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晚,開封市公安局刑偵支隊和祥符區公安局偵查員在歷經9天轉戰3省多個縣鄉村艱苦查證後,勝利返汴,發生在26年前的“1994·8·11”命案也由此宣告成功破獲。

至此,短短半年時間,開封警方就連續偵破10起命案積案,其中5起居然是在20多天裏相繼“拿下”,這再次彰顯了開封公安能征善戰的優良作風,也爲“雲劍——2020”行動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選準目標,顯示了智慧和眼光;自我加壓,體現了責任和擔當;連戰皆捷,說明了能力和作風。

早在2019年年底,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馬中虎和市公安局黨委一班人在籌劃2020年工作時,就把開展命案積案攻堅,作爲新一年主要目標,甚至把2020年定爲“命案積案攻堅年”。

梳理出的命案積案,短的超過十幾年,長的已跨30年,選擇這些案件作爲攻堅目標,確實具有“風險”,也確實需要勇氣。

馬中虎和市公安局黨委一班人之所以有這個勇氣,是因爲他們具有清醒的認識——這些積案是犯罪分子對受害人欠下的債,也是歷史原因造成的公安機關對人民羣衆欠下的債,要捍衛公平正義、要震懾和打擊犯罪、要真正提升羣衆的安全感,這些債必須還。之所以有這個勇氣,還因爲他們有底氣——幾十年來,一代又一代開封公安人青絲變白髮,一直沒有停止對這些案件的苦苦追索,已經奠定了一定基礎,技術的進步也逐漸彌補了當年的不足,加之開封公安幾十年來在屢破大案中養成了能征善戰的作風、具備了可信賴的攻堅能力。這些,都促使他們敢於向全市人民作出莊重承諾。

傳統與科技結出強大戰力

如今,“科技+腳板”已成了對基層公安派出所的要求,其實,這在命案積案攻堅中也同樣具有重大作用。祥符區“2006·3·27”無名屍案的最終告破就得益於此。

2006年3月27日上午,開封縣(現祥符區)羅王鄉大時砦村外的一口機井裏發現一具上身赤裸的女屍。當民警聞訊趕到時,女屍已被羣衆打撈上來,現場也因此被破壞,除了發現兩行足跡、提取到極少物證外,別無線索,連屍源也無法判定。通俗點講,這就是常說的“無頭案”。

“無頭案”也不能讓開封公安放棄。包括受害人在內的兩行足跡伴行甚遠,說明兇手和被害人相識;受害人內褲既骯髒又反穿,說明她異於常人;兇手徒手扼頸至被害人死亡,說明其可能是臨時起意;周圍羣衆無人認識受害人,說明其可能來自外地。

後來的偵破結果證明當時的偵查方向正確,可是在當時條件下,死者身份始終無法確定,這像一座大山堵死了偵查之路。

2019年12月,“2006·3·27”無名屍案成爲攻堅目標,當年提取的物證也再次被擺上案頭。時間已過去13年,發現新線索的可能微乎其微,還有希望嗎?

“哪怕有一絲可能,都要做百分之百的努力。”市公安局刑偵支隊支隊長張慧勇、刑技支隊支隊長孫佔奇毫不動搖。曾屢爲大案偵破提供支撐的刑技支隊副支隊長李栩文、技術員劉號一頭扎進工作室。

十幾年來已取得長足進步的刑事技術使他們終於從極不起眼的細微之處發現了端倪,偵查員當即趕赴周口鄲城排查,而後又根據在這裏獲取的線索,轉戰安徽太和圈定偵查範圍。就這樣,科技提供支撐,偵查員憑雙腳覈查,疑點出現在哪裏,民警的腳步就奔波到哪裏,逐條排查線索,層層剝繭抽絲,最終發現太和縣王某民精神異常的妻子在當年案發前走失,而王某民的弟弟王某州具有重大作案嫌疑。

目標明確、證據紮實,市公安局刑偵支隊一大隊大隊長張巨恆和祥符區公安局刑偵大隊大隊長沈泉立即前往,將王某州成功抓獲。

經訊問,王某州交代,由於其嫂子精神不正常,發病時常有暴力舉動,王某州擔心傷及侄子,就悄悄誘騙嫂子外出,意圖將其丟棄於外地。後來,見企圖始終不能得逞,殺心頓起,趁和嫂子發生關係之機,突然將其扼死投入井中。

“2006·3·27”案件告破,市公安局刑偵支隊原支隊長曹放聞訊,長出一口氣:“壓在我心裏十幾年的石頭,終於搬掉了。”

持之以恆終克堅

無論是偵破“2006·3·27”命案,還是攻克震驚一時的通許“1999·1·5”持槍搶劫殺人案(詳見本媒6月15日報道),都是直到最後才揭開兇犯面紗,與此不同,“1990·4·25”命案嫌疑人最初就很明確,而30年後終於將其抓獲,靠的是公安人特有的持之以恆的韌勁兒。

1990年4月25日下午,相國寺大市場,楊某國因生意糾紛,在打鬥中持刀刺死、刺傷各一人。

案發後,楊某國迅速逃離現場,從此不知去向。30年間,市公安局、鼓樓公安分局多次派人趕赴楊某國可能藏身的浙江、新疆調查,卻始終捕捉不到他的音訊。今年2月,鼓樓公安分局網安大隊大隊長楊威峯根據命案積案攻堅戰要求梳理、比對線索時,突然發現陝西西安的馬某強和楊某國有相似點。聞訊,市公安局刑偵支隊立即和鼓樓公安分局一起展開深度研判。經過深入調查發現,馬某強和楊某國有多處信息吻合。

難道馬某強就是楊某國?判斷必須慎重。調查顯示,馬某強名下有多家企業,身價不菲。眼下距案發已過去30年,算來楊某國已是58歲,即便是當年熟知他的人,這麼久不見也難以辨認,萬一判斷失誤,豈不給無辜的馬某強及其企業造成不良後果?

“攻克經年積案,一定要秉承認真謹慎的原則,研判要細、斷定要準,決不能因爲我們的失誤給無辜羣衆帶來損失,但也不能因我們的畏手畏腳使嫌疑人逍遙法外。拿準了,無論是誰,無論跑多遠、藏多深,都必須捉拿歸案。”關鍵時刻,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馬中虎和副局長張良民給大家喫了“定心丸”。市公安局刑偵支隊支隊長張慧勇立即組織專案人員制訂了詳盡的排查覈實方案。

2月中旬,鼓樓公安分局副局長鄭濤、刑偵大隊大隊長李鑫磊和市公安局刑偵支隊一大隊教導員劉東偉趕赴西安,圍繞馬某強進行深入排查,最後斷定,馬某強就是楊某國。

潛逃30年的命案逃犯終於浮出水面,消息傳來,羣情振奮。3月3日,鄭濤、李鑫磊、劉東偉等再赴西安,實施抓捕。不料,當他們趕至西安,卻得知楊某國因家庭矛盾,躲進山區散心了。“我們已經找了30年,不能再等,進山。”幾個人循蹤急追。誰知,就在進山途中,駕車返回的楊某國卻和他們擦肩而過,見狀,鄭濤他們又掉頭追趕。

這真是警匪大片裏纔會出現的一幕,但這一幕的背後,是開封公安人時刻擔於肩頭的責任,是他們心中積蓄了30年的急切之情。

3月5日下午,楊某國剛剛回到他的典當行,開封民警就追蹤而至。面對這一幕,楊某國嘆息一聲:“30年,我轉逃幾個省市,挖空心思僞造身份,也成了老闆,最後還是沒躲過去。30年,你們真有這個心勁兒。”

爲了破獲“1994·8·11”命案,祥符區公安局仇樓派出所所長任小營、刑偵大隊副大隊長謝保民和市公安局刑偵支隊民警項廣耀,從6月21日起,在9天時間裏轉戰江西、山西等3省近10個市縣鄉村調查取證,更是顯示了開封公安百折不撓的精神和善於連續作戰的傳統。

憑着精湛的技術,憑着持之以恆的韌勁,憑着高度的責任心和擔當精神,半年來,開封公安相繼攻克了通許縣“1999·1·5”和“2004·12·1”、祥符區“2006·3·27”和“1994·8·11”、尉氏縣“1990·12·3”、杞縣“2003·10·27”、示範區“1997·6·9”和“1992·8·31”、蘭考縣“1996·4·24”、鼓樓區“1990·4·25”等10起命案。半年連續攻克10起命案積案,這是開封公安忠誠的體現、是踐行打造“鐵一般的理想信念、鐵一般的責任擔當、鐵一般的過硬本領、鐵一般的紀律作風”公安隊伍要求的體現,有這樣的隊伍,開封的平安大局、羣衆的安居樂業就有充分保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