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您好,我是設計師文風。最近對自媒體有感,遂寫下10條隨筆,供大家交流。

1、自媒體出現

自媒體這一詞彙,大多數人認識它,是在剛開始接觸和使用微信公衆號的時候。自媒體,意即自己的媒體,或一人的媒體。

正如當初微信公衆號宣傳的口號“再小的個體,也有自己的品牌”一樣,任何人都可以申請,發聲。它頗有點像QQ郵箱的郵件訂閱中心,一天不看,一堆信息,摻雜着自己感興趣的,或者不得不訂閱的,非常豐富,或稱爲沒完沒了。不看,怕錯過什麼話題而焦慮;看了,又會感覺被人餵食了什麼垃圾而煩躁。但又不捨得刪掉,總是想在這堆信息裏面尋找一絲絲原創的良心內容。

2、何謂自媒體

其實自媒體早在微信公衆號出現之前就已經存在,我們理解中的自媒體可能與新媒體有點混淆。

新媒體是區別於傳統媒體(紙刊、電視、廣播)而存在的,它的發展跟信息科技的發展同捆一起,表現形式有門戶、博客、視頻等;而自媒體更多是一個自由品牌的運營,著名案例有papi醬、連嶽、邏輯思維等等。因此,新媒體是包含自媒體的,新媒體小編就是整理資料維護內容日更的一個普通職位,並木有多麼神祕。

3、自媒體衰落

現在我們談論的自媒體更多是指以微信公衆號爲代表的自媒體賬號。2012年到2016年,早期入駐賬號靠着流量紅利茁壯成長。到了近2~3年,談論自媒體衰落的聲音不絕於耳,大家都變得更爲挑剔和聰明。

其中原因有三:

其一流量枯竭成紅海,大家爭奪一個蛋糕。其他平臺眼見微信做號好像很有前途,紛紛跟進推出自家的號,例如頭條號、百家號、企鵝號等等。

其二是圖文形式外的載體例如視頻、遊戲開始大量轉移和吸引用戶的注意力和時間,大家希望短反饋來得更強烈一些,思考來得更輕鬆一些。

其三是自媒體本身的原罪,內容不作爲,或受到資本介入,或受到流量引誘,長期而往,沒有很好產出內容。

可謂內外夾攻,興於內容不足,衰於內容不良。

4、流量困局

每個平臺都希望困住流量,不往外流。百度搜的內容來自百家號,頭條看的內容來自頭條號,互聯網發展到2020年,萬物互聯竟然變成流量資訊不互通,頗有點諷刺的意味。長此以往,一個號往往要註冊多個平臺,維護比產出內容來得更費時間。團隊經營比個人經營擁有更多的資源資本,反正燒的是投資人的錢。格局形成後,大號越大,中小號越發困難,小而美的號最終斷更。

公衆號的困難在於沒有算法推薦,搜索也很難搜索得到,往往是固定粉絲羣能看到,有時候又會在信息流中錯過。而頭條號等極度依賴算法,作者辛辛苦苦創造一篇文章,推薦程度像謎一樣,有時幾萬推薦,有時幾百。原創推薦量都不一定夠胡編亂湊洗稿來得多閱讀量。這就造成好文章沒人看,看到的不一定是好文章,只不過算法知道你最近看過這類型,繼而又推薦你看這類型,直至讀者看到反胃作嘔點擊不感興趣滾蛋爲止。

5、自媒體的罪與罰

大號的罪,在於享受自媒體紅利期帶來流量的同時,沒有輸出對應質量的內容和該當擔的價值觀引導,有種提前去了茅坑佔着不拉臭臭的感覺。一味考慮流量,一味考慮雞湯煽情營銷文搭配賣貨,而從不認真考慮創作有用或有意思的內容。譬如B站的《後浪》短片爲什麼遭到大家羣起吐槽?那是因爲他們在鼓吹一種消費即美好的價值觀,而並不是創造。你有錢,你去消費,你就很美好。奇不奇怪?難道不是因爲你創造內容去分享生活興趣才變得愈發美好?很明顯資本開始介入B站,將會有越多越多的營銷號在B站粉墨登場。

回到公衆號,當不少新媒體小編都在追逐熱點、爆文、10w+、紛紛洗稿,觀點雷同,屢試不爽之後,導致產生的廣告營銷比內容還多,此爲罪;營銷和標題黨大行其道反客爲主,讀者開始流失,不再相信品牌,不再有轉化率,甚至不再點擊閱讀,此爲罰。另外,還有一個不知算不算罪的罪,大號背後的公司佈置公衆號矩陣,一個號不夠多來幾個。細分話題榜首(例如星座)是自家的大號,該榜單前幾位也是自家的小號,大號養小號,小號反哺大號,後來者再沒什麼機會成長。

6、資本撤場

經濟寒冬的時候,資本開始意識到做號不是辦法而是一個坑,紛紛砍掉預算。這樣說起來,做號不如做咖啡,反正都是資本在運作。資本慢慢從做號轉移到直播、短視頻和B站上面。視頻內容有着圖文不可比擬的優勢,真實、接地氣、互動、甚至是賣貨優惠力度。提煉一下,它的特點就是真實、互動和優惠,充分滿足了人們的獵奇和慾望心理。得益於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發展,目前看起來只不過是流量轉移罷了。

前十年是圖文、後十年是視頻,再往後十年會不會是VR?你方唱罷我登場,或者紛紛穿插做主角。視頻和圖文的關係,不存在取締,而應該是互補。並木有任何一個媒介能領風騷度過漫長歲月。

7、KOL 失格

資本撤場後,KOL就變得很變動很緊張很焦慮,惶惶不可終日。所謂的KOL,就是關鍵意見領袖(Key Opinion Leader)的意思。當資本撤場,KOL失去品牌的扶持,東家不扶,西家也不服,加速了這個行業的劇變。經濟好的時候,有資本爲品牌撐腰,KOL可以魚目混珠,一通亂吹,品牌給什麼就吹什麼。經濟不好的時候,品牌方發現KOL吹了之後,沒什麼轉化率,投入拿不到回報,資本就變得很謹慎,這時候KOL就一片哀鳴,重新洗牌。剩下一部分強者和良心創作者,還有一些興趣愛好者。

其實,恰飯無可厚非,關鍵要恰得其所並輸出有用的內容。KOL之所以失去做KOL的資格,是因爲部分從業者根本沒有職業素養。所謂的職業素材,就是學習該領域的知識,比如寫一個題材之前,做好充分的調查、研究、對比,才能得出一份不錯的報告。不然,隨便寫寫跟電商網站下面的留言有什麼區別,只不過更爲囉嗦罷了。每個行業都有該行業的KOL,唯有努力學習和輸出客觀有態度的作品,纔是發展之道。大浪淘沙,真正的KOL纔是金子。

8、私域社羣,韭菜被割

私域流量,是相對公域流量來說的。簡單點說,就是社羣、自媒體粉絲羣、微信用戶羣等等。有羣就有領頭,尤其賣貨領域,這時候KOC就應運而生。所謂的KOC,即關鍵意見消費者(Key Opinion Consumer)的意思,它比KOL粉絲要少,主要影響自己的朋友和粉絲,讓他們種草,從而產生消費行爲的人。李佳琦說好,你不一定買,因爲他不一定天天在你朋友圈種草,但你身邊的朋友說這個好,你就很容易種草。日防夜防,KOC難防,也許是他們真覺得好,但他們覺得好,未必適合你。

李笑來都公開大談韭菜被割是韭菜修養不夠的事情,韭菜們就長長心吧。什麼私域,什麼社羣,除非你真的想買,對比過價格,是正品再買。不然,多交幾次智商稅學會挑剔纔是正道。又抑或你很有錢想拓展點人脈,那當我沒說。

9、內容、流量、平臺的思考

後自媒體時代,人們開始思考內容、平臺和流量的關係。流量因內容而來,因平臺而去。有些自媒體有流量沒內容,轉化率開始不堪入目,有些自媒體有內容沒流量,讀者且看且珍惜。平臺爲內容帶來了流量,內容爲KOL(自媒體博主)帶來了粘性,KOL爲平臺又帶來互動和人氣。這本來是一個很好的局面,粉絲信任KOL,KOL和品牌互利互惠,品牌得以盈利變現。究竟是什麼導致幾者關係的失衡?是營銷太多內容太少?還是套路太多真誠太少?大亂局造成大敗局,大家都沒有好處。三者都有責任,具體不用多說。

再說,流量會轉移會有枯竭、平臺雖會有興衰,但不變的是內容,只有真正好的內容往往能深入人心,久久不能遺忘。你現在還記不記得兒時聽過的兒歌故事,他們今天還在各個平臺、書籍、載體裏面。流量和平臺,有時候是時間問題,有時候是風口問題。

10、個人品牌的建立

因而,保持初心,堅持創造良心內容,纔是個人自媒體創造者得以發展的長久之道。羅永浩之所以一聲呦呵,就大量粉絲過去抖音圍觀,是因爲自相聲時代就有大量粉絲關注它,不管它轉移到做老師、做錘子、做直播,都有很多人願意圍觀。主要原因自然是因爲有料,有料纔有話題。像連嶽爲什麼到了公衆號,每天一篇雞湯,打賞數還可以在創作者前面,那是因爲很早以前在微博時代就已經有很多追隨者。

另外,還有重要的一點值得大家關注,那就是公衆號人格化的作用。當公衆號發表的文章內容像跟讀者面對面對話,讀者讀後產生信任感和親切感,就更容易成爲擁躉。一開始覺得你說得對,欣賞你,後來欣賞你,便覺得你說什麼都對。但不可輕視,不可以割讀者韭菜。讀者跟隨你,是跟隨你輸出的內容,他們代表創作者的生活態度和價值觀。找到一個好的創作者不容易,成爲一個好的創作者更加不容易。珍惜產生的羈絆和連接,努力輸出更好的作品內容,靜待下一個風口,纔是後自媒體時代唯一的one piece。

後語:許多新媒體從業者應該對此有共鳴,一起加油和共勉吧。唯有堅持原創,堅持輸出優質內容,才能走得更遠。

文章首發公衆號:文説   作者:設計師文風 覺得不錯就點個贊和關注吧哈哈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