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

养老负担日益加重

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养老负担日益加重,“未富先老”问题逐步凸显。

我国养老金体系的核心——第一支柱基本养老金存在缺口且缺口逐渐扩大,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发展缓慢,覆盖率有限,第三支柱刚刚起步,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结构存在巨大优化空间。

图1:我国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比不断抬升(%)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2:我国出生率较全球下降更为明显(‰)

数据来源:Choice金融终端

02 把握资管市场转型机遇,

建立完善养老保障第三支柱

相比于国外日益成熟的个人养老体系,目前我国养老体系的第三支柱还在探索与发展阶段。从规模上来看,2018 年我国养老金规模为6.9万亿元,二、三支柱仅占22%,而美国在2017年养老规模就已达到31.1万亿美元,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占比达到91%。

图3:历年以来中国居民资产规模(万亿元)

数据来源:Wind

图4:2018年美国居民资产配置分布(%)

数据来源:Wind

我国居民目前将大部分资产配置于实物资产(房地产为主),金融资产配置比例低至30%,而金融资产中存款一项占据半壁江山,其他类标准化资产的占比极低。对比美国居民财富配置结构,美国居民将金融市场作为财富配置的主要方向,金融资产占比远超其他类资产,其中,股票和投资基金占比为32.2%,保险与养老金占比23.8%。以发展的眼光来看,未来中国居民的资产配置理念、投资渠道、市场投资环境都会逐步向发达国家靠拢。近年来我国居民的资产规模已在稳步提升中,金融资产的投资比例也呈现出逐年攀升趋势,居民财富增长及向金融资产增配将是不变的大趋势。这为我国养老第三支柱推行提供了良好的时机和现实条件,也为养老资管产品——尤其是银行养老理财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遇。

图5:2018年中国居民金融资产构成(%)

数据来源:Wind

03 各类机构养老产品差异化定位,

养老金融百花齐放

No.1

保险公司

目前保险公司推出的养老产品主要包括传统型养老险、分红型养老险、万能型寿险、投资连结险,缴费方式分为月交、年交、趸交,产品期限相对较长。保险公司养老业务布局不仅仅局限于发行养老保险产品,其延展性较其他机构更强,当前,多家保险公司在全国多个城市建立了养老社区,主打“养老保险产品+养老社区+专业服务”相结合的综合方案。

保险公司发展养老金融的优势在于产业布局较早、资金期限较长,政策支持力度较大,当前多地已开展了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但整体上养老保险的销售仍需借助银行网点。

No.2

公募基金

2018年8月6日, 14家基金公司获准发行首批养老目标基金,意味着公募基金正式介入个人养老金体系建设,其中养老FOF是基金类养老产品的主打产品。公募基金在权益投资方面具有先天优势,而且通过股债组合等方式实现大类资产配置的策略也是公募基金长期积累的资源禀赋,这将给传统的养老产品注入新的动力。

图6:目标日期型养老FOF数量及规模(%)

数据来源:Wind

截止去年9月底,已成立的养老目标FOF共55只,合计规模达到170亿元,其中目标风险型23只,目标日期型32只。已成立的目标日期型养老FOF已经覆盖了2030-2050年前后退休的人群,刚好对应了目前投资基金产品的主力人群。

No.3

银行理财

银行理财在债券、非标准化债权、资本市场类、海外市场及衍生品等领域拥有全品种投资能力,此外,个人投资者对银行具有天然信任感,银行众多的线下营业网点给中老年客户群体购买养老理财产品提供了极大便利。目前,银行系养老理财产品规模已超过千亿。

养老理财产品投资周期长的特点契合了银行理财对长期限资金的需求,养老理财客户风险偏好低可以发挥银行在风控方面的优势,理财子公司作为养老金融领域的新生力量,无疑将在个人养老市场深度发力。

“投资有风险,购买需谨慎”

“以上内容不代表本刊观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