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下水系統因採煤遭破壞而缺水到如今自來水入戶率達100%,從之前有名的上訪村到2018年矛盾不出村,從專家研判只適合整體搬遷的省定貧困村變成如今產業興旺、羣衆安居樂業之地……這是新化縣桑梓鎮塘衝村近10年中發生的鉅變。

新化縣桑梓鎮塘衝村

酷暑時節,記者來到塘衝村,近距離感受這個省定貧困村的蝶變。見到村支書張夢雄時,他正在村委會和幫扶後盾單位商量走訪的細節問題。寸頭、腰板筆直、聲音洪亮、決定果斷,即便正處半年裏第二次病倒後的康復期,他的舉手投足,也無不傳遞着他的軍人底色。

2011年,歷經鄉鎮企業下崗、開辦實業後,心懷振興一方的夢想,張夢雄開始走上村支書之路。但彼時,村裏卻不是如今良田成片、山頭披綠的景象。因村裏70%的面積處於省屬國有煤礦採空區地下水遭破壞、村民生產生活用水困難、工礦矛盾多、田地荒蕪,3年後,該村成爲全市9個省定貧困村之一。

“我是塘衝村人民的兒子,要帶領羣衆脫貧致富,首先得把村級班子這支隊伍建設好。”從當選後開始,他就下定了“村莊不興死不休”的決心。爲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和黨員模範帶頭作用,他請教“五老、三員”,與黨員、退伍軍人和廣大羣衆一起研究村裏存在的問題,探討發展思路。制定嚴格的紀律,約東自己和村支兩委成員。爲調動黨員積極性,他開創黨員積分管理制度;面對來訪羣衆,他立下 “一張笑臉、一杯熱茶” 的規矩。通過長期努力,曾經軟弱渙散的村組織逐漸成爲一支敢做事、能做事、會做事的隊伍。

規矩立起來了,隊伍強起來了,張夢雄把重點放在了村級基礎設施建設上。爲解決水的問題,在省市縣和相關部門支持下,該村從2012年開始水源保護,新增小水井20多處,修復山塘14口,修建蓄水池3座。原本年久失修基本荒廢的農田灌溉系統得以修復和完善。2019年,新建的江家塘忺水工程建設完成並如期投入使用。爲改變“村裏交通閉塞,原先只有條主路從中間通過,路面凹凸不平,羣衆出入極其不便”的情況,張夢雄四處籌措資金、找項目。到去年底,全村13個組全部通了水泥路,水泥路到戶率達80%。

基礎配套完善了,張夢雄帶領村支兩委謀劃起村級產業振興:結合村裏有種植油茶的歷史,大力發展油茶種植;藉助靠近聞名湘中的曾家村香蔥基地的地利,發展香蔥種植;同時發動村民推廣種植野山茶和發展養殖業。自來水廠、光伏發電站、養牛場、養豬場等爲村級集體經濟不斷壯大和羣衆增收輸送着源源不斷的動力。2016年被評爲“全省精準扶貧示範村”;2017年實現整村脫貧。2019年全村貧困戶人均純收入5200元。

村子越來越興旺,但他的身體已大不如前,繼去年9月因勞累過度病倒在脫貧攻堅一線之後,今年3月因忙着戰疫而突發心梗。“當村支書不是來享福的,如果時光再倒回去10年,我身體情況好點,定會還給大家一個更加美麗富饒興旺的塘衝村。”採訪結尾,年近花甲的張夢雄依然不忘伏櫪之志。(通訊員:楊成偉、劉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