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山木培訓以疫情爲由撤併線下教學點,學員要求退費陷維權尷尬

近日,廈門上班的沈君(化名)心情很不好,她和多位學員一直四處討要自己在山木培訓的培訓費,卻猶如無頭蒼蠅。

“我們根本找不到人。”沈君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稱,她此前想學習日語,因此到廈門集美學村附近山木培訓教學點報名,準備學習日語。

山木培訓的官方網站介紹稱,山木終身教育集團(Sunmoon Education Group),1991年創立於深圳,目前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廈門等30多座大中城市設有分支機構。

山木培訓一直爭議不斷。2011年10月14日,山木培訓總裁宋山木涉強姦罪被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判決入獄4年,賠償被害人4205.87元,此案引發了社會的廣泛熱議。近年來,全國多家媒體也陸續報道該機構在師資、教學質量和收費方面所存在的糾紛和投訴。

線下授課轉爲線上授課,不予退費

2019年4月23日,沈君到位於集美學村附近一家名爲“山木培訓”的機構報名參加日語培訓班,共花6000元買了N2直通車課程。同年5月,正式上課。

“起初老師比較負責任,只教入門,一個月就換了第二位老師,教了一兩個月也沒教了,說是身體不舒服。”沈君說,這已引起她的警覺,直至第三位老師教完一段時間,她才發現這個教學點的校長、老師很多都離職了。

9月,沈君因工作緣故從集美區到思明,她要求換到廈門培訓中心繼續學習,這時她發現廈門市區很多山木培訓教學點都撤掉了,她只能到廈門市區僅剩的一個教學點上課,同班的僅有兩名學員。

由於老師不停換,因此教學質量也無法保證。

“5個線下老師都沒教完我一本書。”沈君說,直至今年2月份,全國疫情暴發,山木培訓的工作人員通知學員,學習方式從線下授課轉爲線上授課,至於線下授課何時恢復無所得知。

沒多久,廈門已有消息傳出山木培訓準備撤併廈門的教學點,這讓所有學員內心忐忑。

山木培訓的學員賈晉婷和沈君情況一樣。

2019年4月24日,她也在廈門集美學村附近的山木培訓機構報名日語N2直通車系列學習,報名費爲7099元。上課過程也不順利,教師隊伍不穩定,不停換老師,造成重複學習。

今年3月份,山木培訓開了線上課程,她又被通知“換老師了”。

在疫情期間,賈晉婷和沈君情況一樣轉爲線上課程,從第一課開始學習。

“這是我第三次上從第一課開始學習,該班起初是小班教學,一個月又停班,後來把廈門所有學員拉到全國羣裏,幾百個人一起上課。”賈晉婷對澎湃新聞稱,她感覺山木培訓此舉只爲儘快走完流程,而無法保證教學質量。

“課程很快,感覺上完你就走人。”賈晉婷稱,此前的線下面授課程,通常是8個人以上開班,現在線上課程是300多來自全國各地的學員一起上課,無論是時間安排還是課程安排都極爲不合理。她多次向山木培訓的相關負責人明確表示,無法跟上課程,希望儘快安排線下授課和老師給廈門地區的同學授課,但對方均不回消息。

直至2020年6月4日,廈門當地學員去山木培訓設在杏林區的教學點才發現早已人去樓空,教室所有東西都清空了。

“要不是山木培訓一直不給安排上課,打他們校區電話(也是)空號,最後去校區實地查看,估計都沒人發現這事。”張春梅對澎湃新聞稱。

2019年4月1日,她和丈夫一起到山木培訓位於廈門杏林區的教學點,給孩子報名參加了“日語三級直通車”的培訓課程,雙方簽訂了一份《學生報名協議》書,山木培訓一方的合同主體爲“廈門市思明區山木語言培訓中心”。

澎湃新聞通過“天眼查”查詢獲悉,廈門市思明區山木語言培訓中心成立登記日期爲2008年10月16日,註冊資本10萬元,登記狀態爲正常,法定代表人名叫宋山木。

“我怎麼也沒想到這教育機構也會騙人。”張春梅說。

“完全找不到一個真實的人”

最初,在山木培訓的學員想在微信羣向老師討要說法,未成想在微信羣裏三位山木培訓的負責人無一人回覆。

“我在羣裏提出自己的訴求,希望山木培訓最起碼可以延期,其他學員也提出了相關訴求,沒想到負責人把羣直接解散了。”賈晉婷說,她通過多種渠道來山木培訓的人溝通,維護自身權益,卻發覺身陷尷尬。

“我聯繫山木培訓廈門負責人,他答覆說已不歸他管,廈門校區被陝西校區接管了,讓我們去找陝西那邊的人,陝西只是說幫我們申請,但在電話裏發了很大脾氣,沒多久又有總部的人和我聯繫,答應給予申請,但強調難度特別大,總之推來推去,有點像踢皮球一樣。”賈晉婷說,她還試圖去聯繫給她上課的老師,得到答覆紛紛是已離職,聲稱該機構還拖欠工資。

“我現在根本找不到人,也不知道找誰。”賈晉婷說,她報名時就發現該機構工作人員均身穿制服,取藝名,工作方式極爲神祕。

“每個老師都取‘黃金俊俏’‘黃金賀勳’這樣的藝名,不願提供任何電話號碼,因此當真正碰到事情時,我們才發現完全找不到一個‘真實的人’。”賈晉婷說,目前能聯繫的只有微信。

“我們廈門校區已撤銷了,全部已改爲線上授課。”深圳一家山木培訓機構的工作人員向澎湃新聞證實,如今該機構僅在部分城市保留線下授課,其餘全部改爲線上授課。

針對如何解決已繳納線下授課費用的學員,山木培訓並未給出解決方案。

“我們交的是線下的錢,不願意線上學習,應該告知我們什麼時候可以線下上課,我們願意等,即使願意線上學習是否應該補一下線下的差價呢?”山木培訓學員聞雨田稱,她能感受到對方在一直拖延。

爲維護自身權益,廈門的學員紛紛向當地的市場監督管理局、教育局和信訪部門求助。

“這個不歸教育局管,中小學學科類培訓才歸教育局管。”廈門市教育局一位工作人員對澎湃新聞稱,經工商部門註冊登記的培訓機構,不屬於教育機構管轄的範圍,而屬於市場監督管理局所規制對象。

“我建議學員應該向山木培訓總部所在地消費者權益保護機構去投訴,其次在履約地的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賠償違約責任。”福建信恩行律師事務所創始人、主任律師鄧慶高對澎湃新聞稱,針對三木培訓情況,他建議應採取法律措施維護權益。

根據雙方合同第二項總則部分第四條規定,山木培訓根據教學需要或特殊原因等調整學習時間、地點,改進教學服務,將至少提前一天通知學員。

“但這一點並不包括由實際地點改爲線上教學這種沒實際地點的上課方式,因此三木培訓去將合同里約定有地點培訓方式改爲沒地點的線上培訓方式,肯定是違反雙方的合同約定,應當要承擔違約責任的。”鄧慶高稱,上述情況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的情勢變更及合同履行的問題,即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形式在現階段已發生重大變更,導致繼續履行合同已無法實現,所以應該是要恢復至合同訂立前的狀態,就是培訓機構扣除線下培訓的部分費用,來退還學生已收的費用。

疫情暴發後,線下培訓受到極大衝擊,由此引發多起糾紛和矛盾。

7月12日,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發布《深圳市2020年上半年消費投訴情況分析》稱,2020年上半年,深圳市消委會共收到99095宗投訴,同比上漲9.43%。其中,互聯網服務、家用電子電器類和教育培訓服務投訴量排名前三;預付式消費問題突出,而教育培訓行業在預付式消費投訴中佔比近六成。

“山木培訓的工作人員還在朋友圈發培訓廣告。”聞雨田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