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網絡

愛上一個人時,我們總想着能成爲對方心尖上的人,最好他只對自己一個人好,那麼在感情中,只貪圖對方的好到底有沒有不妥的地方呢?

有時,陷入感情中的人容易智商下線,看事情比較片面,只願意看到自己想看到的東西,忽略了事情背後所存在的隱患。

只貪圖一個對自己好的人,看似並沒有錯,可這種期望的背後可以透露出自己的需求,內心深處只想一個永遠能滿足自己的人,並不注重感情的對等關係。

湯婷很漂亮,身邊追求她的同齡人,她都看不上,她想找一個有錢的男人,好通過婚姻來改變自己的命運,可以遠離她想逃離的家庭。

她父母重男輕女,她是家中老二,一直是個透明的存在,中專畢業就出來打工,她能想到捷徑就是找個男人嫁了。

圖片來自網絡

投入到一段感情中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的,但大部分女生很單純,並不知人心和世事都是不可測的。

湯婷碰到戴平時,她知道最適合的人選出現了,爲了嫁給他,她主動約他喫飯逛街等,不管他已有女友的事實。

戴平爲了和她在一起,主動和交往了三年的女友分手,並保證會一直對她一個人好。

湯婷身邊的朋友知道實情後,並不看好他們的感情,有勸她分手的,她都聽不進去。

湯婷想早點結婚,她父母反對他們在一起,因爲戴平跟父母的關係不好,在外工作多年說是有存款,並不願意付首付買房子結婚。

爲了嫁給他,湯婷和父母決裂,婚後不到一年,她就嚐到了苦果。

任何關係都是相互的,有因必有果,好的愛情是彼此滋潤,而不好的愛情卻是深淵,掉進去容易,想出來卻很難。

這樣的感情中,只對你一個人“好”的男人,往往不是良人。

圖片來自網絡

首先,只對你好,並不代表他人好。

湯婷認爲戴平只對她一個人好,卻忽略了他對前女友的方式,有可能會成爲她的“未來”。

他爲了新歡,可以甩掉了正在交往三年的女友,並把責任都推到前女友身上,以此來討取湯婷的歡心。

今天他能如此絕情,他日遇見更好的人時,他同樣能如此對待湯婷。

湯婷當初接近他的目的不單純,後來結果不好,大家並不同情她,都覺得是她自己選的,是她爲自己的行爲付出相應的代價。

有的男人爲了取悅現任,會拼命對前任潑髒水,到處敗壞前任的名聲,藉此表真心。

明眼人能看出來這是套路,這麼做的人目的並不單純,可陷入感情中的女人卻看不清,有的甚至會洋洋得意,認爲自己“戰勝”了前任,卻不知自己會落得同樣的下場。

很多女人都喜歡一葉障目,看着眼前的男人對自己好,就認爲他是一個好人,忽略了他的人品,他的三觀,他的缺點等,最終盲目地進入到一段充滿隱患的關係中去。

圖片來自網絡

其次,只對你好,有時它會是情感的陷阱。

心理學家斯騰伯格的愛情三角理論,他認爲愛情由激情、親密和承諾三個基本成分組成。

只對你好,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是承諾一樣,可一個人能永遠對你好下去嗎?答案肯定是不可能的。

激情是有時間效應的,相處的時間長了,它在愛情中就會變成平淡,親密也同樣如此。

好的感情會同時滿足這三個因素,相互影響,又相互獨立,讓關係穩定下去。

可只對你好,它的初衷就是“僞命題”,沒有人能做到十年如一日地對你好,相處中總會出現矛盾和衝突,問題是不可避免的。

一個人承諾只對你好,只能當情話聽聽,很多時候,說這種話的人,是爲了設置情感陷阱,讓你心甘情願地跳進去。

另外,一段關係中,一個只對你好的人,他是付出方,如果你總是索取,他也會有累的時候。

他付出的越多,他想的東西也越多,沉沒成本越大,當沒有回報時,他的心理失衡,他會讓你付出相應的代價。

圖片來自網絡

最後,只對你好,容易導致關係會失衡。

女人天生喜歡強者,嚮往男人衝冠一怒爲紅顏的霸氣,想要依附這種男人而活,想他只對自己一個好,最好是專寵。

然而,能寵着你的人,他當然也有不寵你的時候。

只對你好,前提是你值得,你有讓他如此做的理由,可一切忠誠都指望報答,一切付出背後都有條件。

當你不能滿足他的條件時,就會失去他。

只對你好,如果忽略了其他的因素,很容易會選錯人。

好的感情是相互的,當愛沒有互動,彼此的關係就會失衡,彼此就會斤斤計較,付出前會想着能換取什麼,那就不是愛了。

當感情中只剩下算計,那就不要去指望得到幸福。

圖片來自網絡

喜歡一個人,不要只看他對你好,而是要看他的綜合條件,還要看他的最低處是什麼,看自己能不能接受,這一點是婚姻的底色。

所以,動感情時,不妨多瞭解一下對方,多留意一下彼此在一起時問題,慢一點結婚,就能找到一個良人。

不要只貪圖他對你好,你也同樣對他好,這纔是雙贏的愛情。

END

今日話題:你認爲只對你好等於人品好嗎?歡迎留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