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卓然”這個名字可能很少有人知道,可他在我黨革命史以及新中國成立過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他參加了遵義會議,還在關鍵時刻站出來支持毛主席的正確路線。不僅如此,李卓然強烈抵制張國燾的分裂路線,還臨危受命率領西路軍殘部突圍。

然而,這樣一位英雄,卻在建國後“默默無聞”,很少出現在公衆面前。李卓然,原名李俊傑,1899年出生於湖南湘鄉縣山棗鎮洪塘村的一個普通農民家庭。青少年時期,李卓然就立志要報效國家。當時很多有志青年留學歐洲,李卓然也是如此,他於1919年前往法國、蘇聯留學。

1922年夏,李卓然加入了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中共黨員預備期),1923年冬轉爲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並任旅歐支部訓練幹事,成爲我黨最早期的黨員之一。留學歸來後,李卓然來到中央蘇區工作,那是1930年秋天。

也是在這一年,李卓然遇到毛主席。由於李卓然在蘇聯學過軍事,他來到中央蘇軍後,被派到紅軍總司令部任總部直屬隊黨總支書記。一天,毛主席從農村進行調查回到總部召開會議,李卓然也參加會議。毛主席聽說李卓然在法國、蘇聯留過學,就很熱情地歡迎他。

在之後的相處中,李卓然和毛主席建立了很好的私人關係,兩人成爲摯友。患難見真情,李卓然在毛主席被撤銷紅軍總政委後,多次前去看望他,這讓毛主席深受感動。更重要的事情還在後面,1933年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失利後,紅軍被迫長征。

紅軍長征開始後,指揮依舊混亂,直到遵義會議的召開。大家都知道,遵義會議是我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這次會議開始正式確立以毛主席爲代表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正確路線在我黨的領導地位。遵義會議上爭議依舊激烈,在最後投票環節,李卓然毫不猶豫地投了毛主席一票。

1936年10月底,紅三十軍、紅九軍、紅五軍依次渡黃河西進,即紅軍西征,當時李卓然擔任政治部主任。遺憾的是,西路軍以慘敗告終。不過,李卓然在紅軍西征中有很大貢獻,他去世後,國家媒體給他評價中有這樣一句話,“在形勢危急、條件極其惡劣的情況下,爲戰勝艱難險阻抵達新疆,保存一批革命骨幹,貢獻了力量。”

李卓然是1937年底歷經千辛萬苦回到延安,此後他歷任總政宣傳部長、陝甘寧邊區黨委宣傳部長、西北局宣傳部長、西北文化工作委員會書記、陝甘寧晉綏聯防軍政治部主任、西北軍區政治部主任等職。

當時李卓然受到指責,毛主席則鼓勵李卓然,“革命鬥爭中,有勝利也會有失敗,失敗是成功之母,要從西路軍的失敗中吸取血的教訓。我們中國革命的前途是偉大的,中國革命一定會最後勝利!”新中國成立後,李卓然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從1959年開始,李卓然已經不再分管具體工作。1989年11月9日,李卓然在北京病逝,享年90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