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黃山屯溪區鎮海橋日前被洪水沖毀,黃山市文化和旅遊局等部門將打撈橋樑構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週日(12日)透露,收到市民通報古橋的構件位置,將招標聘請專業打撈隊伍。

洪水於上週二(7日)沖毀有近500年曆史的鎮海橋,在附近開店的翟先生稱,爲保護鎮海橋,早年已拒讓機動車在橋上行駛,平時只是行人和電動車經過。由於連日下雨,且新安江水庫泄洪的洪水較猛,水漲後大橋已封閉。他表示,大家一直擔心洪水對橋有危險,且從小就在附近生活,對老橋有感情,“所以那天橋被沖毀有人在哭,我特別理解”。

黃山市文化和旅遊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水利局、屯溪區人民有關部門上週六(11日)宣佈,會打撈鎮海橋散落的橋樑構件、石料等,呼籲市民、遊客積極提供線索,同時提醒羣衆切勿自行下水撈取,免生危險。官員透露,鎮海橋的資料和數據比較完備,重修在技術上無問題,但爲確保能“修舊如舊”,尋找石橋被衝散的構件顯得尤爲重要。

鎮海橋始建於明朝,曾於清朝遭水沖毀再重修,橋長133米,闊15米,爲六墩七孔石質拱橋,是安徽省現存的大型古石拱橋之一,亦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