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譚興孚 通訊員/曾倩萍)7月21日早上,有市民在市區金山植物公園晨練時發現一名中年男子躺在樹叢中沒了心跳和呼吸。120急救中心接警後,指派市中醫醫院的醫護人員趕到現場急救。隨後,該男子被送到醫院繼續搶救,但最終被宣告不治。醫生提醒,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市民,在三伏天鍛鍊要特別注意保護心臟。

記者從市120急救中心瞭解到,當天早上7時4分接到市民的報警電話,立即指派最近的醫護人員趕到現場。醫護人員發現該男子已經沒了心跳和呼吸,經現場急救後馬上送到市中醫醫院繼續搶救,雖經急診全力救治仍無力迴天,該男子不治死亡。據悉,該男子爲陽江人,44歲。

記者從晨練市民拍攝的視頻看到,該男子倒在樹叢中,身穿T恤、五分短褲,腳穿運動鞋。多名市民發現該男子後,有人上前爲其做心肺復甦,但其沒有任何反應,身體似乎僵硬了。

市中醫醫院心血管內科主治醫師陳廷印提醒,三伏天是心腦血管病的高發期,在天氣炎熱的三伏時節,市民要特別注意保護心臟,謹防心梗。

夏季人體大量出汗後血液粘稠度增加,易誘發心肌梗死。 清晨(特別是上午8時前)溫度偏低或室內外溫差大,忽冷忽熱,容易誘發冠脈血管收縮,進而引起心梗。劇烈運動、情緒激動和悶熱天氣,使人情緒煩躁、激動,交感神經過度興奮,造成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容易發生急性心肌梗死。

醫生提醒,市民應注意穩定情緒、避免熬夜、清淡飲食。室內空調溫度不宜太低,最適宜溫度爲26℃至28℃。要及時喝水,建議多次少量喝水,運動後不可猛喝水,尤其冰鎮水。避免劇烈運動,運動出汗後先擦乾汗再洗澡。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應該避免清晨運動,建議在上午8時至9時之間運動。

如遇緊急情況,市民可採取以下措施應對:撥打120;就地平臥;控制情緒;進行心肺復甦。如病人心臟突然停止跳動,切不可將其抱起晃動呼叫,而應立即進行胸外心臟按壓心肺復甦術,直至醫生到來。

資料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