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這世界真的是金錢至上。

那爲什麼還會有人雖腰纏萬貫,卻遲遲開心不起來呢?

沒有謀殺案的驚悚片

手捧鮮花的維爾吉爾

很多人把這部電影看爲是一部愛情片,其實在導演最初的定義中,這部電影是一部驚悚片。

一部沒有謀殺案的驚悚片。

很多人不解是爲什麼,在完整觀看完這部影片之後,我發現了兩點原因。

第一,這部電影的色調和畫面都表現出一種暗沉的節奏。

維爾吉爾是一個頂級的拍賣家,人們尊敬他,他也因爲拍賣和真假鑑定而名利雙收,腰纏萬貫。

但他卻是一個性格古怪的老頭。

在他的豪宅中,有一間密室,密室裏面掛滿了女人的畫像,而這些畫像,大多都是世界名畫。滿滿一牆,密密麻麻。

遠遠看過去,氣氛很是壓抑。

但是維爾吉爾卻十分享受,他喜歡坐在密室裏,獨自觀賞它們。

顧萊爾

女主顧萊爾是一個奇怪的女人。

她躲在一棟古宅中的某個房間內,別人找到不到她,她卻在時刻觀察着別人。

她皮膚蒼白,眼神空洞,不見天日,彷彿是一個幽靈。

酒吧的服務員是一個長相畸形,行爲怪異的女人。

三十歲的臉,六歲兒童的身體,腦袋很大,身材短小。

她每天什麼事都不幹,只是盯着酒吧外來往的人,把他們一個一個的記錄下來。

這樣的人物設定再加上整體灰色,黑色的暗色調畫面,這部電影的驚悚氣息確實足夠濃厚。

兩個騙子的故事

維爾吉爾在研究偷來的東西

雖然有了驚悚片的元素,但這還遠遠不夠。

這第二點原因,在於這部電影的故事主線。

也就是男女主的故事。

維爾吉爾是一個拍賣家,但他也是一個商人。

他利用職務之便,能夠接觸到各種世界名畫,在拍賣場上,讓自己朋友假裝高價拍賣,自己再將這幅畫從朋友手中收購回來,併爲朋友抽取其中一些利息。

畫的價格被哄擡之後,又成功的落入他的手中。

而那一屋子的名畫,都是用這個方法得來的。

也就是說,維爾吉爾其實是一個藝術騙子。

女主顧萊爾也是一個騙子。

她的古宅是假的,她的文物是假的,她做的所有事情都是爲了接近男主,騙得男主的愛情。

在成功之後,她偷走了維爾吉爾的所有名畫。

她是一個真正的感情騙子。

換裝之後的克萊爾

他們的故事,也是兩個騙子之間的故事。

那驚悚的地方在哪裏呢?

顧萊爾不是單獨作案,她的合作伙伴是維爾吉爾最爲信任的朋友。

她的成功是源自於維爾吉爾對她以及對自己朋友的全部信任。

倘若世界如此運行,朋友不再是朋友,愛情也不再是愛情。

所有的接近都是預謀,所有的友誼都是背叛。

那這般生活,怎能不讓人害怕?

而我們不得不承認,最爲恐怖地方在於,這個世界上,這樣的事件,確實是真的存在着。

這些人類的虛僞,這些人性的醜惡,都在社會的某個角落裏發生着。

最佳出價

換裝之後的克萊爾

被騙了,腦海裏最先想到的,就是報警。

維爾吉爾去了警局。

他站在警局門口,猶豫不決,嘆了一口氣,最終還是離開了。

他告別了拍賣會,失去了名畫,失去了朋友和愛情,他突然蒼老了許多。

他失去了很多,但在百般思考下,他沒有選擇報警。

他不是怕丟人,他只是真的愛上了顧萊爾。

所以他可以不追究。

這世上有很多重要的東西。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感受,並一直爲此努力着。

有人年少有爲,有人終其一生,想要的東西卻只是曇花一現。

維爾吉爾在獨自等待

對於維爾吉爾來說,那些被偷走的畫是他爲自己愛情支付的價格。

他認爲那是最佳出價,由此才配得上他心中那無價的愛情。

而導演,也在用這個出價來告訴觀衆:金錢不是最昂貴的東西,生命中最昂貴的東西永遠都在你不經意間出現,而你要做的,就是你是否願意爲它支付你的最佳出價。

每個人都有獨屬於他自己的最佳出價。

而問題就在於,你找到比金錢還重要的東西了嗎?

隨着那句“我在等人”,電影戛然而止

電影最後留下了大片的空白,像是沒有畫完的畫。

好像少了點什麼,卻又覺得精彩無比。

總的來說,這部電影的劇情十分飽滿,情感的表達也十分深厚,無論是人物塑造還是環境承託,都十分成功,值得一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