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充分認清當前小型經營性場所和農村消防安全面臨的嚴峻形勢,貴州省安順市關嶺自治縣結合城鄉社區消防安全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實際,在全縣全面推行消防安全網格化服務“街長制”管理工作,精準服務社區和農村消防安全工作。

一、制定“兩項機制”。安順市關嶺自治縣在開展消防“街長”工作中,一是完善領導主體責任機制,由縣政法委和縣安委會牽頭,各鄉鎮、街道下發消防“街長”任命文件,將消防安全網格化服務“街長制”管理工作作爲創新社會治理和服務民生髮展的重要舉措,通過任命文件明確消防“街長”工作職責和相關政策,並建立健全督導檢查考評等機制,將消防安全“街長制”管理工作做爲日常基礎性工作之一,和其他工作同部署、同落實、同考覈。 二是完善消防安全管控機制。全縣8鎮1鄉、4街道、274名社區村居委會主任、書記明確爲消防“街長”,深入社區和農村小型經營性場所進行摸排,全部街道、鄉鎮均成立消防“街長”工作羣,由縣消防救援大隊通過微信指導消防“街長”落實消防安全工作,推動形成嚴密的消防安全管控網絡,防止出現安全死角,有效提升了管理力度。

二、採取“四大舉措”。一是面向社會公佈。建立健全消防安全“街長”信息檔案,各鄉鎮、街道辦事處每條街道在櫥窗、戶外廣告欄等醒目位置張掛“街長”公示牌,向本街道羣衆、單位公佈“街長”照片、姓名、聯繫電話等情況;按照“一街一長、一長一檔”的要求建立臺賬和微信羣,並向縣平安辦、安委辦、消委辦上報臺賬備案;二是夯實網格監管,強化消防監督工作。針對轄區火災特點,消防“街長”廣泛開展以社區和農村小型經營性場所消防安全爲主要內容的摸排檢查。主要對網格內的居民小區、沿街門店、家庭式作坊等小單位、小場所開展消防隱患大排查工作,並填寫《小型生產經營場所消防安全排查整治表》,對村民自建房、鄉鎮集體、扶貧車間、個體企業,督促他們開展消防安全自查,切實消除火災隱患。三是加強消防宣傳。根據各鄉鎮、街道產業和人羣特點,有重點的深入小醫院、小商店、小餐飲場所、小旅館、小歌舞娛樂場所、小網吧、小美容洗浴場所、小生產加工企業等開展有針對性的消防宣傳,利用LED屏和公衆號鏈接等播放農村火災和小型經營性場所火災的警示教育片,“街長”通過微信羣定期通報典型火災,發佈通知公告,開展宣傳教育,對檢查發現的典型火災隱患和違法行爲,聯合縣消防救援大隊通過張貼通告、設置消防宣傳櫥窗(標牌)等方式開展曝光,督促單位或個人整改。四是設立預警制度。在該縣消防大隊的組織和指導下,各鄉鎮、街道“街長”對消防安全現狀定期進行分析、研判,對違規存儲使用易燃易爆危險品、生產經營儲存住宿“三合一”、私拉亂接電氣線路、電動自行車違規停放充電、堵塞佔用消防通道、違法設置羣租房、設置影響疏散逃生的鐵柵欄等較爲普遍和突出的隱患問題,有針對性地向重點場所、重點人羣發送一般預警提示,並在在重大事件、重要節日和專項活動期間,投送重要預警提示。

消防安全“街長”制工作開展以來,關嶺縣消防救援大隊共開展“街長”培訓14次,利用LED屏和公衆號鏈接等播放火災警示教育片36次,消防“街長”對社區和農村小型經營性場所開展消防檢查1658家、次,發送一般預警提示400餘條,發現火災隱患312處,督促整改284處,消防“街長”還將未能及時整改的情況及時上報關嶺縣消防救援大隊,由大隊監督員到場指導具體整改措施。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作爲最基層、最貼近百姓生活的消防“街長”,他們熟悉掌握本街道單位場所底數,按照消防“街長”管理的要求,定期開展檢查巡查和宣傳教育;及時發送預警提示,助推了關嶺縣三級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再升級,促進了全縣安全係數再提升。(黃朝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