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运动医学学会发表共识:

规律运动能防猝死

保健时报记者 燕声

夏季在高温天气中运动,增加了许多运动猝死的隐患。近期,美国运动医学学会发表共识声明指出,对于没有病史的成人,甚至对于已有心血管病的人,运动引发的心血管事件罕见。而剧烈运动引发的急性心血管病发作,通常有警示症状或表现,此时要立即停止运动训练,立即就医。

运动前要进行身体评估,可提高安全性

共识指出,对于健身俱乐部和健身房来说,运动前的筛查可提高安全性。运动前的筛查并不复杂,不需要医疗专业人士在场,但需要有经过培训的工作人员,并进行适当的监督。

首都体育学院体医融合创新研究中心教授郭建军表示,运动是一把“双刃剑”,既能给锻炼者带来益处,但也有潜在风险。要把风险降到最低,就要掌握一定的体医融合理念,尤其是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准确、清晰的判断。参与运动前建议对身体进行全面评估,这种评估不是靠经验,而是要看数据,如运动时观察心率,观察感受,通过自身的反应确定运动量。有条件的话,可以对心脏等重要脏器定期进行检查,听从医生的专业建议。总而言之,一定要通过科学的方式让运动更安全。

该共识指出,与运动相关心脏事件的情况包括四大类:

1.心血管病:心梗、左室功能受损、静息或不稳定性心绞痛、静息时出现严重心律失常、严重左前降支病变和(或)明显的多支血管动脉粥样硬化(闭塞≥75%)、低钾血症。

2.参与运动训练的不当行为:忽视适当的暖身和缓和运动,运动时心率总是超限制(例如违反规定的运动强度),不经常运动。

3.运动试验数据异常:运动耐量过低或过高;心脏变时性受损(心率<120次/min),心脏收缩力受损(随着运动负荷增加,出现劳力性低血压),心肌缺血,恶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在左室功能受损的患者中)。

4.其他:如吸烟、肥胖、高脂血症。此外,某些特殊类型的运动可增加心脏猝死风险,例如篮球、足球等团体体育运动。

掌握急救知识,重视使用急救器材,是安全保障

共识强调,一旦有人在运动过程中出现不适,非医学人士提供的即刻帮助,比如拨打急救电话、开始进行心肺复苏、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可降低急性心脏事件的发病和死亡风险。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高元丰表示,夏天温度高,锻炼者在锻炼时心跳会更快,也更容易引发心脏、心血管问题。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了充分了解后,就要采取预防措施,如充分补水、加强热身、量力而行、循序渐进等。另外,一般人也应该掌握一定的急救知识,尤其是心肺复苏(CPR)。

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医师王江山则呼吁大家要更重视对于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等救生器材在公共场所的配置与正确使用。无论是运动爱好者还是普通群众,掌握正确使用AED的方法都非常必要。及时除颤是迄今公认制止心脏猝死的最有效方法,面对运动猝死症状的发生,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心脏胸外按压和人工通气),及时有效地使用AED予以电击除颤,会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机会,把握‘黄金四分钟’,挽救生命。”

规律运动对健康有益,并能降低心血管病风险

该共识指出,目前不断积累的证据表明,即便是低水平的运动也对健康有益。规律运动有助于降低心血管风险,但需要注意的是,剧烈运动会导致心脏猝死、急性心肌梗死、中风等事件的发生风险增加。可能的诱发机制包括斑块破裂、急性冠脉血栓形成、危及生命的室性心律失常。

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运动康复与体能训练研究中心研究员高晓嶙说,运动的好处是可以锻炼身体,在循序渐进地坚持运动、慢慢加大运动强度之后,身体对于心血管疾病的抵抗能力和预防能力会加强,相应地发生心血管意外的风险也会降低。但是运动风险本身就存在于运动中,包括饮酒问题、睡眠不好、工作压力大,处在这种疲劳状态下,都会增加运动意外发生的概率。此外,也要注意外界环境,在酷暑严寒和温度骤变的情况下,也不适合进行大强度运动。

对于盛夏锻炼,郭建军给出了建议。他说,夏天锻炼首先要注意不要脱水,要及时补足充分的水分。其次在疫情防控期间,不少人会选择戴口罩锻炼。其实戴口罩本身并不会直接导致人体的伤害,可如果本身就有心脏方面的疾病,戴口罩锻炼就有可能成为诱发心脏病的危险因素。究竟是否要戴口罩,还是要依据自身的锻炼数据,同时听从医生的建议。

夏季锻炼要选择合适的时间

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 冯强

因为疫情原因,很多人居家锻炼量有所下降,体能呈现一种不规律的状态。再开始户外锻炼时,首先要有意识地做好准备活动,热身是让身体的神经系统和肌肉进入运动状态必不可少的环节,不要忽视。另外在户外进行比较剧烈的运动时,也要时刻关注自己的心肺情况,做好心率监测,时刻绷紧运动安全这根弦。

由于现在天气比较热,建议运动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在天气相对凉爽的时间段进行户外活动,同时注意运动中补水。如果在运动中出现中暑、呼吸困难等情况,要及时休息;出现运动损伤,要进行冰敷加压。另外在运动中若出现身体不适,也可能是身体到了运动“极点”,这时要稍微放慢,降低一点强度,再去持续一段时间。随着运动习惯的养成和锻炼质量的增加,‘极点’出现的时间会慢慢推后,更有利于身体形成运动规律,降低运动风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