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關西,天氣酷熱。而在民勤,農戶們對電商的熱情,也像這天氣一樣火熱。

民勤縣收成鄉程家莊建檔立卡貧困戶張育林,是一名普通的瓜農,就在今年,他藉助電商平臺,在蜜瓜上市僅僅一週的時間就達到了1萬斤以上的銷量。

辛勤瓜農靠天喫飯 銷售轉型升級勢在必行

張育林所在的民勤縣,是甘肅省武威市下轄縣,地處河西走廊東北部,東西北三面均被騰格里和巴丹吉林沙漠包圍,荒漠化佔全境面積90.34%。風沙的侵蝕和水資源的匱乏是民勤縣面臨的主要問題,限制着地方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每天陪伴張育林的除了炎熱的天氣,只有間或的沙塵暴、枯萎的植被和有些沙化的草場。

幸運的是,看似環境惡劣的民勤縣,卻有着“瓜鄉”之美稱。由於地近沙漠,晝夜溫差大,使民勤蜜瓜富含糖分,瓜肉淡綠且呈半透明狀,格外惹眼誘人。民勤蜜瓜種植歷史長達50多年,種植面積15萬畝,是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爲了守護自己的家鄉,當地不少農戶種植梭梭樹,民勤蜜瓜等農作物,不僅防風固沙,還帶來了經濟效益。

過去由於家人患有疾病,家裏的開銷全靠張育林一人,生活過得十分拮据。這些年,在鄉村幹部的積極幫助下張育林發展起了蜜瓜種植業。但他的種瓜之路也並非一帆風順,由於三面環沙,民勤交通運輸較爲困難。民勤蜜瓜銷售主要依賴中間商,這種傳統的銷售模式導致民勤蜜瓜終端市場價挺高,但產地收購價卻很低。“種瓜這麼多年了,把瓜看的跟自家娃似的,生怕它們出什麼岔子!”不過對於農產品而言,種得好並不一定賣的好,甚至往往豐收了,反而不好賣。

民勤搭京喜電商快車 爲扶貧助農提速增效

近幾年,在民勤政府的引導下,民勤蜜瓜產業搭上了電商的快車,民勤蜜瓜的銷量和價格,都有了質的提升。民勤蜜瓜的收購價從2017年的約0.45元/斤上升至2019年的1元/斤,大量的種植農戶因此受益。民勤縣也完成了脫貧摘帽,2018年10月退出貧困縣序列。

越來越多的種植戶積極參加各種培訓,學習電商知識,張育林也是其中一位。得益於電商平臺的流量曝光以及強大的供應鏈,今年民勤蜜瓜上市僅僅一週的時間,張育林的線上銷量就達到了1萬斤以上。

“這在過去是不可能的,想都不敢想。”張育林說。超過批發模式的銷量和零售的價格,讓張育林的收入能翻好幾倍。

爲了進一步推動民勤蜜瓜產業數字化進程,7月27日,京東旗下社交電商平臺京喜與甘肅民勤蜜瓜產業帶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共建“京喜&民勤蜜瓜產業戰略合作示範基地”,助力當地農戶和商家拓展新興市場銷售渠道,並以“京喜產業帶廠直優品計劃-產地直髮政策”賦能加持,助推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

京喜此次推出產地直髮政策,通過地方政府合作、運營賦能、定產包銷、平臺營銷賦能、創建產業帶直播新生態、數字產業帶新基建供應鏈等多種舉措,全面推進本地農產品原產地打造新型數字化產業帶。

此外,京喜通過包銷的方式採購超1000噸民勤蜜瓜,同時藉助京喜助農合夥人模式,民勤當地農戶能夠快速將應季蜜瓜銷售出去,進而減少庫存積壓難題。

民勤與京喜的合作,可以說爲貧困地區農特產品的流通變革起到了示範作用。一方面,京喜聯合了當地有電商運營經驗的機構或商家,鏈接產業帶當地農戶和農品,實現去除農產品中間流通環節,打通從產到銷的最短銷售鏈路,另一方面通過依託於京喜佈局在全國的150個產業帶和源產地直採的惠捷供應鏈,用扶農創收模式,在供應鏈基礎上助農扶貧,藉助數字化供應鏈迅速將民勤農戶手中的蜜瓜銷往全國,解決農戶所面臨的供應相關難題。

有了京喜的進一步助力,張育林對家鄉的特色農產品走出民勤,走向全國各地有着十足的信心。在他的心裏,把這些瓜種的飽滿結實是自己的終極任務,而給他們賣個好價錢就是給家人和自己的家鄉最好的交代。

農產品的流通變革,直接關係到千萬像張育林一樣的農戶們的收入,涉及數億消費者的基本生活。一頭連着千家萬戶,一頭連着田間地頭,像京喜這樣的電商平臺有如往返於兩地的財富快車,在爲廣大消費者提供物美價廉的源頭好貨的同時,也提升了當地農產品的知名度,推動農民增收、農業增效。未來,在民勤,乃至全國各地,會有越來越多的農戶加入到電商的隊伍之中,而作爲農產品上行頭部平臺的京喜,也將會不斷完善支持農產品上行的舉措,進一步改善農戶生活,促進我國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不斷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