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上台之后,就一直推动所谓的“制造业回归”,但是全球产业链布局是有其背后市场逻辑的,指望特朗普一声令下美国品牌把他们的生产加工环节都搬回美国,并没有那么容易实现。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特朗普变换招数,开始组团搞“制造业回归”,美国希望把制造业产能从中国转移到自己的盟友国家,转移到周边国家,从而促进高端制造业回归美国,在美国周边形成新的产业链和供应链。

无论特朗普是否能在11月份连任,美中之间的裂痕都不大可能消失。据瑞银集团6月份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在中国设有工厂的美国公司中,76%已经决定或正在考虑将部分业务转移到其他国家,其中又有超过60%的美国公司考虑将未来的工厂搬迁到离家更近的地方。部分美国公司计划在美国“重新上岸”,他们考虑使用工业机器人,建设无人工厂;还有更多的美国公司希望将工厂特别是劳动密集型的生产环节,搬迁到周边的拉美国家。

对于特朗普政府的新策略和美国企业的新选择,最受益的当然是周边的拉美国家,被美国媒体称之为“百年一遇”的大好机会,不过拉美国家显然没有抓住这样的有利时机。美国媒体怒其不争地称,拉美国家甚至没有认真考虑在新冠疫情结束之后,如何振兴本国经济。摊上这样一群“猪队友”,让美国媒体都感叹,想在西半球形成有竞争力的制造业产业链和供应链,太不容易了。

拉丁美洲地区很少有领导人谈论这一问题,更不用说对此做些什么了,他们似乎没有想法把在东亚地区投资的美国资本吸引到自己国家。阿根廷刚刚宣布第9次拖延偿还外债;墨西哥虽然积极邀请外国投资者,但是却没有拿出任何具体措施;巴西也想积极发展经济,模仿美国的防疫政策,现在经济和防疫都是一团糟。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之下,拉美国家经济不仅没有任何起色,还陷入了新的泥潭。

整个拉美世界没有出现一个发达国家,全部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其实是某种历史的必然。应该说,拉美国家没有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的冲击,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开始了自己的工业化进程,能够把握的历史机会比亚洲国家多得多。除了离美国太近,频频受到美国打压之外,拉美国家民众缺乏进取心、政府不够稳定,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正因为拉美国家主动或半主动地放弃了成为制造业大国的机会,才让亚洲地区趁势崛起,出现了中国、日本这样的制造业大国和亚洲四小龙。现在亚洲地区完整的制造业产业链和供应链已经形成的情况下,单凭美国人的一厢情愿,就能让拉美出现一个制造业大国?可能性并不大。

拉美国家的悲剧,其实也是美国的悲剧。美国人不愿干的低端制造业,骄傲、悠闲、懂得享受的拉美人也看不上,将来美国还想重新成为制造业大国,长期霸占高端制造业,还是离不开亚洲国家的支持和配套。美国现在大力扶持印度,未来印度成为制造业大国,对中国制造业冲击高端更有利,还是对美国“制造业回归”更有利,美国人心中应该有本账。

感谢阅读,欢迎点评和持续关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