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自由不是你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而是你不想做什麼就不做什麼。”這是康德關於“自由”的一句名言。作爲啓蒙時代著名的哲學家,他的學說深深影響了近代西方哲學。而上面這句話也一直爲西方那些信仰自由的人們所推崇。然而疫情時代,看到美國和歐洲在面對疫情時的一片混亂,不得不讓我們懷疑其正確性。面對一羣“不想做什麼就不做什麼”的人,就可以理解歐美的疫情爲什麼晚於中國,控制起來卻一地狼藉了。

這就是中西方文化中對自由的理解不同了。自由,原爲西方文化的概念,中國近代以來,隨着西方列強對中國的侵略,許多知識分子把借鑑西方文化精神,尤其是借鑑西方自由民主精神來反思中國傳統文化,並以追求中國的現代化作爲自己的使命和責任。

康德

然而我們汲汲以求的“自由”真的是自由的全部嗎。恐怕不是這樣,很多時候,我們追求的西方文化中的“自由”只是一種政治學、社會學上的自由,即“一種個體能達到的獨立地、自願地行使自己意志的權利”。而自由的另一層含義卻往往被忽視了,那就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文化哲學上的自由。這種自由則是:“修養的境界,不是政治”。莊子在他的文章《逍遙遊》中描述的“自由”是一種超越意義的自由,並非政治意義上的自由,這兩者的層次完全不同。

由此,我們也可以知道中國和西方文化中對自由的理解是不一樣的。中國傳統文化追求的自由實質上是對個體人格的最終完善,貫通了“心性”與“本體”,是一個“圓滿的”、完全的過程;是“從心所欲不逾矩”。

而西方文化中的自由觀,既使是以“自由”作爲其整個哲學基礎的康德哲學,也沒有實現真正的自由。康德雖然把自由提升到一種必然性的“意志的自律”的無上高度,但對於如何實現這種“自由”,卻沒有給出任何結果。而恰恰在中國哲學中,才實現了康德的“自由”。在中國哲學中,自由是“意志”的一個屬性,是自主、自律的同義詞,是人的本心。如果一味拔高“自由”卻忽視“自主”和“自律”,其實是失去了方向。

通過這次疫情,可以發現西方人也許根本就不理解“自由”和“自律”的內在含義。僅僅在戴口罩這個我們認爲非常簡單的問題上,西方國家都可以糾纏不清,從而導致疫情不能及時控制。我們則可以自律的戴上口罩。原因很簡單,不僅僅是爲了保護自己的安全,同時也不希望給社會增添麻煩。是對每一個奮鬥在一線的醫護人員的尊重,讓他們的努力工作不會付之東流。

我們自律還有一點原因,就是我們相信科學,尊重科學。我們可以把目光放長遠,失去眼前的一點自由,來換取以後更多的自由。小不忍則亂大謀。我們不會以狹隘的眼光看待事物,從來把人看作一個整體。懂得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道理。知道組成集體的每一個人,看上去作用雖然很小,但匯成集體的河流,將是洶湧波濤。

面對疫情崇尚自由但不應自私,任何時候都不能以個人的自由,導致別人受到傷害。從這次疫情可以看出,西方的所謂“自由”,導致了無數人失去生命。這不是自由,是自私。過度的自由,讓人做事毫無規矩,不受約束,讓社會動盪。所以西方人收斂收斂你們的自由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