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沒有一寸乾土地,全部被淹了。”流芳村八組村民徐雍祥指着遠處一片水域告訴記者,這個季節正是收割早稻的時間,他們的地裏種着水稻、棉花、玉米、黃豆,如今這些作物已在水下。流芳村所在的江西省九江市湖口縣流芳鄉位於鄱陽湖東岸,是本次洪澇災害災情最嚴重的地區之一,已停水停電近一個星期。

7月16日上午9時許,流芳鄉政府組織力量向受困村民運送大米、食用油、桶裝水等生活物資,由贛州市龍南、信豐、瑞金三地救援力量組成的贛州市紅十字救援隊用六艘機動快艇承擔了運送任務。

這次運送的物資量可供每家每戶用15天左右。但因救援隊員對當地地形不熟,水下常有暗樁 、柵欄等障礙物,鄉政府安排了六個嚮導爲救援隊帶路。徐雍祥便是其中一名。

短短9天內,江西省九江市湖口縣流芳鄉漲了兩次水。

徐雍祥記得,第一次大水是在7月7日上午6點左右突然漲起來的。暴雨持續了兩天,據當地監測,7月7日、8日兩天,流芳鄉降雨量累計達到354.1毫米,造成十分嚴重的內澇。

今年45歲的徐雍祥平時以販肉爲生,每天早上4時30分準時起牀拾掇豬肉。那天早上,他本準備開車到集鎮上出攤。

“快幫忙搬東西啊,水來了!”快到6點時,徐雍祥聽到街上有老人在呼喊。他看到水已經從門中浸上來,漲勢迅猛,急忙抱起兩個女兒跑上二樓,再下來只顧上“搶救”了一臺電視機,放在一樓剛收割的5000斤稻穀、小貨車和衣物迅速被淹沒。

一個小時,鄉村內部道路上的水深已超過2米,低窪的農田處水深超過10米。還差一尺,洪水就要沒過徐雍祥家門口近四米的鐵門最高點。

所幸一天之內,隨着路面積水排河道,水位下降了一米。徐雍祥趕緊把兩個女兒送到安置點,一個人守家。一些村民緊急轉移,另一些留守村民趁着水位還在緩慢上漲的間隙,從一樓搶救出一些基本生活用品。

到了第二天,洪水還未退去,隨着鄱陽湖水位迅速上漲,與內湖水位之間的落差增大,湖水倒灌進來,將還未完全退去的水位又重新頂託抬升。

根據湖口縣官方網站發佈的消息,7月10日13時30分,長江湖口站水位21.69米,超出警戒水位2.19米,湖口縣鄱陽湖區皁湖、泊洋湖、南北港三座單退圩堤自10日8時許相繼進洪,這是三座單退圩堤自2002年加固後,首次進洪。

1998年特大洪水後,爲了提高江河行洪能力,增大鄱陽湖水面和蓄洪量,江西自1998年9月開始,啓動實施平垸行洪、退田還湖工程措施。根據《江西省實施辦法》,雙退(既退人又退田)圩堤平毀後自然蓄洪,單退圩堤遇超過進洪水位的洪水時,必須進洪蓄水。

有村民說,自己在菜地還沒被淹時搶出了一把菜,但很快就腐爛了;一個帶着孫子的老人說,這幾天,自己手機早已沒電,但也沒法去鎮上充電;兒子和兒媳在外地打工,知道家中情況但無能爲力。

第二次洪水沒有快速退去,在最初幾天每天以20釐米的速度緩慢上漲,如今已經完全淹沒了村民房屋的一樓。流芳村八組共有26戶人家,除投親靠友的,如今有9戶15人依然在家中,大部分都是60歲以上的老人。“不想去安置點,投親靠友也沒有親戚,我們這些人都是走不掉的。” 徐雍祥說。

看到這些行動不便的老人,臨時做起了“志願者”——划着自制的“輪胎船”爲留在村裏的村民買米、面,給手機充電。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在現場看到,物資由鄉政府工作人員、村幹部清點交接,村民領到物資後要在《流芳鄉救災物資分配表》上簽字。

“能發放到村民手中的必須要直接發給村民,實在由於住地分散無法挨個送達,先由村幹部代領再分發,分發時要簽字、拍照、留電話,把圖傳到羣裏。”流芳鄉副鄉長朱鴻雁介紹說,鄉紀檢部門將隨機抽查發送情況,確保物資發放到位。

徐雍祥不知道什麼時候水能退下去。他告訴記者,聽鄉政府說要一兩個月,看新聞上專家說需要三個月。他擔心“家裏房子的地基都會受不了”。兩個女兒上學的問題也讓他焦急。他一個女兒上小學三年級,一個上初一,今年因新冠疫情耽誤了開學,這段時間學校教室進了水,孩子們還未參加期末考試便接到學校臨時通知放暑假。

來源:冰點週刊

聲明:智慧煙臺刊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歡迎私信聯繫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