貔子窩的洞窟。此洞窟傳說是貔子的棲息地,故這片區域得名貔子窩。而後洞窟內供奉着胡仙、黃大仙等神,遠近的信者衆多,在狹窄的區域掛着有求必應、神保無疆等匾額。這裏漲潮時候的風景是貔子窩港的名勝之一。

貔子窩財神廟。貔子窩的財神廟供奉着財神,歷史上貔子窩作爲沿岸的帆船貿易港而繁榮起來,所以會供奉財神來祈求貿易的繁盛。因爲回族不食豬肉所以供品只有白酒和牛肉。廟內有咸豐十一年、同治四年和十年、道光二十年、光緒十五年等碑。

城子疃的市街。位於城子疃的北邊,碧流河的一條支流沿岸,運輸穀物的帆船利用碧流河的水運進出這裏,於是這裏就成爲了帆船貿易港,加上鐵路的建設,這裏作爲鐵路的終點,完備了水路交通的設施,一躍而成繁華的商業都市,人口每年都不斷增加。

城子疃的碼頭。碼頭位於城子疃站的東北,天台山的山腳下,碧流河支流的沿岸,距離碧流河口數里地,漲潮的時候可以容量大頓量的帆船數艘,但一開始利用率並不高,在後來增加運送往大連、山東方面的帆船後,從一個小碼頭變成了帆船貿易港。

三清廟牆壁的石額。三清廟位於城子疃站的北邊,其的牆壁上鑲嵌有一個石額,用片麻岩製成,此石額原先是在相鄰的一個城堡內的城門上,和貔子窩西城子出土的石額所用的石頭和刻字大體相似,雖然具體的年代不詳但可以推測是明代以前的產物。

歸服堡。歸服堡是與三清廟相鄰的土城,建造在低丘的南麓,東南各有一門。此城堡名稱的由來據說是因爲唐太宗在征伐高句麗的時候,攻佔了此地並讓高句麗歸服。城堡附近的北山以及天台山上都有烽火臺的遺蹟,照片上是城內的東側,可以看到崩塌的土壁和三清廟的殿堂。

歸服堡內的民家。照片上的是在歸服堡城內的民家,貔子窩這樣類似的民家有許多,一般都稱爲平房,屋頂是用厚厚的泥土平鋪而成,到了秋天人們就會在屋頂上曬高粱杆,還有被收割的玉米數不勝數,滿滿地堆積在屋頂,屋頂儼然成了堆放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