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能落後、利潤連年下滑,曾在上會前夜“臨陣脫逃”,泰坦股份二度闖關ipo能否圓夢?

來源微信公衆號:企觀資本

五月上旬,浙江泰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泰坦股份”)更新了其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申報稿2020年4月28日報送),擬在中小板登陸資本市場。

本次IPO泰坦股份擬公開發行5400萬股,佔發行後總股本的25%;擬募集資金約4.6億元,募集的資金將分別用於營銷網絡信息化平臺項目、年產3000臺套紡智能控制系統研發和製造建設項目、以及補充流動現金。

此番是泰坦股份第二次衝擊資本市場,但仍存在業績持續下滑、壞賬額超過淨利潤、被質疑存在落後產能、核心高層年邁接班問題待解的泰坦股份面臨問題重重,爲其第二次IPO增加了變數。

營收波動幅度大,利潤連年下滑

招股說明書數據顯示,泰坦股份主要從事紡織機械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下游行業爲紡織行業,紡織企業主要應用泰坦股份產品對棉、麻、毛紡、化纖等原材料進行紡織、織造;按照產品的功能來看泰坦股份主要產品包括噢紡紗設備、織造設備和印染設備三種類型,其中紡紗設備主要包括轉杯紡紗機、自動絡筒機、倍捻機等產品,織造設備主要包括劍桿織機、噴氣織機等產品,印染設備主要爲染色機。

從國內紡織市場來看,市場面臨產業升級,紡織行業景氣度低迷,深處行業之中,爲下游行業提供紡紗、紡織機械的泰坦股份過的並不舒坦。

招股說明書顯示,在2017年-2019年的報告期內,泰坦股份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爲6.7億元、7.32億元和5.83億元;報告期內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爲7189.82萬元、6905.49萬元和5940.42萬元。從泰坦股份在報告期內的業績情況來看,其營業收入波動幅度大,呈現出不穩定的狀態,2019年更是出現20.37%的下跌;淨利潤方面則是連年下滑,在報告期內下滑幅度分別爲3.95%、13.98%。

對此,泰坦股份在招股說明水中解釋稱2019年受中美貿易摩擦等因素影響,下游紡織行業增長出現階段性放緩,投資者投資意願不強,紡織機械行業景氣指數有所下滑,導致其收入和利潤都有所下滑。

而今年隨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泰坦股份在招股說明書中更進一步坦言新冠肺炎疫情導致業績存有下滑的風險。招股說明書顯示,泰坦股份出口國相繼採取疫情防控措施,阻斷了跨國間的正常業務往來,從而對其境外銷售有一定的影響,進而存在導致業績下滑的風險。

泰坦股份在招股說明書中已經透露出疫情將影響其海外業務銷售,或將導致其業績下滑。實際上,在疫情之前泰坦股份在海外業務的拓展已經出現了瓶頸。

泰坦股份的主要出口國包括印度、土耳其、越南、韓國等國家和地區,在報告期內泰坦股份的海外銷售額分別爲7918.16萬元、1.85億元和1.95億元,海外銷售收入佔其總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爲11.94%、25.41%和33.76%。不過國外紡織行業也呈現出低迷的狀態,增長態勢不樂觀,人工成本上漲、國際貿易不確定因素等影響到紡織行業的景氣度。泰坦股份在招股說明書中表示其正在加大海外市場的拓展力度,但由於諸多不確定因素,海外經濟存在一定複雜性,導致其海外拓展也存在不確定性。

壞賬額超過淨利潤,產能落後存疑

身處產業升級、景氣度下滑的紡織行業,泰坦股份的業績情況實際上也反映出紡織行業現狀。在報告期內泰坦股份得益於海外市場,2018年實現了營收增長,但2019年外貿環境變化、市場需求減少期營收下滑。不僅如此,泰坦股份的應收賬款的佔比幅度高居不下;招股說明書顯示在報告期內泰坦股份的應收賬款餘額分別爲3.71億元、3.4億元和3.13億元,佔銷售收入比重分別55.41%、46.45%和53.71%,佔比高居不下,遠多於淨利潤。

此外,在報告期內泰坦股份分別提了0.69億元、0.85億元和0.84億元的壞賬,而同期泰坦股份的淨利潤分別爲7189.82萬元、6905.49萬元和5940.42萬元;從數據對比來看,2018年和2019年泰坦股份壞賬額提損失已經超過了同期的淨利潤。

今年4月證監會下發針對泰坦股份招股說明書的反饋意見,其中要求泰坦股份補充披露是否存在被國家列入限制類產業或淘汰類落後生產工藝裝備、落後產品的情況,是否存在需被淘汰的落後產能,如果存在,要求泰坦股份分析對生產經營的影響。

筆者獲悉,入緯率小於600米/分鐘的劍桿織機,入緯率小於700米/分鐘的噴氣織機接連被《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2013年修正)》和《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徵求意見稿)》列爲限制類。

對此泰坦股份在招股說明書中解釋稱其主要產品技術參數均高於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2013年修正)》和《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徵求意見稿)》中限制性指標,不存在被國家列爲限制類產業或淘汰類落後生產工藝狀態、落後產品。

上會前夜“臨陣脫逃”,高層年邁陷接班難題

實際上,這是泰坦股份第二次衝擊資本市場。2016年6月泰坦股份報送IPO申請材料,2018年3月報送申報稿,2018年3月末其審覈狀態從“已反饋”變更爲“預披露更新”,2018年5月18日泰坦股份名列上會名單之中,但僅四天有餘5月21日晚泰坦股份緊急撤回上會材料,籌備兩年的IPO戛然而止。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期間泰坦股份被抽中首發企業信息披露質量的現場檢查,但並未因發現問題被處罰或罰退。

彼時,泰坦股份董祕表示一方面是爲了公司更好的發展,另一方面是淨利潤規模較小、利潤比較低,應收貨款比較高。

據悉,2018年上半年IPO新監管要求一是IPO在審企業三年淨利潤合計要超過一億元,二是主板要求最近一年淨利潤超過8000萬元,創業板不低於5000萬元;彼時,泰坦股份的淨利潤合計雖然高於一億元,但是最近一年的淨利潤低於8000萬元。

二度闖關的泰坦股份除了業績問題之外,還面臨着接班人缺乏的問題。招股說明書顯示泰坦股份前身爲新昌二輕經營公司,1998年進行改制其股權,2011年進行增資擴股,集團所有權在廠內員工中量化最終轉化爲大股東泰坦股份投資的股權。

天眼查數據顯示,陳其新爲泰坦股份的董事長,與其子陳宥融共同構成泰坦股份的實際控制人,陳其新與其子通過紹興泰坦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新昌縣融泰投資有限公司間接持有泰坦股份超過50%;紹興泰坦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是泰坦股份的最大股東,陳其新爲其大股東。

公開信息顯示,陳其新已經年過7旬,而其子僅間接持有泰坦股份不足3%的股權,對於泰坦股份而言如若成功上市,即將面臨掌門人更換、股權交接的問題。不僅如此,新昌二輕經營公司變更爲的泰坦股份的中高層、董事很多年過6旬,也存在退休、二代上任的問題,但上任之後能否齊心協力也或將成爲泰坦股份所要面臨的問題。

二度闖關資本市場,擺在泰坦股份面前的仍不是一條好走的路,如何避免波瀾坎坷也是其當前的難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