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有奇案,津門有奇談,欲知其中事,需聽“大獅”言。

您且聽“大獅”今日說一個發生在天津僞警察局裏的案子。之所以說是天津僞警察局,是因爲當時的津門已經落入了日寇之手一年有餘。話說1938年12月的一天,天津僞警察局召開了一次緊急會議,參與會議的人都是當時天津衛的戲園子和電影院的經理,其中也包括戲園和電影業同業公會會長齊文軒,一共20多個人。不過這表面上說是開緊急會議,實際上就是一場《鴻門宴》。

等大家到齊了落座之後,僞警察局的局長開門見山,說今兒個把老幾位請過來,也沒什麼大事兒,就是兄弟我遇到了點兒難事兒,需要老幾位幫一把。這不年底了嘛,稅收的任務還差點兒缺口,數目呢也不大,也就3萬多,大家夥兒要是把我當作朋友,這一半天就幫我湊上了,我必定記着大家的好。

僞局長嘡嘡一番話,把大家夥兒說的是目瞪口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露難相,卻誰也不敢吱聲兒。就在這個時候,齊文軒開口了,說這一年該交的稅,大家夥兒一分沒少,早早就交齊了,現如今怎麼還會有差頭呢?

僞局長聽罷之後,不慌不忙,來了句,說起來也不叫差頭,要非說個由頭的話,就叫“無名稅”吧。反正數目就這麼多,大家看着辦吧。一番話說完,在座的大小經理也都被氣得夠嗆,開始小聲議論,有膽大的故意抬高了聲音說:“這不明擺着就是打劫嗎?這一年到頭忙活一溜夠不夠給人湊份子的,要是再這樣下去,別說喫肉了,連湯都喝不上。”

僞局長聽罷之後,猛地拍了一下桌子,來了句:“今兒個請老幾位過來,可不是跟你們商量的,而是通知你們的,大家都是聰明人,肯定也不會敬酒不喫喫罰酒。今天我也沒打算爲難大夥,只不過得委屈幾位在局子裏多待幾天。我呢也會派人到各家知會一聲,誰家把錢送來,誰立馬就能回去。要是三天之內送不來錢,到時候會發生什麼就不好說了!”

說完話,僞局長站起身揚長而去。僞局長剛走出門兒,就聽的會議室的大門嘩啦一聲被鎖上了。得,這就是明目張膽的綁架啊。儘管大家都氣得直罵街,可心裏也都知道,要是不給錢,恐怕這條命就得撂裏頭。

這邊兒的老幾位都做了人質,外頭各家接到信之後,也都亂成一鍋粥了。這大年根底下的,突然要這麼一大筆錢,談何容易啊。剛纔經理們說的並不是假話,大家的日子確實也都不太好過。除了極少的幾家手裏有現錢之外,其他的或借或典當,總之東拼西湊總算在限期內把這三萬多給湊上了。錢湊齊了,人自然也都給放了回來。

這個事兒擱咱們現在看,簡直就是無稽之談,警察局本來是除惡懲奸的地界,竟然玩起了綁票勒索這一套,實在讓人氣憤填膺。但如果熟悉那個時期歷史的朋友應該知道,這種事兒在當時根本不算嘛。民國那會兒各種苛捐雜稅異常的多,弄得工商業也都怨聲載道。

就拿戲園電影業來說,單單要上交的娛樂稅就佔營收的四成,再加上印花稅和營業稅等等能佔到營業收入的六七成,這還沒算上營業成本,七七八八扣除之後,剩下的利潤少得可憐。這還不算完,你要是不按時上繳,滯納金就是個無底洞。按照當時的規定,每逾期一天就追加10%的滯納金,以此類推,直到追加到全部應納稅所得額爲止。如果有違規行爲,光補足了稅款還不行,還得接受相應的罰款。罰款的金額從一倍以上到五倍以下不等,如果逾期超過了15天,立馬就吊銷你的營業執照。

而且當時的電影票或者戲園的入場券跟現在不一樣,現在的入場券都是商戶自己印發,但是當時都是由財政局統一印發。所以戲園和電影院除了要上繳稅款之外,還要支付昂貴的工本費。商戶所使用的入場券,都是從財政局預先購置的。如果票賣得不好,可憐的銷售收入都抵不上預先支付的工本費。

要是再趕上點兒自然災害,那真就夠大小商戶喝上一壺的。因爲除了上面咱們說到這些費用之外,每張票上還得扣除一到兩毛錢作爲賑災救濟款,而且一般一交就得三個月。根據史料記載,1946年的冬季,更是開出了天價,按票價的20%徵收冬季賑災救濟慈善款。好麼,此規定一出,整個戲園電影業哭嚎聲一片。這就等同於讓大傢伙都抹脖子上吊啊。

於是當時的業界會長李吟梅向社會局發出了一封信函,把業界的成本和稅費算了一個明細賬,即便不徵收這額外20%,業內的實際利潤也已經微乎其微,要是強行徵收,整個行業也只能關門大吉了。最終,經過一番商議,以春節期間三日的全部營業收入作爲救濟款,這才瞭解了此事。

不過這僅僅是個開始,到了1948年的時候,軍政各界都加入了收繳救濟款的行列中來,各種名目層出不窮,令整個行業苦不堪言。沒辦法,爲了生存,票價也只能水漲船高,但這也只是飲鴆止渴的辦法。因爲票價越來越貴,必然看電影的人也越來越少,情況也越來越糟。更可恨的是,七七八八名目繁多的稅費你一樣兒都不敢不交,不交就上門抓人砸店,跟土匪沒什麼倆樣。後來更是把娛樂稅調增至五成,這一做法成爲了當時壓垮津門整個戲園電影業的最後一根稻草。曾經一度繁榮的津門娛樂業最終以慘淡收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