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嗎?現在在哪裏?小孩有沒有去讀書?”

5月16日,在義烏某工地上班的雷先生接到了前妻小玲(化名)加微信的信息,雷先生與小玲已離婚兩年,除了小玲偶爾打個電話問問孩子外,兩人幾乎斷了所有的聯繫。

畢竟曾經在一起過,不至於到兩不相見的地步,所以雷先生就同意了。但是話題剛剛切入,還沒聊熱乎,“小玲”就直奔主題——借錢。

“前妻”賣慘頻借錢,他心軟了

“疫情幾個月沒上班,一個人在外面要交房租、喫飯的,網上借了錢,求你借我5000還網貸……”接下來的1個多小時裏,見雷先生遲遲未有回應,“小玲”又打起了感情牌“如果不是和家人鬧翻,絕對不會問你開口……夫妻一場希望你幫我。”

想着畢竟夫妻一場,雷先生便告訴“小玲”自己手上沒有多餘的錢,真的無法幫助他,還給“小玲”發了一張自己的賬戶截圖。見雷先生真的無法借給自己5000元錢,“小玲”又降低了要求,讓雷先生先借3600元……

這時,雷先生有些起疑了,前妻個性獨立,在以前相處過程中,從來沒有出現過要向他借錢的情況,借到錢也只會一點一點用,更不會大手大腳的花錢。想到派出所曾經到工地裏進行反詐宣傳,雷先生沒有轉賬,而是向對方確認了下是否是前妻本人。

見雷先生起了疑心,“小玲”先是表示不可思議,繼而向雷先生髮了一個在宿舍的自拍視頻,連並身份證的正反照也發給雷先生。

雖然心中還帶有一絲疑問,但看到視頻、身份證照片都是前妻本人,雷先生擔心“小玲”是真的遇到困難了,心中不禁一軟,便轉了3600元給“小玲”。

隨後幾天,“小玲” 每天發微信噓寒問暖,暢聊復婚後的生活,讓雷先生越來越相信前妻對自己餘情未了,想再續前緣,繼而打消了懷疑對方的顧慮。

接着“小玲”又以生病檢查、過生日、路費等理由隔三差五的向雷先生借錢,在溫柔攻勢下,雷先生對“小玲”有求必應,從5月18日到6月11日,通過微信向“小玲”轉了總計9100元。

6月18日,同村的小雷來找雷先生要“小玲”的電話,說是“小玲”在微信上以還“花唄”借走了700元,借完錢就不理人了。同日,雷先生的堂嫂也來問“小玲”的聯繫電話,“小玲”以沒有生活費爲由向她借了500元,借後就失去聯繫了。於是,雷先生撥打了小玲電話,打算當面問個明白,可小玲每次都拒絕接電話。

6月25日端午節,雷先生在老家接到了小玲的電話,聊完孩子的近況後,雷先生就跟她談及了借錢的事。詢問後雷先生才發現,微信裏的“小玲”原來另有其人,這是騙子冒充小玲在騙錢,自己和小雷、堂嫂都上當了!

隨即,雷先生向義烏市公安局稠城派出所報了案。

壯漢變身 借用前女友身份四處騙錢

接到報警後,辦案民警根據案情,迅速圍繞雷先生微信中的這個假“小玲”開展調查,很快鎖定了犯罪嫌疑爲小玲的男友賴某,並於7月9日晚在江西安遠縣將賴某抓捕歸案。

據賴某交代,去年12月認識小玲後,兩人很快確立了男女朋友關係。因擔心小玲和其他男性朋友聊天,賴某經常登錄小玲的微信賬號,並用自己的手機號碼綁定了小玲的微信。

因爲微信的事,兩人爭吵不休,最後小玲放棄了這個微信賬號,用自己的手機號碼重新申請了一個微信賬號,兩人分手後自己獨自前往東莞打工。

小玲離開後,賴某原本想把這個微信賣掉,可後面發生的事讓他改變了想法。

5月10日,小玲原先的微信上有個好友來打招呼,想到自己包工程缺錢用,賴某就想看看能不能用小玲的微信借到錢。沒想到賴某剛說借600元,對方就轉了600元過來。

嚐到了甜頭後,賴某如法炮製,找上了小玲通訊錄裏的好友,共騙得10900元,皆用於日常開銷和還債。而賴某在聊天時用到的身份證和自拍視頻,都是他從小玲新申請的微信朋友圈裏下載下來的。

目前,賴某因涉嫌詐騙罪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還在進一步辦理中。

民警提醒:如果遇到微信好友提出借錢等要求,一定要通過電話等方式確認對方身份,謹防自身權益受到侵害。

編輯:周泉 校對:王人望

責編:李俊 監製:金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