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衆號 “楊不壞”(ID:yangbuhuai01) ,作者:楊不壞,36氪經授權發佈。

明星直播泡沫,再一次被擺上桌面,這是遲早的事情。當一波浪潮來臨,所有人都着急追趕,少有冷靜思考者。

當直播賣貨的浪潮湧起,明星們以爲入場既降維,降維既碾壓,以爲開播就可以成交過億。沒成想,翻車的居多,成功者甚少,找明星直播賣貨的品牌賠本的多,直到被曝光出來,成爲衆矢之的。

那麼,明星直播就毫無價值嗎?我看也未必,當所有人質疑唱衰時,我嘗試救一下。

我們不聊明星爲什麼失敗,嘗試聊明星如何成功,以核心優勢與價值是什麼?以下:

直播間沒有粉絲

大多數人包括明星自己,普遍認爲明星賣貨是粉絲經濟的變現,或者以爲是商業站臺,是兼職,在粉絲邏輯下做直播賣貨,失敗是必然的。

不管任何明星,要做直播賣貨,不管做一場還是持續做,都要拋棄粉絲經濟,忘記自己有粉絲這回事,正正經經的以商業邏輯賣貨。

品牌找某明星來站臺做一場賣貨直播,值不值?我覺得需要謹慎,這種情況在明星的通告中,往往只是一場商業走穴,到現場,該說的都說了,合作就結束了,至於賣了多少貨,不在明星的合作範疇內。

此類單場明星合作的項目,明星的作用是提高關注度,可能會引流進來一些人,但真正的賣貨,還是要靠正確的貨品,專業賣點解說,場景化的貨品展示,這些是重點,需要品牌主做更多準備。

第二類是明星自己開盤口,品牌進場買坑位,往往都有很高的坑位費,目前已經有很多明星在多個平臺這樣做了,且翻車的很多。

這一類翻車的原因還是不專業,在我看來是努力的方向錯了。前期或許做了充分預熱,甚至買了廣告位曝光,提前透漏最低折扣,而到了開賣時,可能還是賣不動。我想明星們也很鬱悶,覺得已經很努力了,爲什麼還是不行,粉絲們爲什麼不買單。

首先是明星的自信,認爲自己粉絲很多,預熱充分等,人肯定很多,一千萬粉絲裏有10萬下單就夠了,其實並沒有。

然後是選品上,由於太自信,會選擇自己偏好的,沒有在其他直播間驗證過的單品。明星們並沒有專業電商團隊經驗,誰交的起坑位費就來買,最終結果可想而知。

最重要的,是並不專業的解說。直播賣貨的本質是貨品的場景化展示,通過實時的消費場景刺激用戶的消費決策,繼而進一步成交。完成這一點並不容易,既要非常瞭解產品的賣點,又要知道消費者的嗨點。

那麼成功的明星直播是如何做的?

大衆人設,專業主播

明星的核心優勢不是粉絲,是大衆知名度帶來的大衆人設。

知名度與粉絲是兩回事,大多數明星都有知名度,一部分有人設,個別明星在個別時間段內,有非理性付費粉絲。

大衆人設是基礎,還需要是專業主播,而非商業走穴,有專業團隊支撐,加上明星自己當回事,大概能稱得上專業。

好的明星直播,是吸引路人下單,比如我並不是劉濤粉絲,但知道她的大概人設,就買過她推薦的電動牙刷。劉濤的專業度,加上產品在人設內的場景化展示,以及折扣力度,構成了下單決策。

聚划算選擇與明星深度合作,之前我聊過劉濤,現在新添加了李好與景甜,目前每個明星每月都有三四場直播,已經常態化與專業化,從目前的效果來看,各項指標都還不錯,還沒有翻車過。我們聊聊,聚划算的明星直播賣貨,爲什麼能成?

爆款營銷直播化

首先退回到聚划算最根本的商業角色:單品集中爆發的爆款營銷。

聚划算是阿里的倚天劍,復出之後一直承擔爆款孵化器的角色,通過爆款營銷破圈,以破圈吸引新客,爲阿里電商生態帶來新的增量。

再看直播的商業邏輯,本質同樣是集中爆發,將用戶與商品集中在一個地點,一個時間段內,進行集中成交。聚划算的商業本質,與直播賣貨的商業本質是一樣的,聚划算做的,是爆款營銷的直播化。

那爲什麼要找明星來做?

明星人設場景化

直播賣貨的核心價值是場景化,現場、實時、聲光電展示,消費者看到更加真實,帶入自身的消費場景,以更強的刺激促進消費。

明星做主播的優勢,是大家都認識,知道這個明星的大衆人設。基於人設爲明星定製直播風格與售賣商品,清晰的人設,在介紹產品時可以更好的帶入場景,更加有說服力。

比如聚划算剛開始合作的景甜,聚划算團隊爲其直播間的定位是:美的解決方案,專注美妝美膚領域。景甜會親自介紹使用過的產品,帶着自己的化妝師做直播,加上聚划算專業選品與直播團隊的加持,成功是大概率事件。

聚划算合作的明星,在我看來都不是頂流,一開始就不是粉絲經濟。劉濤,李好,景甜都是成名已久人設清晰的成熟藝人,要的是最大化的知名度與最清晰的人設,而不是付費粉絲量。

幕後團隊專業化

明星直播普遍被詬病的是,直播業餘化,與專業主播形成鮮明對比。

專業不是指主播專業度,真正的核心競爭力,是幕後專業團隊,爲其定製精準的直播策略。比如聚划算的官方明星直播間:

首先是選品,合適的產品與恰當的價格,就是一場賣貨直播成功的根本。聚划算有全網最大的商品池,可以做到真正的選擇品牌,可以爲每一位明星每場直播,都定製不同的選品搭配與直播定位。

而對價格的把控,同樣是賣貨的關鍵,原本就擅長單品爆發的聚划算,可以與商家談到低價,同時做到多方共贏的價格。什麼產品與什麼價格,在直播間是可以被接受的,這是關鍵。

然後是幫助明星專業化,明星自身要深度參與,比如劉濤與團隊開選品會開到凌晨5點,比如景甜帶自己的專業化妝師直播。

明星與品牌團隊聊產品賣點與消費者嗨點,與聚划算團隊制定銷售話術。明星成爲專業主播,前提是有專業團隊的加持幫助,加上明星自身的深度參與。

簡單總結,聚划算的商業角色本身適配直播,只是將爆款營銷直播化。

如果一定需要一位主播站在直播間,有大衆知名度,大衆人設清晰的明星們,是最好的選擇,可以直接冷啓動。專業團隊幫助明星們成爲專業主播。

總結一下,明星直播有價值

我對明星直播的個人建議是,謹慎下場,做好帶貨主播並不容易。如果真要做,且有非常專業的團隊配置,明星帶貨的優勢會立刻顯現出來。

首先,拋除粉絲觀念。

自我認知很重要,尤其是明星。大多數明星有的只是知名度,不是粉絲。

社交媒體上幾千萬的粉絲量,那都是鬧着玩的,千萬別信。對於大多數明星,大衆只是認識,最多算是關注,而不是粉絲。

直播間沒有粉絲,都是貨真價實的交易,賣給有需要的路人,而不是賣給粉絲。

明星的優勢不是粉絲,是大衆知名度與大衆人設。

基於這一點我們再去思考如何策劃明星直播,基於賣貨給路人這一基調,規劃整體賣貨策略與銷售話術,面對粉絲與路人的銷售策略是不一樣的。

那麼,梳理出“大衆人設”與“路人”兩個關鍵詞,策略就是基於自身的大衆人設,將貨品場景化代入與展示,降低消費者的消費決策。

然後,成爲專業主播。

在明星直播間,我們會看到在線人數特別高,下單人數不多。預熱陣勢很大,成交量稀少。這就是認知與專業的問題,這需要整體的專業團隊才能實現。

專業團隊是指,以商業邏輯做直播賣貨,同時團隊需要將明星培養成專業主播。對於明星來說,要麼有自己的專業電商團隊(幾乎沒有),要麼與專業團隊合作,比較有實力的MCN或者聚划算這一類官方平臺。

綜合來說,既要改變觀念意識,又要自身的努力與專業團隊的支撐,做好直播帶貨,並不像明星自己想的那麼簡單。

618之後,整體直播行業會降溫,明星直播也會更加理性,相信明星們看了許多翻車案例後,應該會更加謹慎的嘗試直播,理解這並不是割粉絲韭菜的行爲,而是正正經經的商業行爲。

從品牌主的角度,直播大體分爲兩種邏輯,一是營銷邏輯,二是商業賣貨邏輯。

找明星直播賣貨很重要,但更偏營銷邏輯,更大的目的是創造爆款單品,以單品破圈,帶動整體品牌的長期銷量。聚划算正是這樣做的明星直播,劉濤場場銷售過億,但更重要的是,爲品牌破圈,帶動整體品牌的長期增長。

放眼到整個直播行業,最近這半年泡沫的確很大,品牌主智商稅交了很多,但從理性與商業角度思考,直播與名人直播,都有價值。

單從名人明星直播的角度,在策略層面思考清楚,使用得當,將會成爲重要的中心化媒介資源。

明星直播會在事件營銷破圈,品牌銷售增長等層面,成爲重要的營銷工具。

不要一棍子打死。

以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