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底,发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签都将退出我们的生活。

1月16日,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按照《意见》要求,国家将有序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积极推广替代产品,规范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建立健全塑料制品生产、流通、使用、回收处置等环节的管理制度,有力有序有效治理塑料污染,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1月18日,就在《意见》发布的两天后,长春市发布了年产5万吨可降解塑料项目,该项目将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生产技术,根据项目的特点和产品的特点,深入开发,做到中国第一大的生物环保可降解塑料生产基地。

5月26日,上市公司商丘金蓬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控股股东牛勇超向自然人王瑞连质押3500万股用于获取资金,该公司主要从事生活垃圾处理设备、废塑料炼油设备加工等,本次获取资金将用于扩大生产。

7月13日,济南恒誉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科创板上市公告书,这家以有机废弃物裂解技术研发及相关装备设计、生产与销售为主业的企业成为科创板上市企业中为数不多的塑料回收再生产的龙头企业之一。

短时间内,多家企业获得融资和上市的消息不断爆出,这一方面刺激着风投的神经,另一方面也让坚守在塑料回收行业的企业们对所在行业的前景抱有极大希望。

“限塑令”执行12年

不断加强塑料污染治理

2007年12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这份被称为“限塑令”的通知明确规定:“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2008年6月1日,“限塑令”正式施行。在这12年中,“限塑令”在塑料产业的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1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其中,对于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提出了禁止使用的要求。除此之外,《意见》结合实施垃圾分类,加大塑料废弃物等可回收物分类收集和处理力度,禁止随意堆放、倾倒造成塑料垃圾污染。在写字楼、机场、车站、港口码头等塑料废弃物产生量大的场所,要增加投放设施,提高清运频次。推动电商外卖平台、环卫部门、回收企业等开展多方合作,在重点区域投放快递包装、外卖餐盒等回收设施。建立健全废旧农膜回收体系;规范废旧渔网渔具回收处置。

根据此次《意见》的内容显示,政府将加快生活垃圾非正规堆放点、倾倒点排查整治工作,重点解决城乡接合部、环境敏感区、道路和江河沿线、坑塘沟渠等处生活垃圾随意倾倒堆放导致的塑料污染问题。开展江河湖泊、港湾塑料垃圾清理和清洁海滩行动。推进农田残留地膜、农药化肥塑料包装等清理整治工作,逐步降低农田残留地膜量。

塑料回收成风口

市场总规模近千亿

据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超过300万家经营范围含“塑料”,且状态为在业、存续、迁入、迁出的企业。从地域分布上看,我国塑料相关企业主要集中在浙江、广东、江苏和山东省,四地塑料相关企业之和超全国相关企业总量的50%。

在行业迅猛发展的同时,中国塑料行业也在努力践行生态环保理念,并通过实际行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据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数据统计,全国每年使用的回收利用废塑料3000万吨左右,占塑料消费量的30%以上。其中,EPS塑料的回收率在90%左右,而塑料瓶的回收也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为世界塑料垃圾处理和环保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资料显示,塑料回收处理是指回收企业通过垃圾分类、工业废料直接收取等方式获得废弃塑料,并采用多种回收工艺将废弃塑料回收处理,加工成塑料、塑胶等制品的再利用过程。可回收塑料种类较多,包括PET、HDPE、PVC、LDPE、PP、PS等,主要来源于废旧家电壳、儿童玩具、塑料管道、塑料膜及部分废旧医用塑料等。据行业相关研究显示,目前塑料回收市场总规模近1000亿元。

时代变迁下

他们的回收业这样改变

45岁的杨怡菊来自安徽亳州下辖的一个村庄,从1998年开始,她就和丈夫一起来到杭州,做起了回收塑料的生意,和他们一起来的还有同村的30多个老乡。“刚来杭州时,我和丈夫只有一辆三轮车,白天我们骑着车在杭州的大街小巷收集废品,晚上我们就在租的农民房数着白天赚来的钱,那时候一天能赚30元是件很幸福的事。”她说。

从2008年6月1日开始,“限塑令”正式施行,这虽然没有影响到杨怡菊的生意,但对回收站产生了一定的冲击。“首先饭盒等塑料,回收站不再收货,其次塑料薄膜也被排除出回收范围,这些回收品大多来自于居民的生活垃圾和农田,但占到相当一部分塑料回收企业的回收比例。”

正如杨怡菊所说的,在“限塑令”发布后没多久,赵国华经营的回收站也遇到了原料紧张的情况。“原先塑料废品能占到站点1/3的产量,在限塑令发布后,这一比例就下跌至1/5,市面上塑料回收价格开始提升,一个塑料瓶的回收价格一度提升到0.2元一只。”

在随后的日子里,杨怡菊和丈夫一直在摸索着塑料回收的技巧。“我们发现伏天往往是塑料的淡季,不仅回收价格低,出售价格也低,这时候我们会将塑料囤积下来,等到秋冬季礼包、礼盒大卖时,我们再出货,一高一低之间,我们能多赚两三万元。”

在市场上积累了足够经验的杨怡菊如今早就不再靠着一辆三轮车小打小闹。“在杭州的这20多年里,我购置了装塑料的大拖车,改善了住宿条件,两个孩子也都在杭州成家立业,现在连孙子都已经11岁了,12年轮回下来,现在又遇到新政,我想今后的日子还会更好。”

外卖快递塑料数量越来越多

成限塑新命题

十二年来,国内的塑料回收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杨怡菊们在这期间也感受到塑料回收生意的变化,他们所收的塑料废品也远不止居民家中的瓶瓶罐罐。“经常有厂房、公司等让我们去回收塑料,这些塑料废品中有办公桌椅、小家电等,都属于优质塑料品,”她说。在杨怡菊没有关注到的地方,一些迅速壮大的产业所使用的塑料在塑料回收品中的占比越来越高。

据国家邮政管理局发布的信息显示,2018年,全国快递业消耗塑料袋约245亿个、封套约57亿个、包装箱约143亿个、胶带约430亿米,国内使用的包装胶带一年可以缠绕地球1077圈。而根据互联网外卖平台公布的数据显示,三家主要平台全国日订单量约为2000万单左右,平均每单消耗3.27个一次性塑料餐盒,每天使用的塑料餐盒超过6000万个。

然而面对数量如此庞大的塑料废品,不少回收站却无可奈何。“以外卖所用的塑料产品为例,这些沾上了油脂、食物的塑料品不仅难以分类,而且回收效率也比较低,这是当前塑料回收的难点。”赵国华说,“除此之外,快递包装等塑料用品大多也因为分类困难,最终只回收纸质部分,而抛弃塑料部分。”

根据《中国再生塑料行业发展报告(2019—2020)》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产生废塑料6300万吨,其中填埋量为2016万吨,占比32%;焚烧量1953万吨,占比31%;遗弃量为441万吨,占比7%;回收量为1890万吨,较2018年的1830万吨增加60万吨,增幅3.3%,废塑料总体回收利用率为30%。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再生塑料分会会长王永刚曾在公开场合表示,在废弃塑料回收利用方面,中国比不少世界其他国家做得要好。国内已经有几十年的塑料回收利用经验,目前国内企业有较为广泛的再生塑料应用领域。

“限塑令”引发资本加速进入

化学回收方式成焦点

实际上,在《意见》推出后,不少资本开始跑步进场。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超过12万家经营范围含“回收、再生、PET、HDPE、PVC、LDPE、PP、PS”,且状态为在业、存续、迁入、迁出的塑料相关企业(以下简称为“可回收塑料相关企业”)。地域分布上,江苏、山东和广东为相关企业数量最多的三个省份,均超过1万家,其中江苏以1.5万家相关企业数量居于全国首位。行业分布上,批发和零售业占比47.89%,制造业占比37.94%。

自2008年“限塑令”开始实施起的十二年期间,国内可回收塑料相关企业注册总量(全部企业状态)由原来的4万家增长至17万家,翻了4倍。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相关企业年注册增速高达17.11%,之后三年增速均保持在18%以上。另外,截至7月1日,以工商登记为准,我国新增可回收塑料相关企业1.2万家。

但这在申奇回收负责人李申奇看来,传统的塑料回收方式已不适合当前的塑料回收行业。他介绍,以前的回收方式大多为物理回收,比如生活中的废塑料品类特别复杂,餐盒这些东西上沾有很多油质,如果前端分类做不好,后端加工的话,污染高,回收效率还低,很多类似的塑料品回收回来都会亏本。

这一说法也得到了赵国华的肯定。“据我了解目前很多塑料回收企业,都通过化学方式回收塑料,这种方式通过高温催化、裂化,可以把塑料废品变成单体,然后再重新成为原料生产产品,这种方式不仅能保证塑料废品的充分利用还能降低污染,并且效率还高,但这些方式需要较大的资本投入,由此可见,塑料回收将来的方向将是资本密集型和科技密集型。”

回收行业将逐步过渡为服务行业

产业链需要进一步融合

在《意见》的引发下,不少经营者也积极谋划未来塑料回收行业的出路。

赵国华坦言,从资本角度来说,规模较小的回收企业无法像产业规模大的企业那样采购一流的设备来应对变局,对于他这样的小规模企业来说,服务所在地的街道、社区是一条不错的出路。“当下在垃圾分类成为时尚的环境下,回收站点应当做好回收的工作,进一步加大对各种废品的分类,不断提高废品的纯度,再将这些物品分类输送给下一环节的企业,可以说塑料回收将从一个工业性质的产业,逐步成为一种提供环境优化服务的服务型产业。”

对于赵国华的看法,李申奇也颇为赞同。“提纯程度越高,品类越细分,越能有助于塑料的回收,也能提升塑料的回收率,增加利润,对于我们回收企业来说,也更愿意为这样的回收废料买单。”

如今,国家已经把塑料回收划到新兴产业当中,这个原本给人以小散污印象的产业也在不断改变人们对它的看法。这在塑料回收专家看来是一种进步。

赵国华认为,废塑料行业是社会资源更新换代的重要一环,“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再生塑料分会会长王永刚曾表示,废塑料回收,就和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公共厕所一样,是社会需要排泄的出口,不能把这个行业当做工业体系,而是服务体系。首先从行业定位,应该把各个地方的塑料回收功能补全;其次,我们需要龙头企业带动行业整体往好的方向发展;另外,需要优化产业链,让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做好行业的整合、融合和提升。”

每日商报记者:朱光函

值班编辑:章丹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