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舊事:農戶進山狩獵,意外發現“寶窟”

話說1945年10月上旬的一天,南京和平門外一個名叫黃長海的農戶閒來無事,扛着土槍、帶着獵狗,到莊子東北一帶山上轉悠,想打點野味下酒。

從早上轉悠到接近晌午,一無所獲,正準備回家之時,獵狗突然發現野兔,如脫弦之箭猛追過去。黃長海迅速端起土槍,朝着野兔開了一槍,結果並未打中。

獵狗追逐野兔朝着一道荒草稀疏的山坡上竄去,眨眼便消失在山坡之後。黃長海緊緊追趕,越過山坡後,他慌忙站住,環顧左右,驚奇地發現山根的一個洞口不見了。

他常年到山中打獵撿柴,對附近的一草一木很是熟悉,儘管很久沒來過這片山地,但清楚地記得此處有個山洞。他起初認爲自己看錯了地形,四下打量很久,斷定自己的判斷沒錯。腳下是一道兩坡相夾的淺谷,那個山洞就在淺谷的盡頭,洞口位置覆蓋着和周圍一樣的黃土,黃土上長滿青黃相間的野草。

這是怎麼回事?洞口怎麼不見了?正待他大感離奇之時,獵狗叼着野兔跑過來。見有了收穫,黃長海十分高興,本想下山,但好奇心驅使他更想一探究竟。

他試探着扒開荒草一看,上面是一層新土,顯然是有人把洞口故意堵住,再以黃土荒草做僞裝。若真是這樣的話,山洞裏面一定藏着重要的東西。彼時日軍已經宣佈投降,難道里面是哪個靠日本人發財的大戶將值錢的東西藏在裏面?挖出寶藏,自己豈不是一生富貴?

黃長海興奮至極,用隨身的一柄小刀連掘帶刨,挖了好久,刀尖碰到硬物,土層之下竟然是一道石壁。石壁用水泥砌成,堅固得讓他無法下手。卻也更激起他的尋寶慾望,他想,能夠使用水泥的人家非富即貴,裏面定然藏着值錢的好東西。

弄了半天,也無濟於事,眼見天黑,他不得不暫時下山。激動得一夜睡不着,轉天天剛亮,他就揹着筐,牽着獵狗裝着打獵的樣子進了山,他不想讓任何人知道他的祕密,想要將洞中的財富全部獨佔。而筐中是鐵錘、鋼杵還有鑿子,是他鑿壁的工具。

從東方欲曉一直鑿到夕陽西下,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被他鑿出一個可容一人匍匐通過的孔洞。他將破布裹在樹枝上作爲火把,鑽進洞裏後,把火把點燃,藉着光往裏走,越走越寬敞,一排排碼放整齊的木箱出現在眼前。

這麼多的“寶藏”,幾輩子也用不完,他激動不已,將火把固定好,仔細看其中一個箱子,他看出上面有日本字,什麼意思他不知道。用鋼杵撬開箱蓋,撕開厚厚的兩層油紙後,嚇得他趕緊後退幾步,那竟是滿滿一箱手榴彈。

此刻他才意識到自己正身處一個危險的地方,他趕緊把火把拿遠一點。壯着膽子又撬開另外一個長條箱子,裏面全是裹着油紙的三八式步槍。

黃長海對槍支有研究,拿起一支步槍拉動槍栓,是好槍。他心想可以弄到一支好槍也沒白費辛苦。但轉念一想,不行,私藏軍火是大罪,弄不好要坐牢,保不齊要殺頭。思來想去,他趕緊離開山洞,將洞口蓋住後,跑回家中。天一亮直奔市區,將自己發現山洞的事報告了員警。

此事非同小可,員警一級一級往上報,最終南京警備司令部將此事彙報給9月初進駐南京的廖耀湘新編第六軍(簡稱新六軍)。新六軍派出一支小隊跟隨黃長海到了山洞,工兵將石壁拆除後,小隊進去查看,證實洞中全部是日式軍火。

這些軍火足足裝了六卡車,經查點,除了步槍和手榴彈外,還有四十挺機槍,十門小型炮。有幾個彈藥箱上標註有日本駐南京第六軍的番號。但問過之後,日本人拒不承認,因此沒人可以說出究竟是哪支日軍部隊藏匿的軍火。

隨後,新六軍派出部隊在南京近郊幾處山地進行全面搜索,結果在挹江門內西山地又發現一些物資,除了槍支彈藥之外,還有汽油、潤滑油等物,這些都是日軍在投降前藏匿的物資。

再說回那位發現了軍火的黃長海,鑑於其有功,特賞他一百塊銀元。一百塊銀元在當時屬於不小的數目,黃長海也算得償所願。

文章參考自民國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上海《申報》——“農戶進山狩獵,意外發現寶窟”一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