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北京防控等級下調!專家:下調等級後,建議市民1—2周不扎堆旅行看電影)

時隔34天,北京市政府宣佈,從7月20日零時起,將從二級應急響應級別下調到三級。也就是說,北京市民闊別已久的電影院、旅遊景區、體育賽事,也將陸續回到大家的生活當中。

然而,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下調防控等級,並不意味着就能完全對新冠病毒放下戒備之心。7月19日,中國人民大學醫改中心教授王虎峯接受紅星新聞記者採訪時提醒:“ 在降低應急響應等級後,設置1~2周觀察期,也建議市民在觀察其內,非必要不扎堆旅行和看電影。”

北京二級應急響應持續34天

連續13天無新增確診病例,中風險區僅剩1個

7月19日下午,北京市召開第156場疫情防控新聞發佈會。北京市政府副祕書長陳蓓宣佈,自7月20日零時起,北京市應急響應級別由二級調整爲三級。

北京防控等級下調 專家:下調等級後,建議市民1—2周不扎堆旅行看電影

《人民日報》微博客戶端截圖

回看本次北京應急響應的全過程,自6月11日北京新發地市場初現疫情以來,短短五天時間內,北京於6月16日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級別由三級調至二級,並迅速鎖定疫情爆發源頭,快速對全市居民進行大規模核酸檢測。

二級應急響應管控之下,北京開始實行嚴格的進出京管控政策,並要求中高風險街鄉、新發地市場相關人員禁止出京。疫情裏的首都,在這1個月內關閉所有文化娛樂場所以及地下空間健身場所、全市停止開放籃球、足球等團體性及對抗性運動項目,高校學生也隨之停止返校,並在嚴密防控手段下完成裏高考及中考任務......

如今,在連續34天的“嚴防死守”中,北京終於實現連續13天新增確診病例零新增。根據北京市衛健委公佈的數字,從總人數來看,從6月11日至7月18日,北京累計報告本地確診病例335例,現已治癒出院203例。尚在觀察的無症狀感染者16例。

作爲本次“疫情中心”的新發地市場,作爲密切接觸者的集中隔離人員中,自7月7日起,已有5000名密切接觸者隔離期滿,並順利完成了轉運安置工作。7月11日,第二批5000多名隔離期滿核酸檢測合格人員也已開始轉運安置。到目前,絕大部分隔離者也都已解除隔離並完成轉運安置任務。

另從地區風險等級來看,截至7月17日24時,豐臺區馬家堡街道也由中風險地區調整爲低風險地區。到目前,北京市僅剩1箇中風險地區,爲新發地市場所在的豐臺區花鄉(地區)鄉。而北京市延慶區已實現連續177天無新增確診病例、還有石景山區、東城區等,也已超過30天無新增確診本土病例。

下調應急響應至三級

專家:下調後,應觀察1~2周疫情是否有大波動

自7月20日零時起,北京將回到三級應急響應級別。北京市民的生活將有哪些變化?據陳蓓在發佈會上介紹,按照國家常態化防控的總體要求,在廣泛使用北京健康寶登記驗碼基礎上,將有序調整以下措施:

按50%限流開放公園、旅遊景區和體育健身、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等室內外場所。在落實主辦方主體責任,嚴格清潔消毒通風、保持社交距離、科學佩戴口罩、完備應急預案前提下,可舉辦500人左右規模的會議,並根據動態情況調整會議規模。經評估後逐步限流開放會展、體育賽事、演出活動及電影院。

此外,在7月16日,國家電影局也發佈了關於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明確低風險地區在電影院各項防控措施有效落實到位的前提下,可於7月20日有序恢復開放營業,但中高風險地區暫不開放營業。

在此背景下,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徐和建在7月17日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推進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電影行業要把疫情防控放在首位,堅持分區分級原則,夯實主體責任,精準科學落實各項防控措施,穩妥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和行業復工復產。

7月18日,北京市發改委副主任李素芳則進一步明確:北京市將進一步細化完善“暫不開放、有條件開放、自主開放”清單,按照國家有關要求,積極研究、有序推進低風險地區影劇院和演出、娛樂和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等場所的有序開放經營活動。

“逐步放開電影市場,包括一些演出活動,這是基於一個行業的宏觀形勢研判。但對剛剛降級的北京來說,還應該有個觀察期。”中國人民大學醫改中心教授王虎峯接受紅星新聞記者採訪時提出,降級的考慮是基於對過去疫情的防控效果,但不代表降級後就不存在風險。因此,他建議,要全面放開電影院等場所,北京還應該有一個1~2周的觀察期,確保疫情不存在大幅度波動的風險,方可全面放開。

在王虎峯看來,堅持分區分級推進電影院開放的措施很有必要:“在這1~2周的觀察期內,應該儘可能縮小觀影的規模,縮短總的觀影時長,同時提醒市民保持社交距離,做好個人防護。”王虎峯說。

北京下調防控等級,進出京機票搜索量1小時漲7倍

專家:建議市民觀察1~2周,再外出旅行

在北京市政府宣佈於20日零時下調防控等級後,據去哪兒網數據顯示,一時間,進出京機票搜索量應聲上漲,與前一小時相比增長了7倍。同時,北京出港航班預訂量也出現了大幅上漲。

對此現象,王虎峯表示理解但他同時也提醒:“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視角下,建議市民非必要仍然要減少外出,避免扎堆出行。

王虎峯解釋稱,即便除北京外的大部分其他地區已無確診病例,但國外輸入病例的風險仍然存在。因此,在王虎峯看來,市民最好在下調防控等級後,繼續觀察1~2周時間,再製定旅行遊玩計劃,同時也要做好防護措施,配合防控工作。“這不僅僅是北京的問題,也是全社會需要共同參與的防疫工作,人人蔘與才能維護好來之不易的疫情防控結果。”王虎峯說。

而對於即將來京人員,王虎峯表示:“依然要做好個人登記、落實對每一位人員的可追溯、可覈查。”

此外,針對北京市的用人單位而言,王虎峯建議,在下調防控等級後,如非必要的會議或必要的線下工作,仍然建議單位繼續採用線上辦公的方式。而必須進行人工操作的工作,還要做好通風、消毒等集體防護措施。

新發地何時開業?中風險區多久清零?

專家回應:新發地重回低風險地區,是考慮重啓的基礎

對於北京防控等級下調的規定,有網友擔心:“病例數字是否還會有波動,此時下調會不會爲時過早?”對此說法,王虎峯認爲:“受國外疫情輸入的風險,全國的病例數字都難以做到完全清零,但這樣正常的波動,並不影響北京下調防控等級。”

在王虎峯看來,疫情是否下調,一個重要原則是北京是否還有區域爆發的風險。但從現實情況來看,這幾乎不太可能。同時,無論是上調還是下調防控等級,都是基於相關的科學研判,目前北京已對疫情取得了有效控制,在此基礎上做出下調的“區別對待”很有必要。

同時王虎峯也提醒,下調至三級應急響應,並不意味着北京沒有風險,所以市民和相關部門仍然要做好防控準備。

實際上,在下調防控等級的同時,北京豐臺區花鄉地區卻仍然是中風險地區。該地區是否會隨着防控等級下調而回到低風險?王虎峯表示:“地區的風險等級防控主要開該地區的核酸檢測結果以及確診人數,而非受總體防控等級影響。”

那麼,在下調至三級應急響應措施下,作爲北京最大的農貿市場,新發地何時能恢復營業?王虎峯認爲,新發地回到低風險地區,是考慮重啓的基礎。除此之外,在徹底恢復營業前,新發地還需對通風條件等硬件進行改良、完成消殺工作,並在衛生管理條例上進行修補完善,才具備重啓的充分條件。

延伸閱讀
  • 連續13天0新增後 北京應急響應級別從二級降爲三級
  • 新發地市場已關閉34天何時開放?專家回應來了
  • 北京連續10天無新增病例 昨日出院23例在院168例
趙亞萍 本文來源:紅星新聞 責任編輯:趙亞萍_NN900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