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是“纸老虎”的说法,只是一种比拟,通常是战略上的一种“藐视”。说的再直白点,那就是“思想”层面的。意即不要被它吓得“不能动弹”。实际上与“实力”无关。

客观的解读就是:美国是个具有真老虎实力的“假老虎”。它吓唬“人”,但却很少“吃人”。当然,这个“人”,特指“其他国家”。

国家的“概念”,通常是指山川河流以及“山川河流上”的人。这就是“国家”的标配。故,山川河流及人是国家的两大“要素”。而且是“缺一不可”。

比如说以色列。犹太人曾在世界上游荡了两千多年,犹太人也是世界上公认的“智慧民族”之一。然而,直到1948年5月14日,犹太人才有了自己的国家。而犹太人有了“国家”的表现形式就是有了“一小片”自己的山川河流。

一个国家呈现在世人面前的主要有两种“形态”。一是这个国家的“思想”。另一个就是这个国家的“行为方式”。这两种“形态”也就决定了这个国家在世人眼中的“形象”和“口碑”。也就形成了各自的“特征”。

对于一个国家的“思想”及“行为方式”的特征,有人曾将美国与沙俄进行了对比,并形象的总结了这两个国家的“特征”。

首先,美国及沙俄都有“霸权”的思维定式,这是共性。而不同之处就在于:美国通过自认为“普世”的意识形态以及“实力”,“改造”被占领国,使其按照美国的逻辑运行。而沙俄则以“自我”的思维逻辑,以“实力”(特指武力)手段,完全“吞并”一片土地。至于这片土地上的“人”,要么必须“绝对服从”沙俄的意志,要么“只留下这片土地”。

通常情况下,在打败或占领一个国家后,美国会以自己的“价值观”给被占领国制定一整套运行机制,毫无疑问,这种“运行机制”体现了美国人的思想体系。目的就在于改造被占领国人们的思想。然后,美国甚至会给被占领国提供资金,技术等层面上的支持,使“被占领国”的经济有个长期发展,美国自然也就可以“源源不断”的获益,俗称“剪羊毛”。美国对日本及德国就是采用了这种方式。

而沙俄则体现了另一种形态。沙俄从一个小莫斯科公国发展成为了后来世界上第一国土面积的大国,其历史就是一部对土地的“特别钟爱”史。沙俄的思维方式就是“土地第一”,因为,它们的思想体系中,土地是“永恒”的,而“人”是动态的。所以,在沙俄国土不断扩充的情况下,人口却并未见显著增长。

对美国及沙俄的历史及行为方式的比较,有专家及学者较为形象的形容了二者的“差别”。认为美国人有天然的“改造欲”,注重的是美国自己的“绵延利益”。而沙俄则具有“基因式”的“征服欲”。注重的是“一劳永逸”的“土地及资源利益”。当然,也有吃瓜群众将其形容为“一个吐‘骨头’,另一个连‘骨头’也不吐”。

谈到“吐骨头”的问题,讲一个历史故事来“佐证”。曾经,有八个国家联合起来欺负一个积弱积贫的古老国家,并迫使这个国家的无能政府签署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包括“赔偿协定”。这八个国家中的其中一个国家在拿到这笔“赔款”后并没有用于自己国家的消费,而是将这批款项用于了这个“积弱积贫”国家的教育及医疗基础的建设,目的是为了“改造”这个积弱积贫国家人民的“思想”,直白的说就是另一种形式的“征服”。而这个意欲改造别人的国家就是“美国”。当然,美国至今为止也没有“成功”。

美国这种“变相征服”的改造模式,有成功的例子,比如对日本及德国的“改造”。当然也有失败的“案例”,比如对阿富汗及伊拉克的军事占领及改造就没有“成功”。

美国分别于2001年和2003年发动了阿富汗及伊拉克这两场战争。然而,在阿富汗战争中,美国在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后,依然没能征服塔利班,不得不于今年2月29日与塔利班签署了《和平协议》。也就是说,既未完全占领阿富汗,也并没能将阿富汗改造成具有美国希望的那类国家。

美国虽然在伊拉克战争中取得了胜利,但在“改造伊拉克”的问题上,虽然不能说是完全失败,但起码说是“不成功”的。因为,美国在2010年8月31日正式撤出作战部队后,伊斯兰国这个恐怖组织“异军突起”,并对伊拉克及中东地区造成了巨大的损害。而且,伊拉克国内库尔德人问题,什叶派与逊尼派的矛盾问题依然没有彻底解决,美国帮助伊拉克设计的政体模式所产生的政权也正在要求美军全部撤出伊拉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美国也算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拥有如此强大的军力,却无法像沙俄那样“征服”一个国家,也可以说“佐证”了美国的“纸老虎”定位。

之所以说美国是个“纸老虎”,有如下几个因素。一是美国人逻辑中,“改造”别人是它的第一选项。二是美国国内对美国政府的制衡力量是多角度和多层次的。比如,美国的立法机构,司法系统,以及社会舆论及媒体对美国政府都有牵制作用,使美国政府不敢也不能去对别的国家实行完全的“屠戮”及“征服”行动。三是美国政府忌惮美国民众手中的选票,使美国在军事行动中不能死伤太多人,不然的话,美国政府的政权将“不保”。鉴于此,在打仗之前,美国会特别“谨慎”,打仗过程中,如果伤亡人数过多的话,美国就不敢打了!那时,美国就会谋求与对手“妥协”,这也就形成了美国人很怕死的印象。据此,则有人认为美国就是个“纸老虎”。

综合分析,美国的“纸老虎”形象是战略层面的,而非实力层面。若论实力,美国还是非常强大的。比如,美国2019年的GDP为21.43万亿美元,约占世界总GDP的四分之一。美国有着美元体系这个优势,美国的教育及科技也是世界领先。在军事上,美国的军费开支为7000亿美元以上,排在世界第一位,美国有11艘核动力航母及各种舰艇配备齐全的战斗群,常规军力也是世界第一。美国同时还拥有先进的“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在150多个国家或地区有376个军事基地及驻军,2个小时内可以到达世界任何“有事区域”。所以,单论实力的话,目前的世界仍然无出其右者。

尽管美国的“实力超群”,但美国的“掣肘”也不少。国内党派,媒体,舆情的制约,三权分立制度的制衡,战略上的担忧等,都是美国不敢“过度”使用武力的因素。比如说伊朗及委内瑞拉问题,若以军力而论,美国打下这两个国家都不是太难的事情。但美国却始终“缩手缩脚”。原因就在于美国有“三怕”。一怕美国会陷入战争泥潭。二怕死人太多不能被国内接受。三怕陷入泥潭后会被真正的战略对手“占利”。所以,美国总是给人“畏首畏尾”的感觉。

从逻辑思维层面来说,美国是个“利益至上主义”国家。通常都是在确保自己的利益受损最小时才会采取行动。比如,除了对极少数国家会动用武力解决问题外,对一些比较大的国家,美国通常都会使用价值观(人权),话语权(政治)以及制裁(经济)这“三板斧”。在这“三板斧”仍然不能“奏效”的情况下,美国往往就会寻求“妥协”了。所以,只要“撑住”美国的“三板斧”,美国也就会“偃旗息鼓”了!所以,人们据此总结说美国其实是个“纸老虎”。

从底线角度来说,尽管美国常常会表现出“贪生怕死”的一面,但它毕竟是有实力的“自私国家”。如果美国人研判它的根本利益可能会受到严重损失时,它也可能会露出“不惜一切代价”的狰狞及可怕的一面。比如在珍珠港事件后,比如在二战末期对日本投掷的那两颗原子弹,比如在1962年发生的那场导弹危机中。

客观的说,从实力而言,美国是个“真老虎”。而从战略上来说,当美国认为“得不偿失”时,为了自己的最根本利益,美国又往往会“妥协”。所以,说其是“纸老虎”,也有一定的道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