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清華金融評論》2020年6月刊,原題《姚前:新冠肺炎疫情與數字基礎設施建設》 作者:中國證監會科技監管局局長 姚前

導語

爲對沖經濟下行風險,近期中央提出要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並提出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正上升爲國家發展戰略。本文指出,數字資產基礎設施是準公共產品,具有非排他性、非競爭性和正外部性,同時又具有高度的技術性和創新性,須依靠大衆創新,並競爭擇優,同時治理要寬嚴相濟,建設要激勵相容。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社交隔離凸顯了非接觸式技術的重要性,在線辦公、視頻會議、網上授課、網上支付等蓬勃發展,信息基礎設施有效支撐了疫情期間社會經濟秩序的正常運行。爲對沖經濟下行風險,近期中央提出要加快第五代移動通信(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並提出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正上升爲國家發展戰略。

數據要素與數字基礎設施

當前我國正處於由依靠人力、資本、土地等生產要素投入向全要素生產率驅動轉變的關鍵時期。數據與技術成爲新時代經濟增長的關鍵動能。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技術的重要性已深入人心。數據成爲生產要素則是伴隨經濟形態數字化而發生的最具時代特徵的變化。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構建以數據爲關鍵要素的數字經濟。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首次將數據增列爲生產要素,近期《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的體制機制的意見》提出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的三項具體措施。

數據要成爲可交易、可定價的生產要素,首先要確權,即數據產權歸誰所有,數據主體抑或數據控制者。許多國家立法規定數據主體享有知情同意權、訪問權、拒絕權、可攜權、刪除權(被遺忘權)、更正權、持續控制權等多項權利,重在強調對個人數據的保護。個人數據是指可被直接識別或間接識別的個人信息。如果通過匿名化技術,將可識別的個人數據脫敏爲不可識別,數據控制者則可在保障數據主體權利的同時開展數據的商業應用。因此,數據脫敏是數據確權的關鍵一步。其次要開展數據的“採、存、算、管、用”。更確切地說,只有經過採集、加工、處理、挖掘、分析之後的數據產品纔是商品。從經濟學角度看,數據本身不具有天然的商品屬性。數據可無限複製,不具備稀缺性,邊際成本爲零,因此理論價格爲零;也因爲可複製,數據難以確權。有了勞動、資源和技術投入,數據價值才能真正體現出來,才能在要素市場中定價和交易。此外,數據的價值挖掘具有規模經濟和範圍經濟。盲人摸象雖然片面,但彙集一塊卻可能給出全息畫“象”。數據越多,蘊含的價值越高。因此要將數據變爲生產要素,既要保護主體權利,又要提倡開放共享,同時還要着力開展數據的清洗匯聚、計算存儲、治理開發、分析挖掘等活動。

這一切都離不開數字基礎設施。數字基礎設施尚沒有統一定義。我們更願意將X86微處理器架構、標準化操作系統、關係數據庫、大容量存儲系統、內聯網、萬維網等傳統基礎設施稱爲信息基礎設施。它們起於20世紀末,發展於21世紀初,構成了現代互聯網的基石。數字基礎設施則更多指近幾年蓬勃發展的智能芯片、智能終端、智能機器人、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簡稱IoT)、5G、雲計算、大數據中心、軟件定義網絡(Software Defined Network,簡稱SDN )、 區塊鏈 、人工智能等以先進數字技術爲核心的基礎設施,它們旨在支持海量數據的生成、流通、計算、存儲與應用。

比如,圖形處理器(Graphic Processing Unit,簡稱GPU)、人工智能的專用集成電路(Artificial Intelligence-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簡稱AI-ASIC)、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簡稱FPGA)等智能芯片爲數據計算提供強大算力,可部署在雲端,亦可部署在終端。智能終端既是數據源頭,又是數據服務載體,進行數據可視化,還可與計算機仿真計算結合,將數據轉化爲虛擬現實(Virtual Reality,簡稱VR)。通過穿戴設備、射頻識別標籤(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簡稱RFID)、傳感器、二維碼等數據識別傳感技術,可實現物與物、物與人相連,組成物聯網,與互聯網、移動網絡構成天、地、物、人一體化信息網絡。5G網絡提供超高速寬帶服務,大大擴展網絡承載的數據類型,包括各種高清語音、視頻與富媒體等,傳播的數據質量更高,規模更大,速度更快。雲計算以按需服務爲理念,通過分佈式資源的深度整合和高效利用,構建應對多種服務要求的集約、虛擬化、可管可控、可擴展的計算存儲環境,使用戶通過網絡訪問即可獲得服務資源,實現系統管理維護與服務使用的解耦。基於雲計算的大數據中心解決了傳統物理資源限制的問題,具有良好的按需伸縮性,極大地滿足了實時海量數據進行匯聚、分析、推斷和預測需求,推動了人工智能發展。軟件定義網絡是一種全新的網絡模式,它把下層網絡互聯基礎設施從應用層面上抽象出來,將原先控制邏輯與網絡設備緊密集成的模式轉變爲邏輯上集中的可訪問的獨立控制器模式,由此把傳統靜態網絡轉變成多樣化的服務導向平臺,可以有效支撐雲數據中心和各類創新應用。區塊鏈技術是利用加密技術來驗證與存儲數據、利用分佈式共識算法來新增和更新數據、利用運行在區塊鏈上的代碼,即智能合約,來保證業務邏輯的自動強制執行的一種全新的多中心化基礎架構與分佈式計算範式。人工智能技術通過機器學習、深度學習、自然語言處理、知識圖譜等各種方法,解析報表、圖像、文本、聲音、視頻等結構化或非結構化數據,學習規律,支持預測和決策。

數字基礎設施的技術特徵

第一個技術特徵是分佈式。傳統信息基礎設施架構爲集中式,主要計算資源和活動集中在小型機、大型機上,雖然部署簡單,但性能和容量擴展有限,大規模訪問時容易響應延遲。新型的數字基礎設施則以分佈式爲特徵,呈現出更強的技術優勢。微處理架構上,GPU有着比中央處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 ,簡稱CPU)更高的並行度。5G將接入網的基礎處理單元重構爲集中式單元(Centralized Unit,簡稱CU)和分佈式單元(Distributed Unit,簡稱DU)兩個功能實體,並利用軟件定義網絡、網絡功能虛擬化(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zation,簡稱NFV)等技術,使得移動邊緣計算的算力得到解放。基於分佈式服務器集羣、消息中間件、負載均衡、分佈式緩存、分佈式數據庫、微服務架構等設計,雲計算平臺計算能力強,存儲成本低,響應速度快,容錯率高,靈活快速,安全可靠,爲用戶提供應用即服務(Software as a Service,簡稱SaaS)、平臺即服務(Platform as a Service,簡稱PaaS)、基礎設施即服務(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簡稱IaaS)、硬件即服務(Hardware as a Service,簡稱HaaS)等各類服務。區塊鏈是一個基於密碼學原理的分佈式共享存儲與計算系統,其運行過程對中心化機構的揚棄和對密碼學技術的依賴,標誌着一種全新範式的控制權的轉移,具有難以篡改、透明可信、異構多活、可用性強等特點。同時,區塊鏈技術打破了中心化模式下數據控制者對數據的天然壟斷,賦予用戶真正的數據自主性,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基於分佈式的數據隱私保護方案。

第二個技術特徵是相互交融。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實質上均是“算法+數據+算力”的體現,無非側重點各有不同。既然本質相通,相互融合便是必然。5G是雲、網深度融合的通信技術,它的邊緣雲架構在無線側爲用戶提供雲端計算功能,讓用戶享受到高質量的通信服務和網絡體驗。物聯網、大數據中心爲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創造了海量的數據,而云計算的大規模並行和分佈式計算能力爲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算力。反過來,人工智能的發展爲智能芯片、智能終端、物聯網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區塊鏈可自動執行智能合約,並可通過交易簽名、共識算法和跨鏈技術保障分佈式賬本的一致性,使信息使用者可以實時、穿透式獲得全局數據,而全局數據的獲取意味着數據的大規模增長,如何更好地存儲與提取數據價值則成爲關鍵。因此,將區塊鏈技術與大數據分析、雲計算、人工智能等科技進行融合亦成爲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

第三個技術特徵是智能化。人工智能先期是以邏輯的表達與推理爲主,後續則轉向了基於概率統計的建模、學習和計算。大數據是核心,算法是關鍵。有人說,得數據者,得天下;亦有人說,構建算法模仿,超越並最終取代人類,是21世紀最重要的能力,未來屬於算法和其創造者。數據與算法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算法+數據”的結合讓世界變得更加智能。雲計算、大數據技術爲人工智能提供實時或非實時、結構化或非結構化等各類數據。在大數據的基礎上,利用支持向量機、決策樹、貝葉斯判別、神經網絡模型、鄰近算法、隨機採樣、隨機森林、套袋法(Bagging)、提升法(Boosting)等機器學習算法以及遺傳算法、模擬退火算法等全局最優算法,虛擬機器或物理機器可具備類似人類的感知、認知、決策、學習、執行的自主能力。現代計算機採用神經網絡、深度學習等方法對微處理器的運行過程進行遍歷和深度識別,提高了分支預測的準確率,芯片更趨智能。區塊鏈是可信機器,也是智能機器。智能合約是區塊鏈上可以被調用的、功能完善、靈活可控的程序,具有透明可信、自動執行、強制履約的特點。基於智能合約,可開展智能金融、智能監管等應用。

第四個技術特徵是更加普惠。從大型機到個人電腦,到移動智能終端,互聯網技術的進步與應用打破了傳統信息系統的相對封閉性。傳統的中心化架構過於依賴中心節點,極大地制約了客戶端的自主性和靈活性,區塊鏈技術則通過巧妙的設計,打開傳統中心化系統的圍牆,模糊化了客戶端和服務器端的邊界。各節點既可以是客戶端,也可以是服務器端。這使得消費者端(Consumer,簡稱C端)客戶的自主掌控能力及其在系統中的話語權得到極大的增強,信息網絡由中心化架構進入以C端爲主的平權時代。雲計算使用戶本地計算設備越來越輕量,只要通過網絡訪問即可獲得服務資源,成本低。系統工具的組件化、模塊化以及微服務化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數字技術的使用門檻。智能手機、智能機器人、智能終端已在社會生活中得到了廣泛應用。數字基礎設施的發展並未擴大數字鴻溝,反而起到了縮小的作用。

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早在2018年12月召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就把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定義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2020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提出,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與鐵道、公路、機場、港口、電力等傳統基礎設施相比,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更多表現出數字化、智能化特徵。數字基礎設施成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核心內容。概括起來,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具有三點長遠的經濟基本面意義。

一是加快數字產業化,創造經濟發展新動能。如前文所言,數據變爲生產要素,離不開數字基礎設施。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將有力提升社會數據資源價值,培育數字經濟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以區塊鏈爲例,其可在現有共享經濟的基礎上,利用加密技術以及激勵相容的算法規則,創造出獨立於企業以分佈式協同生產爲特徵的新型加密經濟。作爲一種可信技術,區塊鏈上的數據可被穿透和追溯,可自證,也可他證,這使原來分處“兩張皮”的數據與價值,真正聚合成物理與邏輯一體的數字資產。數字是價值,價值是數字,數字的流轉就是價值的流轉。用戶在生產數據的同時,也在創造可流通、可交易的數字資產。換言之,數據不僅是生產要素,而且是新型金融要素。此外,區塊鏈是新一代金融市場基礎設施的技術雛形,可優化完善現有支付體系、證券登記存管、證券結算系統、中央對手方等金融基礎設施,創造出新型的數字金融基礎設施。

二是加快產業數字化,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應看到,新型基礎設施與傳統基建設施並不是對立關係。新老基建要相互賦能,協同發展。一方面,新基建需要老基建的支撐。比如,5G需要大功率供電,除了建基站,還需要電力基礎設施的配套支持。從商業的三要素看,數字基礎設施主要驅動資金流和信息流,而物流需依靠鐵道、公路、機場、港口等交通基礎設施。就像若沒有物流的支撐,就不可能有電子商務的發展。另一方面,新基建可對老基建賦能,使傳統基礎設施更加智能、更加智慧,進而更好地服務實體產業的數字化和智能化。比如,通過分佈式傳感器、邊緣計算、AI動態調度算法的應用,可以改造城市能源、給水排水、通信等管線系統,實現傳統城市基礎設施的物聯化、智能化,將城市由“鋼筋水泥”升級爲智能城市。5G低時延、高可靠的技術特性,可保障高鐵的流暢通信。智能傳感器可實時傳回汽車、高鐵、飛機等交通工具的大數據,及時診斷故障、預警、排查和定位,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在交通基礎設施的應用可實現交通的智慧管理。

三是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搶佔國際競爭制高點。數字基礎設施已成爲國際競爭的重要內容,是標準之爭、定價權之爭、用戶與商業模式之爭、經濟活力之爭,更是國際政治博弈的話語權之爭。臉書(Facebook)的天秤幣(Libra)項目,開宗明義說要做新型金融基礎設施,爲數十億人服務。我們可以通過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在數字身份、數字資產、數字金融等各方面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造出更多數字化、國際性、普惠的產品與服務,積極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形成“中國智造”新勢力。

結語

如果說農業時代的核心是土地與勞動力,工業時代的核心是資本與技術,數字時代的核心則是技術與數據。以數字基礎設施爲核心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在短期,可穩增長,就像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的胡佛大壩建設;在長期,則可促發展、促轉型,意義堪比1993年美國信息高速公路建設計劃,將爲我國創造出繼人口紅利之後的第二波要素紅利。數字資產基礎設施是準公共產品,具有非排他性、非競爭性和正外部性,同時又具有高度的技術性和創新性,須依靠大衆創新,並競爭擇優。雖說治理要寬嚴相濟,建設卻要激勵相容。數字基礎設施的建設,當然不僅僅只是公共部門的獨角戲。某種意義上,Libra那種追求崇高使命的價值觀,主動擁抱監管的謙卑姿態,開放衆智的創新方式,或是市場發力、“官督商辦”的好案例。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學術觀點,不代表所在機構意見。

根據國家《 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 》,大家應警惕代幣發行融資與交易的風險隱患。

本文來自 LIANYI 轉載,不代表鏈一財經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