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会发现,自己家的孩子在小学中的成绩很好,甚至可以算得上是班级里的好学生,然而一上了初中,成绩可能会出现明显的下滑。遇到理化题,孩子可能根本就摸不到头脑,成绩上不去,全家人都为此发愁。

这是因为初中与小学的学习完全不同。不仅在知识难度方面提升了一个等级,更是要看学生们自身的学习方法。有很多孩子明明每天很努力的学习,但是在成绩上的反应却并不明显,甚至还会出现“越学越差”的情况,这是因为没有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知识在“假努力”。

如果初中生出现了以下这6种行为,很可能就是在“假努力”,家长们一定要多注意。

1. 上课全程记笔记

上课记笔记几乎是每个人都要做的,甚至不记笔记的就会被大家划分为差生的行列。笔记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记忆课上老师讲的重难点,方便课后复习,还可以随时记下学生自己的思维。

但是大家也一定要学会取舍:课堂上出现的笔记有主次之分,在记笔记的时候必然会分散一些注意力,不可能完全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所以一些不必要的笔记可以先放在一边,在课后补齐。

如果上课全程都在记笔记,不仅没有记住笔记中的内容,还会错过老师上课讲的重点,反而是得不偿失。

2. 无计划地学习

学习需要给自己设立目标,无论是大目标还是小目标,都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方向与系统性的疏导。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完全没有计划,过于随性地学习、写作业,时间的利用率就会大大降低:在先将简单的内容慢悠悠地写完,才发现有许多难题需要时间思考,这样就会让自己手忙脚乱,浪费了时间。

3. 写作业时对着答案

升入初中以后,教辅材料会增加许多。很多老师在课上留完作业以后,还会额外留一些练习题,让高层次的学生们提升自己。而课上的时间有限,老师自然不可能把每一道题都讲到,就会把练习题的答案放在学生们自己手里,方便做完以后自己随时批改。有很多学生都会对答案产生依赖,在做题的时候不自觉地把答案摆在旁边,是不是得看上几眼。

这样看起来自己好像都会做,其实在做题的过程中并没有思考。平时就算做再多的题也并不能帮助学生进行提升。

4. 盲目做题

老师们一定会和学生讲起短板效应:一个木桶所能装得最多的水量不在于最长的那块板,而在于那块最短的。许多学生都会购买大量的练习题,试图用题海战术来战胜各种测验与考试,但是却没有在练习的过程中针对自己的短板来训练,而是广撒网。

有许多知识点是学生已经掌握牢固的,就没有必要反复做题了,而是应该把时间用在多做自己的薄弱项上面。这样才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提升自己,而不是光做题,没有进步。

5. 只背着书却不看

很多学生上学和放学的时候,书包里都装满了书,背在肩上沉得要命,想要拿出来一些,却总觉得每本书都会用得上,然而回到家里却可能书包都不打开一下。

虽然在意识里学生会想要回家学习,来提高自己,但是到了家里,能够吸引和分散注意力的东西太多了,这也和之前提到的学习计划有关: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学习计划,孩子在回到家以后经常会没办法控制好自己的时间,原本想要用来学习的时间就全都花费在了看手机、电视上面了。

6. 耍小聪明

学习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但是很多学生却总是乐此不疲地想要尝试自己的“捷径”。他们看起来思维很是活跃,但是在做作业的时候却总是想尽各种办法来耍小聪明。这样学习不仅让作业失去了原本巩固提升的意义,反而还会浪费时间,让学生认为自己有所提升。

家长们平时也要多关心孩子的学校生活与学习状态,不要孩子每天白努力,成绩却根本上不去,不仅浪费了时间,还让自己心中焦急。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正确方法,才能够快速地在学习方面有所提高。

#育儿有方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