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入二伏天,连着两天夜里都下雨,因此天气可凉快了,于是就想在厨房做点什么。

搅团是一种西北的农家饭,我一个地道的江南人没吃过正宗的搅团。知道搅团这个名词是在贾平凹的《极花》里读到的,黄灿灿的玉米面糊糊浇上红亮的油醋水,青翠的葱花,可谓色香味俱全。不自觉地口舌生津,忍不住跟着贾老的笔触动手做一碗来感受下。

搅团根据主要用料不同,有荞面搅团、玉米搅团和洋芋搅团。在西北,有一种说法:谁家娶的媳妇贤不贤惠,就看看她打的搅团光不光,筋道不筋道。可见搅团是西北家家都会做,地地道道的特色小吃。

搅团的做法单一,吃法却有多种,盛一碗搅团浇入汤水的吃法叫“水围城”。还有“漂鱼儿”是将滚烫的搅团从漏勺的洞眼里滤入凉水中拉成的线,再用笊篱捞到碗里,之后再浇汤水,放些油泼辣子。也可把搅团放凉了切小块,加佐料拌匀了食用。

搅团香是香,尤其是那汤水的滋味酸爽开胃,但不耐饥,被称为“哄上坡”,意思是吃得再饱,从坡下走到坡上肚子就饿了。所以农忙时不吃搅团,只有下雨天闲着没事,嘴馋了,就做搅团来吃。就像今儿下了雨的凉快的伏天最适合了。

西北搅团

贾老笔下的搅团是用玉米面来做的,可凉吃也可热吃,无论是炎热的盛夏还是寒气逼人的严冬,来上一碗清凉或是热气腾腾的搅团,都会让你神清气爽,回味无穷。

▽ 食材清单

玉米面1小碗,面粉1/3小碗,清水7小碗,花生油1勺,香醋2勺,蒜2瓣,生姜1小块,新鲜红小米辣1个,生抽2勺,黄豆酱1勺,盐,黑胡椒,小茴香各少许,葱1根

▽ 制作步骤:

1、和面,量一小碗玉米面倒入大碗中,加入同样的一小碗冷水搅成糊,不能稠,也不能太稀,水面比例1:1比较合适,用筷子一蘸提起来能吊起线就可以

2、 用量玉米面同样的小碗量6碗清水入锅里,烧至似开非开的状态,水面平静,但底下已冒泡

3、将玉米面糊糊倒进锅里,边倒边用擀面杖向一个方向搅,不断地搅

4、一只手拿擀面杖不停地搅,另一只手直接抓面粉往锅里撒,要撒均匀。我用手撒了1把面粉后换用面粉筛轻轻地一点点往锅里筛面粉,擀面杖一直不停地搅,筛下来的面粉比撒更均匀,面粉更松散,很好搅匀,不容易起粉疙瘩。

5、擀面杖不能停,要一直顺着一个方向搅,直到锅里面糊起泡,最后是气泡噗噗地响,泡破了又溅开

6、这时转用小火,还是要一直顺一个方向搅,煮到把擀面杖插在面糊里能立起来一两秒钟就可以关火,盖上锅盖焖一会

7、另起炒锅烧热加油,下入葱、姜、蒜、辣椒圈炒出香味

8、加入生抽,激出酱香味

9、倒入开水,再加入少许黄豆酱,小茴香,盐,磨入黑胡椒,搅匀关火,加入醋,醋的量可以适当多点,有酸味更鲜爽

10、取碗,盛入搅团,再浇入汤水浸过搅团,不用搅拌,这种吃法便是水围城,吃时用筷子沿碗边刮一小块搅团入嘴吃,再喝一口汤。吃搅团不能太慢也不能太快,慢了会从嘴边掉下吃不进嘴里,快了又会烫嘴,据说吃搅团不用嚼那才叫好吃。我则是让它晾一会,不烫不凉时,刮一块吸溜进嘴,再一口汤,搅团就顺下肚里了。

▽ Tips

量玉米面,面粉及水都用同样大小的小碗,面粉慢慢一点点地撒入,家里有其它杂粮面也可以往锅里撒,可以交替着撒一下面粉,再撒一下杂粮面。

搅团要做得好吃,就要舍得力气搅,不停地搅上几百上千下,搅越多,做出来的搅团就会越劲道。

做搅团的锅要用锅壁厚实些的受热更均匀,厚底的不锈钢锅,炒锅都可以。

感谢大家耐心地阅读!我是媚娘,喜欢吃素餐,喜欢下厨为家人做汤羹,爱分享美食做法的煮妇,不断更新原创食谱的写作者,喜欢我的请点赞、加关注哦!谢谢!每一篇图文都是我的原创作品,严禁搬运及盗图,作者保留追究侵权责任的权利!

#7月吃什么##健康乐享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