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定增標杆交易突然調整 高瓴不能直接“上車”了 

再融資新規發佈後首個案例、引入戰投的標杆性方案——高瓴包攬凱萊英(002821)23億元定增方案,突然宣佈要進行大幅度調整。

7月22日晚間,凱萊英發布定增方案修訂公告,對此前披露的募資23億元的定增方案全面調整,涉及發行對象、認購方式、發行定價、限售期等諸多方面。

“調整幅度很大,相當於換了思路。”有投行人士表示,之前凱萊英的方案是參照引入戰投的標準設計,即“鎖價+18個月限售期”,如今直接改成了“市價+6個月限售期”方式,即不是引入戰略投資者。

要弄清楚方案調整前後的巨大差別,首先要區分清楚再融資新規後鎖價和市價的區別。

證監會2月14日發佈的再融資新規,對多項核心條款作出調整,其中設置的“引入戰略投資者”選項,可享“鎖價八折”和“18個月限售”條件,尤受市場追捧。

3月20日晚間,證監會通過“監管問答”形式明確了上市公司定增“戰略投資者”認定,在認定要求、決策程序、信息披露等多方面予以細化,被業界視爲“高標準,嚴要求”。

儘管標準很高,但“戰投”選項給予的優惠條件還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按照現有規則,定增有兩大核心要素——定價方式和定價基準日。定價方式有兩種:定價和競價。定價基準日主要有兩種:董事會決議公告日、發行期首日。

一般而言,上市公司或者選擇以董事會決議公告日爲定價基準日,採用定價方式確定價格,即方案一披露就確定了發行價格,稱作“鎖價”;或者選擇以發行期首日爲定價基準日,採用競價方式發行,價格跟着二級市場隨行就市,又稱“市價”。

雖然只是定價錨定的日期不同,但鎖價與市價對定增參與者的收益影響巨大。鎖價可令參與認購方鎖定成本,享受定增方案披露帶來的衝擊收益;市價定增到發行時方能確定價格,從披露方案到發行之間的價格波動,參與各方都無法把控。

因此,即便有較高的門檻,有實力的機構仍願意按照“鎖價”方式參與定增。

凱萊英就是標杆案例。再融資新規2月14日發佈後,凱萊英火速終止此前方案,於2月17日發佈新方案,按照戰略投資者標準,“鎖價”向高瓴一家發行股份,募集約23億元資金。

此後,該方案進展頗爲順利,5月13日已進行了一次反饋回覆,6月10日宣佈收到發審委會議準備工作的函。

如今,凱萊英突然調整方案,直接按照“市價”方式發行,發行對象也不是高瓴,而是符合要求的不超過35名特定投資者。

對此,有投行人士表示,考慮到凱萊英的標杆作用,這次調整或意味着,目前面向戰略投資者的“鎖價+18個月限售期”的定增選項,與監管層的預期不一致,或許其他類似方案都需要調整。

“如果參照凱萊英,那麼,大量的方案要調整。”該投行人士稱,引入戰投選項或許幾乎沒法用了。

至於爲何出現這種情況,有分析人士認爲,“鎖價+18個月限售期”是爲了給長期戰略投資者提供方便,可何爲戰略投資者?雖然3月20日出過監管問答,但依然有不少機構或者個人自我認定爲戰略投資者。

另外,近期市場表現較好,一些鎖價定增方案披露後,股價漲勢喜人,出現了方案還沒實施,認購方已有大筆浮盈空間的情況。

以凱萊英爲例,此前的定增價格爲123.56元/股,而其最新收盤價爲232.2元,如果交易可以成行,高瓴將直接收穫鉅額浮盈。

事實上,套利空間正是2014年至2016年定增浪潮中“三年期定增”被詬病最多的地方。

“引入長期投資者是方向,定增也是非常有效的辦法,具體還是看怎麼操作,或許還會有其他政策出臺。”有投行人士如此表示。

責任編輯:陳悠然 SF10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