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镜晓娴

    坚毅品格,在对的地方是新生,错的地方是毁灭

    你有没有见过这样的人呢?写作坚持日更两三年,却没什么收获。

    我就见过很多,不仅仅是写作,还有阅读了几年的,上了几年课程花了十万的等等。这些努力的伙伴,眼睁睁的看着少数努力的人平步青云,自己却原地踏步,然后就越来越焦虑和崩溃,甚至怀疑读书和学习到底有没有用?同样是努力,为什么会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

    一个人能够在一件事上,没有回报的基础上做两三年,可以说算得上是拥有坚毅品格的人。但这种坚毅却不是真正的坚毅,而是一种执着。在《坚毅》这本书中,把这种毅力叫做坏的坚毅,但我个人认为,坏的不是坚毅本身,而是坚毅背后的目标价值。

    说到目标,永远都是做任何事情成功的先决条件。在我写过的几百篇书评中,曾多次提到过目标。因为目标属于底层逻辑思维,也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底层逻辑。如果一个人无法设定正确的目标,有价值的目标,那么,即便他拥有再坚毅的品格,人生结局可能都不会太理想。

    坚毅用在对的地方,才是新生。而在错的地方,坚毅可能给你带来的就是毁灭了。所以,我们既要让自己拥有坚毅的品格,又要培养自己设定目标的能力,同时还要有提升价值的判断能力。

    这三者同时具备的时候,你的人生想不成功也挺难的。那具体需要怎么做,才能三者兼备呢?

    坚毅中拥有这9大标志,你的坚持才会有回报

    在传统认知中,我从未想过坚毅还分好坏。

    但《坚毅》书中写到:“真正的坚毅:充满热情地追求艰难的目标,激励人们变得更优秀;情感上更丰盈,勇于承担风险,过上他们最好的生活。而虚假的坚毅、倔强的坚毅、自恋的坚毅都不是真正的坚毅。”

    比如,制假造假、明知山有虎却向虎山行、无知自信等等,在这种状态下保持坚毅的品格,要么不是犯罪,就是失去荣誉,甚至还会丢了性命。而所有坏的坚毅,基本上都是无效目标或糟糕的目标而导致的,部分还可能是没有目标而导致的。

    一个人能否成功,坚毅品格的确很重要,但对人生有推动成功作用的坚毅,一般必须要拥有9大标志。它们分别是:与他人建立积极的关系、心怀希望、谦卑、自信、给予而不是索取、适度的专注、顽强、从失败中学习、真诚而踏实的成长心态。

    《坚毅》的作者是首批积极心理学硕士之一卡洛琳·亚当斯·米勒。米勒女士一直在研究成瘾性、幸福和成功这个领域。多年研究证实,正确的坚毅,能够帮助人们扭转毫无热情的生活状态,提升幸福感,培养一个人的耐心,最终能让一个人找到人生目标和意义,以及自己未来最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拥有正确的坚毅,我们首先得更新坚毅认知系统,还要培养自己设定目标的能力,和培养对生活的热情和耐心。做到这些其实并不容易,但好在《坚毅》这本书用了最简单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

    在纸上回答7个问题,找到你的未来理想人生

    既然坚毅有好坏,那什么决定了坚毅的好坏呢?文章开头我们就说,坚毅本身并不分好坏,而取决于坚毅好坏的,是坚毅背后的这个人。这个人的价值观、认知、选择能力,决定了坚毅是把生命推向成功,还是推进地狱。

    那是什么决定了一个人的价值观、认知和选择能力呢?这个问题在我写文章的时候多次提到,就是你要拥有完善的底层思维知识体系,以及要提升你的底层能力。

    上过我阅读技巧课的学员都知道,建立底层思维知识体系通过阅读就可以,但底层能力是哪些呢?

    底层能力一般分为3个,第一个就是透过表象看本质的能力第二个是设定目标能力;第三个是执行力。

    这三种基础能力决定了一个人的选择能力,因为有了目标和看透表象的能力,就知道每一件事情,是不是能帮助自己的人生走向成功。

    关于这三种能力,虽然我们一篇文章解决不了,但《坚毅》这本书中可以帮助我们,提升设定目标的能力,而且方法非常简单,你只需要回答7个问题。

    第1个问题,你想要追求的梦想是什么?假如你还没有开始追求,你知道自己将来会因此而后悔的梦想是什么?

    通过回答梦想的问题,基本就能了解一个人的收入状态。一般都能明确清晰的说出梦想的人,收入大都不会太低。而说不出来的,大部分都处于生存状态,甚至还会焦虑和迷茫。

    因为梦想就是一个人的人生目标,没了目标,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但仅凭这个问题,不可能就帮助你找到梦想,你还需要通过做具体的事情,来验证自己的梦想是不是靠谱可行的。梦想从本质上来讲,它不是想出来的,而是试出来的。

    第2个问题,你醒来后想着的是什么?

    我每天早上醒来睁眼的第一件事,想着的就是写书评和写阅读训练营的课程,以及学习各种互联网营销方法,忙好这些我才会去公司上班。

    在我心里,我做公司是一份责任和义务。而对阅读教育事业的热情,早已超过了做公司。我想未来,我一定会找一个职业经理人,或是吸纳一个新股东来替我管理公司,我就全身心投入到阅读教育中来。

    所以,早上醒来就想着的事情,一定是因为热爱和梦想,这样的事情才能点燃我们身体的激情,创造奇迹,帮助我们走向人生巅峰。如果早上醒来你不知道该做什么,想做什么,就说明你要么没有目标,要么目标无效。

    第3个问题,你做过最难的事情是什么,又是如何成功的?

    每个人都应该经历过比较难处理的问题,但最终我们还是挺过来了。为什么要去回想自己做过的最

    难的事情呢?目的就是在于当我们再次选择做事情的时候,很多人怕难、怕做不好。但如果你能知道自己具备做好艰难事情的能力,当下你就会更有勇气,没有顾虑的开始启动新的目标或新的人生。

    书中还有个问题,什么时候是你走出舒适区的最佳时机?我想用种一棵树最好的时机是十年前,其次是当下这句话来回答。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潜质,无非是担心结果不是自己所期望的那样。

    但我们想一下,即便我们做不到目标的10分,做五分对你的人生影响是好的还是坏的呢?如果是好的,哪怕只做了1分又有什么关系?

    比如我们读书会的会长目标是3年月入5万+,但如果3年你没做到月入5万+,只做到了3万多,这结果对一个人而言,又有什么不好呢?所以,人怕的不是麻烦和困难,也不是不会,而是怕做不好,但做不好也比不做要好数倍。

    第4个问题,什么人希望你获得成功?

    以前我听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还真的找不到答案。我在做企业的时候,除了家人,我真的不知道谁希望我成功,甚至我都不敢确定员工内心是否希望我成功。

    因为无论朋友或员工,当时我聚焦的是利益,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如果没有了利益关系,你的成功跟别人一点关系都没有。

    但现在我却有底气说,我读书会的学员和会长们,他们都希望我成功。因为我们的价值观是帮助尽可能多的人,通过阅读改变命运,最后还会在每个会长的家乡建立公益图书馆。

    这虽然是我的一个事业,却是利他,利社会、甚至有利于世界的事情,已经不是单纯的利益关系了。

    所以,这个问题的本质,问的是你这个人的价值,和你做的事情的价值,而不是你个人成功与否。

    第5个问题,你最重要的优势是什么?在什么地方优势最有竞争力?

    有80%的人之所以没有成功,多数原因都是在无意识状态下,用自己的劣势去跟人家的优势竞争,你说你用短板跟人家长板干,怎么能赢?

    我们做一件事情,去设定一个目标,一定要在自己的能力圈里去跟别人竞争。学习可以在舒适圈外,但做事需要在舒适圈内。而且你必须要找到,什么地方你的舒适圈里面的能力,是具有竞争力的。

    找到具有竞争力的领域,这个目标才能让你发挥自己的潜能。这个时候的你,才有可能是最好的自己。

    第6个问题,你将来可能的最好的自己是什么样子的?

    第六个问题可能很多人都没有方向,甚至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其实早些年我也没想过,直到我做了阅读教育,我才越来越清楚自己未来会变成什么样子,成为什么人。

    正在阅读的你,你也可以问问自己,未来5年后的你,10年后的你,你认为自己最好的样子会是什么样的?这就是你的中长期人生目标。但有太多人喜欢聚焦一年,甚至几个月几天的,这就是失败的最根本原因。

    第7个问题,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你必须克服什么样的障碍。

    最后一个问题是为了帮助你搞清楚要实现目标,会遇见哪些障碍,当下你最需要做的是什么事情。我们做一件事情,如果发现很有价值,也跟自己的人生价值观相符,但发现不在能力圈里,这个时候你就需要从学习开始,而不是从创业开始。

    一边学习一边做事,一边掌握专业知识,提升专业能力,最后才是你独立的时候。

    大脑活在未来,身体活在当下,才能与时俱进成就未来

    所有成功人士几乎都具备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让大脑活在未来,身体却活在当下。

    我们什么时候,才会坚定不移的去做一件事情?就是无条件信任未来这个事情一定是好的,有价值,且收益巨大的,我们会坚持做下去。

    在我们学会设定目标后,更重要的是通过培养坚毅的品格,一直持续的做你选择的事情,且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我们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但不管目标最终是不是能够跟我们预期一样,只要我们去做了,这件事情是对的,目标也是有价值的,无论做到预期的多少百分比,它都是一个让你成长的过程,甚至对你的家庭、社会都有正向反馈的价值。

    所以,但问耕耘不问收获,最终你的人生定会走向春华秋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