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眨眼,寶寶已經8個多月了,從剛開始的巴掌大到現在滿地爬抓不住,體重也增加了將近3倍。作爲新手父母,與剛生完的手忙腳亂相比,現在顯然已經習慣並熟練了。回過頭來看,沒經歷過生娃之前的一些想法,跟現在的心態,也已經截然不同。

01 生娃一定很痛吧?

痛,是一定的。但也不是不可接受,而且這種痛感也是因人而異,視情況而定。

有的媽媽生娃真的是死裏逃生,痛到跳樓一點都不誇張;

也有的媽媽輕輕鬆鬆,一邊玩着手機一邊就順便生了個娃。

新手媽媽往往會被十級陣痛給嚇到,記得我生娃之前看了很多關於順產剖產的帖子,當時很怕這一天的到來。

好在,娃還算給力,凌晨4點多破羊水,下午一點多打催產素,然後才慢慢感覺到陣痛,強烈的痛感大概持續了個把小時,4點多就已經開了5指,準備上無痛,一個小時後宮口全開進產房,半小時娃就出來了。

對於頭胎有這樣的速度和體驗,比我預期實在要好太多,除了開3-5指的時候痛得真的感覺有點受不了,其餘時候一直在用手機聊天。

還有一個好友比我晚兩個月生的,也是頭胎,早上七八點破水,下午四五點就生了,還沒來得及打無痛娃就出來了。也是讓我很佩服。

現在的無痛技術已經比較成熟,費用也不高(深圳這邊好像是一千多,有生育險可以報),生娃不再像我們父母那一輩痛得死去活來,只要孕期稍微注意,控制胎兒體重不要過重,一般在胎位正常的條件下,順產都沒有太大問題。條件再好一點的可以住VIP,請月嫂,有醫生和助產士全程陪護,家人也可以陪產,一邊喫零食看電影一邊生娃也並不稀奇。

02 懷孕生娃後,會身材變形,長胖變醜

沒生娃之前,我也一直把懷孕生娃和長胖變醜劃等號,看着身邊生完娃的媽媽身材恢復如初,除了有些羨慕,還覺得不可思議。

其實隨着現在女性對自我的要求越來越高,生娃之後恢復孕前體重並不是什麼難事。人的身體是一臺精密的儀器,既然賦予了女性繁衍的使命,就一定有它的道理。

懷孕生娃確實會讓內臟,脊柱,盆骨等暫時性改變位置,給胎兒騰出更多空間,隨着分娩結束,只要休息和飲食得當,所有的器髒會自行慢慢歸位。

我身邊的同齡媽媽幾乎都和孕前身材體重差不多,我自己生娃時比孕前增重20斤左右,寶寶半歲左右就差不多恢復孕前體重,沒有刻意節食,一切都是自然而然。

很多人覺得是因爲帶娃太累了,尤其是哺乳媽媽更容易瘦。我個人覺得,能不能瘦下來跟每個人的體質有關係,而一個人的體質又跟自己的飲食結構和生活作息密切相關。我平時帶娃其實並不覺得有多辛苦,所以跟累不累應該關係不大(當然也不排除有些人確實是累瘦的)

人是環境的產物,一個人的身材容貌往往是日常生活的總和,比起關注身材體重,我倒更願意關注自己本身的狀態,沒有什麼比輕鬆愉悅的心情更重要了,洋溢在心底的幸福感才能真正滋養一個人。

03 帶娃太累了,不僅在體力上要熬夜陪玩哄睡,還得在精神上承受更大經濟壓力,不斷更新育兒知識

其實說不累是假的,但我覺得這種累也是一種幸福。

雖然在每次抱娃抱到手痠,哄睡哄到頭暈,晚上夜醒N次哼唧找奶的時候,也會有那麼一瞬間好想直接扔掉。

有時停下來想想,娃在我們懷裏依賴我們的時間真的很短很短,我們爲人父母,未經同意把她帶來這個世界,就有責任和義務照顧好她。就算再辛苦,只要出了月子,滿了百天,過了半歲,隨着她慢慢長大,會翻身,會爬行,會站立,再一步一步蹣跚學步,到時候你想再抱抱她,她也不一定需要了。

所以在這一點上,我跟我媽的想法一致。在她小的時候,無條件地滿足她。不肯睡牀就抱在身上睡;出門不願意坐推車,我們就輪流抱;不接受奶瓶,就讓她喫母乳。我甚至不打算刻意斷奶了,直到她自然離乳。

好在,隨着她長大,也越來越天使。

有時我甚至很驚歎,娃真的是這個世界上最神奇的小精靈,一直母乳的她本來是拒絕奶瓶奶粉的,而且有着很嚴重的分離焦慮,一天到晚找媽媽,一刻都不能放手。

然而就在我需要上班之前,搬了個家,她突然就接受了奶粉,也不再那麼粘我。現在我隨時都可以離開,她跟外婆玩得很好,也習慣了在奶瓶和母乳之間任意切換,睡覺變得有規律,輔食也喫得香。

育兒先育己,那些很緊張很焦慮的媽媽,可能是對自己要求太高,娃一有點不舒服就自責內疚,生怕由於自己的疏忽對娃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

其實對孩子的成長而言,輕鬆有愛的家庭氛圍就是最好的家教。接受自己是不完美的父母,跟孩子一起成長,通過育兒不斷自我完善或許也是每個父母的必修課之一。作爲媽媽,你的緊張和焦慮孩子都是能感應到的,都說孩子是父母的複印件,你希望孩子是什麼樣的,自己先去成爲這樣的人。只有先讓自己輕鬆舒服,孩子才能自在暢快。

所以啊,不要再抱怨帶娃太累了,如果你覺得帶娃是一項艱苦的工作,那麼孩子在跟你相處的過程中也很難感受到愛和快樂,甚至可能會覺得自己是個累贅。因爲孩子比我們想象的更愛我們,甚至比我們愛她還要多,就憑這一點,哪還有什麼辛苦和累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