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的国内娱乐圈,娱乐行业才刚刚是一颗萌芽状态,电影行业也还在比较单纯的阶段。许多身在演艺圈的人,并非为了名利和名气,只是为了内心坚持的艺术。

廖静秋从小跟着师傅学习戏曲,且颇有天赋,打小接触戏曲之后开始,廖静秋便将它当作一生都要努力做的事。为了艺术哪怕献出生命也不后悔,这样炙热的感情令现代人不解。

毕竟我们接受的教育是,生命是最重要的。且现在的花花世界,选择比当初更多,但恰恰因此,浮躁的人也变得更多,能够从始至终热爱并追求的的事业,有的人终其一生都没能找到。

廖静秋在川剧的舞台上表演过很多次,但前半生坎坷的经历,让人想想就心疼。因为家里穷,廖静秋才被当作希望似的,送到师父身边学艺,希望有朝一日,她能够有出息。

在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里,廖静秋坚强的生活着,跟着父母一起捡煤矿去卖钱,所获不多但也没有别的方法了。进入戏班,原本也是为了混口饭吃,虽要经历非常刻苦煎熬的训练,廖静秋不后悔。

后来戏班也被迫解散,见到小女孩可怜,师父便将她待在身边。年纪渐长,学了几年功夫的廖静秋终于能登台了,她的表演受到围观观众的掌声,而廖静秋便半表演半乞讨的长大了。

廖静秋多年苦练,在戏曲也颇有造诣,被观众称为“川剧梅兰芳”。廖静秋的名字被越来越多的认识,渐渐的成为了众人心目中的艺术家。当年,她虽嫁人生女,但却没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女儿上下2年,31岁的廖静秋便被查出患有癌症晚期。廖静秋自知是绝症,虽然心中对女儿十分不舍得,但也没有办法。当同事们听说廖静秋时日无多,便打算给她拍一部电影,留下纪念。

而这部电影就是后来被人们称之为艺术界“圣经”的《杜十娘》。同事们为了这部戏能筹拍顺利,走访各家领导,上交了很多的文件等等,终于能为廖静秋拍摄了。

在拍摄过程中,困难从来不小,因为这是史上第一部彩色电影,且因为带着病体,廖静秋常常忍痛拍摄。剧组的工作人员总会看到,因为不想让大家担心,而独自躲到房间忍耐痛苦的廖静秋。

头痛欲裂的她甚至用脑袋敲墙,最严重的的时候,需要靠吗啡来维持精神状态。从一天两支吗啡到一天四支,最后甚至到了一天8支。困难很多,但廖静秋都坚持拍完了。

整整历时一年的时间,《杜十娘》杀青,而廖静秋也一病不起,《杜十娘》播出之后引起巨大反响。廖静秋为艺术做出的贡献被众人称赞,但所有人都明白,她此生最大的遗憾,就是不能看着女儿长大。

廖静秋在痛苦中走了,巴金为她写下一句话“现代科学虽然还无法挽救廖静秋的生命,但却可以把她的艺术保留下来”。不仅如此,还在她去世后,深情将她表演过的《李甲归舟》拍成电影。

母亲去世,年仅4岁的女儿廖学秋根本不明白,这意味着什么,还在播放着《杜十娘》的电视机前喊着妈妈。后来,廖学秋也在艰苦中成长,失去母亲成了她一辈子都无法治愈的伤。

廖学秋继承了妈妈的艺术天赋,成为了一名实力派演员,众多观众都是她的忠实粉丝。只是因为婚姻坎坷,让儿子拥有了与她同样的童年,实在令人唏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