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從一鳴驚人到一落千丈,後半輩子活得如此落寞

原創 古代史 品讀古代史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字子厚,漢族,河東(現在山西芮城、運城一帶)人, 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稱“柳河東” “河東先生”,因官終柳州刺史,又稱“柳柳州”。柳宗元與韓愈並稱爲“韓柳”,與劉禹錫並稱“劉柳”,與王維、孟浩然、韋應物並稱“王孟韋柳”。

仕途順利

柳宗元年青時仕途比較順利,二十一歲考中進士。唐代規定,科舉選士後,必須再經吏部考試才能授以官職。貞元九年(公元793年)二月,柳宗元中進士。五月,父親柳鎮在長安過世了。按當時禮制,柳宗元得守喪三年。守喪後柳宗元連續二年參加吏部考試,二十六歲時考取了博學宏詞科,被授予集賢殿正字,這是一個校正圖書典籍的從九品上的小官。

職位雖卑,但畢竟是進入官場的開端,柳宗元對這一官職是比較在意的。他無論在給高伯祖柳渾寫行狀,還是書寫官樣文章,都要鄭重其事的寫上“集賢殿正字”的字樣,以示重視。

柳宗元在這個職位上待了二年。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柳宗元調藍田縣尉。藍田縣是長安附近的畿縣,也就是京城的直管縣。縣尉是一個“正九品下”的小官,管追捕盜賊等司法刑事。柳宗元做縣尉也待了兩年,可他並沒有到任,一直被京兆尹韋夏卿留在身邊做文書。

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柳宗元調回京城,做了監察御史裏行。監察御史是御史臺官員,裏行是見習的意思。監察御史的官位級別也不是很高,正八品上,但權力很大,凡朝廷內外,文武百官,都要接受其監察。官至監察御史,算是步入上層社會的官場生活。

永貞革新

永貞革新是今人的提法,歷史上稱“二王八司馬事件”。所謂革新,從字面說是指革除舊的,創造新的。作爲政治運動,是講除舊弊,立新政。這件事牽扯到當時祖孫三代皇帝。

德宗弊政是起因,這史家早有評說。唐德宗在位二十六年,在唐朝也算居皇位比較久的帝王。可德宗後期多弊政,《新唐書?憲宗本紀》批評唐滅亡是德宗所遺禍患造成的。按照宋代範祖禹《唐鑑》的說法,德宗大弊有三:一是姑息藩鎮;二是委任宦者;三是聚斂貨財。前兩項我們在第一講已經簡要論說過。至於聚斂貨財,德宗所用的花樣,在歷史上是少見的。德宗設宮市,名義上是替皇帝採買東西,實際是直接向老百姓搶奪財物。

左遷永柳

永貞革新失敗後,9月,柳宗元被貶爲邵州刺史,11月,在赴任途中,柳宗元被加貶爲永州司馬。(王叔文政治集團的其他人也被貶爲遠州的司馬,後稱“二王八司馬”。)到職後的柳宗元暫居在龍興寺。經過半年,柳宗元的母親因病去世。

815年,柳宗元離開永州,生活在永州的10年中,柳宗元在哲學、政治、歷史、文學等方面進行鑽研,並遊歷永州山水,結交當地士子和閒人,他寫下《永州八記》(《柳河東全集》的540多篇詩文中有317篇創作於永州)。

815年(元和十年)1月, 柳宗元接到詔書,要他立即回京。2月,經過一個多月的跋涉,柳宗元回到了長安。在長安,柳宗元沒有受到重用,由於武元衡等人的仇視,不同意重新啓用。3月14日,柳宗元被改貶爲柳州刺史。3月底,柳宗元從長安出發,赴柳州,六月二七日抵達。819年(元和十四年),憲宗實行大赦,憲宗在裴度的說服下,敕召柳宗元回京。十一月初八,柳宗元在柳州因病去世。享年47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