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灰獵犬號》:一氣呵成的反潛戰

文/夢裏詩書

冷峻幽閉的海戰氛圍渲染,使《灰獵犬號》對二戰史上一段護航反潛戰的還原是極具代入感的,在精簡的90分鐘裏,電影近乎沒有一個冗長無用的鏡頭,而湯姆·漢克斯飾演的艦長迫在眉睫危急關頭下一次次的抉擇,對未知和死亡的恐懼,其精湛的演技,成爲了電影屏息凝神的所在。

《灰獵犬號》的故事並不複雜,二戰時期爲了破壞盟軍補給線,德軍頻繁出動U形潛艇圍獵襲擊商船,而盟軍對應的也派出了軍艦組成護航艦隊,保護商船,電影所聚焦的就是在北大西洋線上一場圍獵與反圍獵的海上鏖戰,相比於很多同類型戰爭電影的長篇鋪墊,《灰獵犬號》儘可能地將鏡頭都留在了這場海上的戰爭場景中,選擇在戰火裏去刻畫一個睿智且負使命與榮耀的艦長。

海戰不同於陸戰或是空戰很容易的便可以烘托出一個形象鮮明的英雄人物,在軍艦這樣一個相對密閉的空間裏,電影將所有推進劇情發展的關鍵因素都落在了湯姆·漢克斯飾演的艦長身上,面對神出鬼沒的德國U型潛艇,艦長需要在含納雷達,聲納,裝備等各部門間信息收集與分析中發現敵人的蹤跡,而不勝枚舉關於海戰細節的專業術語,作爲普通觀衆的我們雖然可能並不會全懂,但正因爲這些信息都被容納進了緊迫情緒化的臺詞裏,每一個信息點也都悄然成爲了電影營造海戰瞬息萬變的懸疑契機。

一部好的電影絕不會只是講述戰爭,它會更關注於戰爭中的人。《灰獵犬號》名義上雖然講述的是一艘戰艦,但實際上它仍舊是關於人的故事,在結局其實並不難揣測的情況下,《灰獵犬號》能真正去調動觀衆情緒的就是湯姆·漢克斯的艦長這一人物,作爲一位首次橫渡大西洋的艦長,他從伊始精神飽滿的睿智到面對重重險境下盡顯疲態的堅持,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一個坐在船艙裏的指揮者,而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他也會疲憊,他有脆弱的一面,他還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但他身上所肩負的重擔又使他必須選擇堅強,這樣一個鮮明的角色纔是《灰獵犬號》能打動人心的關鍵。

當然《灰獵犬號》也不乏缺陷,從成片看,在這場以命相博的貓鼠遊戲裏,扮演“鼠”的德軍是缺位的,雖然這很可能是電影效仿《敦刻爾克》的刻意爲之,但當電影中我們幾乎看不到德軍採取了任何有效的反擊策略,實際並沒有提升電影的內核縱容,且在事實上,U型潛艇之所以能在二戰中聞名遐邇,被稱爲大西洋底的“暗殺幽靈”,離不開它傲人的戰績和成熟的“狼羣”戰術,相反《灰獵犬號》甚至於給人一種錯覺,灰獵犬號是僅憑一己之力便打掉了多艘德軍潛艇,這種並非源於真實編造,對德軍的矮化,其實使電影失去了作爲一部戰爭片更進一步,成爲經典的可能。

相比於《灰獵犬號》在海戰上的硬核,電影可能有偏真實,但其缺陷是瑕不掩瑜的,一氣呵成的反潛戰,扣人心絃,也見證着戰爭殘酷的本質。

個人評分:8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