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品牌官方授權維修站”“某品牌售後服務中心”,無論在網上,還是在繁華商業中心的實體店,看到這樣的字樣千萬不可輕信,有可能是假冒的。這些“山寨”店一般通過虛構問題、小病大修、張冠李戴、偷樑換柱等手段騙取消費者的維修費用,導致很多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爲發生。隨着互聯網科技的發展,5g時代的到來,企業信息更加透明,這些假冒站點將無處藏身。

案例一:杜先生投訴某品牌手錶售後服務中心,稱購買的票證齊全的某品牌手錶出現故障,在網上搜索“某品牌官方售後維修”,通過網頁鏈接找到此服務中心,當時感覺網頁很官方大氣。送修時,還在保修期內,維修人員首先給他打電話,說沒有保修卡,他回覆已經通過照片將保修卡發給客服,已獲得客服認可。之後維修人員又改說計時按鈕彈簧損壞,彈簧算外觀件,不保修,最後收取維修費用760元。在收到維修清單後,他發現上面顯示的維修項目是計時按鈕而非彈簧。對此次維修表示質疑,後面通過查證才發現此服務中心並非真正的品牌官方授權維修站,要求退款被拒絕。

案例二:王先生投訴某品牌售後服務站,稱他在某品牌官方直營店購買的手機出現屏幕失靈。他在網上搜索了“某品牌官方售後”,網站第一條很官方的網頁彈出來,看着網頁的風格和設計跟官網很相似。電話聯繫售後服務後上門維修。維修人員將手機拿到內室搗鼓了半天,然後說“手機進水、某主板零件被燒”,還展示了內部的水珠,告知防水膠已被水腐蝕。在對方的誘導之下,他只好付款2538元換了觸控件。在多方打聽後,才得知該店爲假冒的官方維修站。上網搜索發現,有很多消費者在該店被騙,套路都一樣。

四川消費網提醒消費者:

1、對手機、手錶等貴重物品的維修,最重要的是選擇維修商家,應該選擇正規的、官方授權的維修站點,這樣才能更有效保障售後服務的質量。

2、應妥善保存保修卡,需要售後服務時,應該通過保修卡查找售後服務電話。在網上搜索售後服務電話,要特別注意信息的可靠性,一定要先找到生產企業官方網站,然後查找授權服務站點和電話。要特別警惕假冒“官方售後維修站”。

3、進店維修時,應注意查看商家的授權證明,以及維修人員的工作證、工單和維修單據等信息。付費維修時應主動索取收費憑證。如果被“山寨”維修站欺騙,應及時向12315、消費者協會投訴維權。(劉 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