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合肥7月14日消息(記者趙家慧)今年入梅以來,我國南方共出現6次強降雨過程。截至7月12日,長江流域平均降雨量達403毫米,超過1998年(358毫米),成爲1961年有完整氣象資料以來同期最多。在安徽,全省降雨總量較常年同期偏多近一倍。

長江安徽段全線超警,沿江五市全部受災。據安徽省氣象部門數據,6月份安徽省平均降水量373㎜,較常年異常偏多9成。7月前10天,皖南局地累計雨量超過了600毫米。

長江干流安徽段大通站以下逼近1998年最高水位。

隨着降雨量不斷增加,1998那場讓全國29個省(區、市)都遭受了不同程度洪澇災害的特大洪水被越來越多人提起。

國家氣候中心副研究員翟建青說,與1998年相比,今年6月27日至7月9日的南方區域性暴雨天氣過程具有持續時間長、影響範圍廣等特點。

那麼,這些讓人心驚的數字背後,2020年會發生類似1998年那樣的特大洪澇災害嗎?

國家減災委員會祕書長、應急管理部副部長鄭國光說,現在國內防洪調度能力增強,重大水利工程建設更是提升了我國水安全保障能力。22年來,中國防汛抗洪能力提升是全方位的。

預測預報是防汛工作一個非常重要的參考。“這幾年,我國在提高預報精度、延長預見期、提高預報效率這3個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水利部副部長葉建春說。從“人防”到“技防”,長江干流和一級支流、大型水庫、重點中型水庫、沿江湖泊洪水預報已實現全覆蓋。

防汛當前,安徽省水利系統迅速應對,科學調度水利工程。省內1000餘座小型水庫均裝有雨水情自動測報系統,實時計算水庫各項數值。一旦水庫水位超汛限、超設計、超校覈或溢洪道溢流時,會實現自動報警,以短信方式自動發送至水庫責任人,爲科學制訂防汛應急預案和啓動應急響應機制,提供了精確的數據支撐。

志願者帶領安置點的羣衆跳起健身操。

迅速將受災地區羣衆轉移至各臨時安置點,安徽省指揮調度和提升水工程聯合調度能力,在這次抗洪防汛過程中得以體現。

7月7日12時起,安徽省防指將防汛應急響應提升至Ⅱ級,要求合肥、六安、馬鞍山、蕪湖、宣城、銅陵、池州、安慶、黃山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宿松縣、廣德市防汛抗旱指揮部,省防指成員單位要迅速提升應急響應,進一步強化組織領導,強化會商研判,強化統籌調度,強化巡堤查險,強化救援救助,堅決果斷轉移危險區羣衆,確保人民羣衆生命安全,確保重要工程設施安全。

7月11日,安慶迎江區長風鄉防汛抗旱指揮部開啓24小時江堤巡查模式,在長江干堤、三個長江外護圩及羅塘聯圩等設置了8個分指揮部,組織發動190多名黨員羣衆開展24小時巡堤查險工作。

截至7月14日8時,長江安慶站水位18.38米,超警戒水位1.68米。從7月11日至14日9時,安慶迎江區新洲鄉共轉移出羣衆1530人,集中安置133人,除防汛人員外,已基本完成全員安全撤離。

無爲當地民兵在第一時間加固外護圩。

14日晚,安徽省防指發出緊急命令,要求安慶、池州、銅陵、蕪湖、馬鞍山市立即做好長江江心洲和外灘圩人員撤離工作。

1998年以後,我國高度重視水利工程建設,對大江大河進行了全面系統治理。治淮19項骨幹工程全部通過竣工驗收,防洪工程和非工程體系也日益完善。防洪抗旱減災研究專家程曉陶介紹,災害造成的直經濟損失在本世紀前十年相對損失降到了0.6%,效果明顯。

受災羣衆正在轉移。

自本世紀初,安徽省便開始在水利基礎保障上下起了“硬功夫”。

2002年底,安徽省長江干堤完成除險加固工程。同馬、安慶、廣濟、樅陽、無爲、和縣、池州、銅陵、蕪湖、馬鞍山等十大堤防更是國家基建項目。以同馬大堤爲例,除險加固後,其防洪標準由不足50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

同馬大堤宿松段防汛1號工棚負責人葉志峯在巡堤。

作爲調蓄洪水的重要水利工程,水庫必須及時除險加固,才能更好地承擔蓄洪錯峯的重任。

早在2007年,安徽省便印發《安徽省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實施方案》,至2013年12月5日安慶市花涼亭水庫除險加固工程通過竣工驗收,安徽省共投資了21億元,讓列入全國專項規劃的65座大中型水庫全部“轉危爲安”,投入使用。

以六安市金寨縣境內的響洪甸水庫爲例,2012年,水庫除險加固工程通過竣工驗收,加固後的水庫工程更加堅固,並有老泄洪洞、新泄洪洞和溢洪道3處主要泄洪設施,最大泄洪流量可達5121立方米每秒。2016年,響洪甸水庫流域經歷了一輪超歷史記錄的強降雨,“升級”後固若金湯的響洪甸水庫應對有序,泰然自若。

截至2014年,池州市累計除險加固病險水庫306座並投入使用,水庫防洪標準得到有效提高,蓄水能力明顯增強。

截至7月7日16時,安徽省共有382座水庫超汛限,多座大型水庫運行良好。

爲了增強防禦水旱災害能力,國家將繼續加快推進172項重大水利工程建設,今年及後續也將會抓緊謀劃一批新的重大水利工程。

宣城市涇縣境內,青弋江最大支流徽水河上的牛嶺水庫是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於2018年11月28日開工建設。工程建成後,可有效控制上游850平方公里來水,與陳村水庫聯合調度,配套青弋江河道治理工程建設,可讓涇縣縣城防洪標準由約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保護人口近30萬、耕地11萬畝。

最近十年來,安徽省每年投入水利基礎設施的建設資金,從百億元逐步提升到200億元,十年翻了一倍以上。建設排澇泵站、治理中小河流、加固水庫、建設基層防汛預警體系……從1998-2020,安徽水利基礎保障能力大幅提升,人民羣衆受益度顯著提高。在2019年安徽省水利工作會議上,省水利廳黨組書記、廳長方誌宏指出,全省水利系統要堅持“水利工程補短板,水利行業強監管”的水利改革發展總基調,全力構建水利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7月14日起,南方強降雨蓄力再出擊。安徽防汛能力和水利發展成果將繼續迎接挑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