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有四象,蒼龍、朱雀、白虎、玄武。古有四靈,龍、鳳、龜、麟。其中都有龍。

十二生肖,今以辰配龍。放馬灘秦簡《日書》甲種以辰配蟲。睡虎地秦簡《日書》甲種辰位配獸缺,疑漏抄。孔家坡漢簡《日書》辰位配獸,釋文作“蟲”,但從照片看,應爲兩字,上字是蟲,下字從蟲,或許是“蟲蛇”二字。

三十六禽,龍與蛟、魚相配,三者皆水蟲。放馬灘秦簡《日書》乙種講鐘律配獸,其中有龍,有王蟲,未見蛟、魚。

出土文物

商周以來,龍被廣泛用於器物裝飾,特別是銅器和玉器。龍蛇類的動物,特點是能屈能伸,其造型可以適應各種器形。商周銅器,器腹、器耳、器座多用爬龍或臥龍爲裝飾,屬於舒身龍,盤類器物和C形玉飾多用卷尾龍。

1.蚌殼擺塑的“龍虎圖”〔圖7〕,河南濮陽西水坡遺址M45出土,所謂龍,是側視效果的舒身龍,頭上長角,長吻大嘴,四足有爪,長尾幾與身等,近似鱷魚。

2.彩繪蟠龍紋陶盤〔圖8〕,山西襄汾陶寺遺址出土,蟠龍紋在器底,一頭雙身,頭上有角,口吐信子,頭外尾內,花紋酷似環蛇屬(Bungarus)的毒蛇。商周時期的龍紋盤仍延續這一風格,但龍頭如果太大,則頭內尾外。

3.綠松石鑲嵌的龍形器〔圖9〕,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出土,器形爲俯視效果的舒身龍,方頭長尾,無足爪,近似蛇。

4.商代龍首觥〔圖10〕,山西石樓桃花者村商墓出土,器形紋飾以龍爲主,並有鱷魚紋。

5.西周龍首觥〔圖11〕,河南信陽溮河港出土。

6.西周銅爬龍〔圖12-1〕,陝西扶風海家村出土,個頭很大,頭上有棒槌角,背上有像龍鬣的扉棱,除有四肢,與商代甲骨文的龍字簡直一模一樣。

7.曾侯乙墓漆箱蓋〔圖13〕,以北斗居中,二十八宿環繞,左青龍,右白虎。商周卷尾龍,來源很古老。

C形玉器,以龍爲飾,新石器時代就有。如紅山玉龍分兩種,一種是所謂玉勾龍,器身有單孔,器形較大;一種是所謂玉豬龍,器身有單孔(偶爾有雙孔),器形較小。類似的玉龍,南方也有,一般無孔。這種玉龍一般沒有足爪。商周以來的C形玉龍,一般也沒有足爪,特點是龍頭有棒槌角。

商周時期的龍,有爪龍,多爲臥龍或爬龍,與器形有關;無爪龍,多爲卷尾龍,作螺旋形,也與器形有關。我理解,無爪龍作C形或螺旋形,只是爲了順應器形,並非模仿蠃蟲。

商周龍紋的基本特徵

商周時期,龍紋分很多種,其中使用最多的紋飾單元,是一個菱形加四個三角形,如上引器物的龍紋,其身尾花紋就多半採用這種花紋。這種花紋最像蟒蛇的花紋。我們不難發現,商代銅器上的蛇正是用這種花紋表現。

其次,身體細長的龍還常常用一種形如飛鳥的花紋(類似數字3)作身尾花紋,有時單獨使用,有時作前一種龍紋的花邊。此外,商周龍紋或有扉棱,扉棱多以T形缺口或T形陰線爲飾(有時在兩個T形飾之間還夾一個I形飾),如海家村銅爬龍的龍鬣就是用這種扉棱表示。這種扉棱裝飾,有時也被圖案化,用作第一種紋飾的外緣,如弗利爾龍紋盤的龍身和龍尾。

饕餮紋是商周龍紋的面部特寫

中國紋飾,有兩種動物紋最有傳統,一種是龍紋,一種是鳳紋。中國青銅時代,有兩種動物紋最重要,一種是饕餮紋,一種是鳳鳥紋。

饕餮紋最早出現於何時,學界也有爭論。有人把良渚、龍山和石家河的眼睛紋和人面紋說成饕餮的前身,把問題追到新石器時代,也有人把二里崗時期的獸面紋當作饕餮紋的源頭,但毫無疑問,商周時期纔是這種紋飾的鼎盛期。

饕餮是一種貪喫的猛獸,常被用來形容人的貪喫、貪婪。《呂氏春秋􀁵先識》:“周鼎著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報更也。”這話講得很清楚:第一,這種怪獸常被用來裝飾青銅器(如鼎);第二,它很貪喫,連人都喫,是一種食人怪獸;第三,饕餮紋是一種特寫,只突出臉的部分,省略其他。

世界各國,怪獸喫人,藝術常見。但商周饕餮紋,並不直接表現喫人,只是表現一張恐怖的臉。李澤厚稱爲“獰厲的美”。這張恐怖的臉,頭上長角,似人非人,似牛非牛,似羊非羊,讓人無所適從。出土文物中的動物形象,凡是說不清道不明者,多統稱爲獸,故饕餮紋也叫獸面紋。

獸面紋只是一種逃避爭論的說法。

龍紋和饕餮紋的後續發展

戰國以來,漢地與北方草原在藝術上存在廣泛交流,不可避免地受到歐亞草原甚至近東藝術的影響,但毫無疑問,我們的龍還是我們的龍,並非自外輸入。例如大雲山漢墓出土過一件鎏金鑲玉瑪瑙帶扣〔圖14〕,就是一件模仿草原帶扣,把漢地風格和草原風格雜糅在一起的精美藝術品。帶扣中間是一條大龍,鎏金的邊框是兩條小龍,這是漢地因素,但同時它又以若干鉤喙的鷹頭附於龍身和邊框,則是草原飾牌常見的風格。外來因素只是這些小鷹頭(草原格里芬)。

漢以來的龍紋,往往作側視的走龍,如陝西曆史博物館藏唐代鎏金鐵芯銅龍〔圖15〕和杭州西湖出土五代吳越國投龍〔圖16〕,有時還會加翅膀(古人叫應龍),乍看與辟邪有點像(辟邪是獅子的變形),特點是臉變長、身變細,彎彎曲曲,盤繞程度高,出現王符“三停”說的基本特徵。這種龍紋與商代西周的側視龍紋確實有一定區別,跟早期饕餮紋差距更大。但萬變不離其宗,我們從各種跡象看,它們還是表現同一種想象的動物。

饕餮紋的遺產是後世的獸面紋,如鋪首銜環和獸面瓦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