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自動化製造以及快時尚工業的迭代發展,傳統制衣工藝受到極大衝擊。不過,隨着新世代消費意識逐漸建立,越來越多的年輕一代開始將目光鎖定於品牌背後的傳統工藝與故事之上。此外,隨着 Vintage 和 Archive 風潮的流行,過往經典工藝亦被重新帶回年輕人的視野當中。

在這之中,以 Chusen(ちゅうせん)、 Boro(ボロ)、Sashiko(刺し子)、Indigo(インディゴ) 爲核心的日式傳統制衣工藝尤甚。Chusen 更是作爲兼具染色與圖案工藝的本土傳統制衣技法,幫助日式 New Vintage 成爲服飾流行中較爲重要的風格之一。

Via visvim

「Chusen」源自日語中的「澆鑄染料」一詞,即一種傳統染料封閉的方法,通過澆水壺形工具將服裝染料倒入服裝織物,在織物的特定部位塗膠防止被着色,且全程由工匠手工完成的染色技藝。這種常用於日式文化中的手拭い(Tenugui)技藝,同時亦影響了許多日式品牌,譬如以日式工藝技法聞名的 visvim 在生產製造上就經常使用 Chusen 這一染色技藝來完成服裝製作。

Via visvim

即便是當下服裝文化中,Chusen 這一類日式服裝技法依然在爲潮流文化注入新的靈感和啓示,拼接、注染、日式和風圖騰等元素一直在時下的街頭潮流單品設計中有所體現。而日式傳統工藝之所以能在潮流文化中經久不衰,並且形成自己獨樹一幟的文化體系,與日式傳統工藝帶來的魅力和匠人精神密不可分。

此外,日本傳統服裝技法不光影響了以 Vintage 形態爲主的品牌,以 visvim、KAPITAL 爲代表的初代日式品牌更是在工藝形態的傳承下,影響了日本新一代街頭品牌,幫助這些品牌在製作工藝和文化概念上創造出與衆不同的形象。

Via Japanboro

誠然,日式服裝文化對於街頭品牌的影響不單隻體現在服裝工藝技法上,更多的是這些代表了技法的匠人精神,以及日式穿衣文化中的服裝文化自由。這一點恰恰也代表了日式街頭文化中的自由屬性,更爲街頭文化貢獻了不同角度的創意概念。

而在這一類「 融合」趨勢之中,最能代表日本街頭文化與日式傳統服裝技法影響的品牌之一,或許應有日本街頭品牌 SAYHELLO 之名。

SAYHELLO

Via SAYHELLO

由日本街頭藝術家 Naoki「SAND」Yamamoto 在 2012 年所成立的品牌 SAYHELLO,以 Naoki「SAND」Yamamoto 獨有的圖像風格爲主軸,結合濃厚的東京街頭 Lifestyle 氛圍, 嘗試展現出日本特有的街頭文化氛圍。

SAYHELLO 2018 ISSUE 2 LOOKBOOK | Via SAYHELLO

SAYHELLO 2020 ISSUE 1 LOOKBOOK | Via SAYHELLO

在 2020 春夏系列中,SAYHELLO 秉持了一貫的日本傳統街頭文化風格,將東京街頭氛圍作爲主軸,透過鮮豔色彩和 Naoki「SAND」Yamamoto 特有的圖像呈現延續了日本傳統風格。在服裝技法上,SAYHELLO 則採用了許多手工渲染方式,配合夏日特有的靚麗色調,將傳統經典技法和現代設計手法巧妙地融合到了一起。

Via SAYHELLO

反觀日式運動品牌,ASICS 作爲在新世代潮流領域頻繁發聲的頂尖運動品牌,在「傳統經典」與「現代設計」的融合上,與 SAYHELLO 有着非常多的共同之處。

在品牌文化上, ASICS 立足於專業跑鞋文化基底,不斷嘗試注入更多元更新鮮的流行文化。而在近年的單品設計和聯名合作中,ASICS 更是展現出超強的前瞻性以及獨到老辣的眼光,以上幾點便幫助 ASICS 在品牌影響力以及二級市場的表現上都展現出了極強的話題度和爆發性。

其中的合作不乏時裝品牌與街頭品牌,如早前聲勢浩大 Kiko Kostadinov x ASICS GEL-Aurania 系列,以及與 ASICS 走過漫漫長路的美國街頭品牌 KITH 的「Super Blue」系列和備受好評的「Gel Kayano 5」的綠洲系列,無論是在做工、外觀、系列概念上都包含着成熟的品牌概念與文化底蘊,ASICS 都可以說一直在流行文化的前端與不同的品牌碰撞出新的火花。

Kiko Kostadinov x ASICS GEL-Aurania | Via ASICS

KITH x ASICS | Via KITH

初夏和風

這樣一來,兩者的結合似乎便是順水推舟之事。就在日前,眼光獨到的 ASICS 公佈了其與 SAYHELLO 展開的聯名合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