《中國好舞蹈》、《這!就是街舞》、《舞蹈風暴》、《舞者》等。這些綜藝的選手都是純粹的能力者,甚至是純粹的藝術家。如果不是這些綜藝將他們帶到大衆面前,大衆是很難與其相見的。

於是這些硬核綜藝都面臨一個問題——討好觀衆的尺度。畢竟,綜藝都有收視率的壓力。節目組更希望人氣選手晉級。於是,這些硬核綜藝往往比着比着,勝負的決定因素就不再純粹。有很多選手也是比着比着就不知道該堅持自己還是迎合觀衆了。

肖富春的尷尬就在於,他本人的舞蹈是一種非常自我非常獨立的舞蹈。囤兒看過他在《中國好舞蹈》上的表現,感覺他是一個很注重自我身體感受的舞者。簡單說就是,並不是老師教了他什麼動作,他就按老師教的去學去練去用。他更注重自己做出某個舞蹈動作後的自我感受,然後基於深層感受去串聯,去表達。

記得他之前說過他最喜歡的創作方式是即興,就是先讓自己放空腦子隨便跳,然後跳着跳着可能就對某一個主題有了感覺。之後再回顧自己即興時本能做出的動作,進行總結後才編成一支成品舞。這個方式,和一般的編舞師拿了音樂或命題就直接把既往動作進行組合很是不同。

囤兒爲肖富春鳴不平不是說他舞蹈有多完美,也不是說別人的舞蹈都比他差,而是因爲囤兒個人覺得肖富春的方式更藝術化,也更體現創作意義。他的舞蹈既有他的優勢又有他的不足,而優勢和不足都是屬於他自己的。正因爲他的方式,肖富春其實是個不應該和觀衆有交流的舞者。換言之,肖富春的舞蹈就應該“我演你看”。演完了肖富春就應該直接走人,不跟觀衆交流。觀衆完全憑自己的經歷和舞蹈認知,去品。不要那種“我沒看懂,你解釋一下”的互動。

以這次肖富春舞蹈裏的喝土水混合物的動作爲例。正如金星所言,如果不加畫外音邊演邊解釋的話,觀衆是不會理解到肖富春後來用語言所解釋出的那麼一大堆滴。可是,即便肖富春不解釋,囤兒在看的時候,也能感受到這個喝土水混合物的動作是一種寄託了某種願望的“儀式”啊!難道感受到這個層面還不夠,非要感受到“這是家鄉的風俗,這是媽媽給的土”這麼細節嗎?誰給的土,哪個省哪個民族的風俗,這種信息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囤兒認爲舞蹈本身就是一種交流。金星拿京劇舉例,恰恰證明了所有藝術都符合這點。你不能因爲它的交流有侷限,就非要用其它手段來補。交流的不完全,反而能讓交流更集中於核心而不是末節。如果肖富春爲了迎合觀衆,爲了讓觀衆看得懂就做出妥協,那囤兒還能在時隔數年後,依然能只通過他的舞蹈便認出戴着面具的他嗎?

最後,如果您賞臉閱讀到了這裏,囤兒想問您一道思考題。題面如下:

以下兩個現象,哪個更能體現出《聲入人心》這個節目辦得有意義?

1. 節目結束後,鄭雲龍主演的音樂劇一票難求,預售火爆程度翻了好幾倍。

2. 節目結束後,阿雲嘎成爲各大衛視的常客,並演唱多首影視主題曲、插曲、宣傳曲。

歡迎各位讀者大大在評論區扣1或扣2,並表達出你們的態度和想法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