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明末清初之际,天下大乱,各方势力一时之间纷纷崛起,企图问鼎中原,并且接连称王称霸。除去明朝宗室和关外的满洲,关内的各股农民军也是不容小觑的力量。这些掺杂有流民、贼寇、降军的杂牌,在义军领袖的威逼利诱下席卷华北,不多久便接连攻陷中原重镇。虽然明军曾短暂地击破农民军,但随着崇祯帝的自缢和闯王李自成的入京,一切都发生了变化。

当时,中原除却明朝正规军外,最大的军事力量就是李自成的大顺军和张献忠的大西军。要知道,一山不容二虎,既然李自成已经攻占北京和关陇重地,那么张献忠就被置于一个极度尴尬的位置:正统已经被闯王获得,而自己无论再怎样拓展也只能被历史描绘成乱臣贼子。既然如此,还不如自我了结。于是,张献忠率军入川,旋即展开了灭绝人性的恐怖统治。

据当时明人和后来清廷的统计和记载,川蜀经过此次劫难后,人口“十不存一二”,可谓人间地狱。那么,曾彪炳史册的大西王张献忠到底是怎么从义军领袖褪变为被伪装的贼寇呢?野史笔记对他的记载和评价又真的客观真实吗?话说回来,张献忠和李自成很像,均是出身贫苦,初从军籍,担任过捕快、下级军吏,后因犯法被判死刑,虽然被陈洪范请求特赦,但也遭免职处分并被朝廷排斥。

崇祯三年(1630年),走投无路的张献忠便纳下投名状,加入了陕西起义军。不久之后,张献忠审时度势,便投奔了闯王高迎祥,而麾下的张献忠和李自成便自号为大军闯将。不多时,洪承畴率军剿灭了高部,张献忠便诈降。但招安不久,张献忠叛变。此后,张献忠多次降而复叛。1641年张献忠率部攻破襄阳,杀襄王朱翊铭并“发银五十万以脤饥民“。祟祯十六年(1643年),羽翼渐丰的张献忠便占据武昌,称大西王,将楚定王朱华奎溺死。

当时中原和河北已经被北上的李自成攻占,所以张献忠只得继续向西进军。1644年,张献忠率军攻入巴蜀,号称秦王。不久,张献忠又在成都登基成为大西皇帝,改元大顺,并以成都为其西京。就此,川蜀迎来了业已疯癫的土皇帝。

当时,反复无常的张献忠意识到清军兵马强劲,李自成也绝不会容纳自己,于是便开始放纵。其手下的军队大多为兵痞无赖,得到皇帝的默许后便大开杀戒。无论是白衣秀才还是普通市井乡民,都是”无差别“攻击的对象。据记载,“时中原多故,诸将无暇西望,蜀中被祸之惨旷古未有也。”大动乱后紧接着的便是饥荒,川蜀再次遭遇重大打击。

川蜀坊间多年来便一直盛传张献忠屠城无数,尤其是屠蜀的恶行。据说失意的张献忠曾亲手立下了七杀碑,两侧碑文写道:“天生万物以养人,人无一物以报天,杀杀杀杀杀杀杀。”而后,无论是幸存的川民还是入川的清军,乃至民国时期的鲁迅等人都对此有相关记载。

如此看来,所谓的义军领袖不过是被历史伪装的恶魔。当然,乱世枭雄哪个不是刀头舔血呢?但堕落到如此境地,张献忠必然要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