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精忠报国"这四个字,相信大家的脑海中就会想到一个人——岳飞。

岳飞是一位英雄,是所有中华儿女钦佩、尊敬、学习的对象。他这一生,遭受了无数磨难,但爱国的意志力却从未受到影响。他至死不渝的爱国精神,感动了无数人。因此,他的名字值得世人永远铭记,他的故事,值得流传千古。

在90后的课本中,岳飞的故事被编入了历史教材。可是现如今,教材里再也没有岳飞的身影。而且,同样被称为英雄的文天祥,他的故事也被一同抹掉了。

这两位可是大家从小熟知的历史名人,但为什么如今历史中却没有了他们的故事呢?

这一切,都是因为余桂元。

01

岳飞

"精忠报国"这4个字,完全可以概括岳飞这一生。

岳飞出生在南宋时期,那时战火纷飞,百姓们过得很凄苦,金国的入侵,使得南宋江山支离破碎。

在这个危机关头,岳飞选择投身军队,效力国家。

参军后,岳飞凭借勇往直前的勇气,以及保家卫国的决心,很快在军队中脱颖而出,官位一升再升,逐渐建立起了威名赫赫的"岳家军"。

岳家军在岳飞的领导下,和金国士兵展开血战,大大的打压了金军势气,让国家有了一丝喘息的时间。

就是这样一位全心全意效力国家,用生命捍卫自己祖国的英雄,最终却没有迎来一个美满的结局。

由于岳飞想要营救出被掳走的皇帝,主张发动战争,这损害了奸臣秦桧的利益,因而他被秦桧污蔑,皇帝十二道金牌急召他回朝复命,之后他被冤入狱,惨死于小人的奸计中。

岳飞这样不顾一切,舍身取义抗击外敌的人,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他的事迹,充满着满满的正能量,能够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所以他的事被写在教材里,应该是理所应当的事。

02

文天祥

我们再来说一说文天祥,文天祥最为出名的诗句,应该就是那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一句话,也表现出了文天祥的特性,他是一位拥有民族大爱,有着宁死不屈忠杰精神的人。

所以,世人才会称赞文天祥是宋朝最后的风骨。

当然,文天祥对国家的爱,可不是仅仅表现在几句诗上,他是做了实事的。

在元兵挥兵入侵之时,他散尽家财,筹备军饷,主动加入抗击元军的军队当中。

只不过文天祥运气不好,跟了一位不太靠谱的将领,以至于屡战屡败,最终在五坡岭被俘虏。

元军被他的气节折服,不想直接杀了他,好言好语劝说他,让他投降。

可文天祥一心只有祖国,不愿意做那贪生怕死、苟且偷生之人,于是他拒绝了,最终丢了性命。

文天祥的这种气节,同样值得人们敬佩,在国之危难之际,他能不顾一切效忠祖国,在被俘虏后,他又不屈服,对祖国忠贞不二,这样的人,就该被后人永远铭记。

03

移出教材

岳飞和文天祥的英勇精神,早就得到了世人的认可,他们的故事被写进教材中,这是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一件大好事。

可为什么在2003年时,余桂元却决定将两人的故事从教材中删除呢?

其实,作出这个决定之前,余桂元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他是当年的历史教材编撰负责人,他从历史文化角度思考,最终决定移除二人的名字。

对此,余桂元给出的解释是:岳飞、文天祥虽然都是保卫祖国的英雄人物,但他们当时抗击的是金朝势力,而金朝也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历史文化角度来判断,只有抗击外族势力的人物才能被称为民族英雄,而两人都是族内战争,并不符合这一点。所以,他觉得将两人的故事移除历史教材中,是更正确的做法。

虽然余桂元给出了自己的理由,但有很大一部分学者并不认可他这个理由。也因此,他这个举动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一部分人认为,岳飞、文天祥自古以来都被当作民族英雄,不能因为历史文化有所改变,就否定了两人的定位,这对他们来说不公平。而且,这种做法,会使得历史教材前后出现断层,从而引发更多的问题。

也有一部分人认为,余桂元的做法有理有据,金朝本就是泱泱中华的一部分,金朝儿女也属于中华儿女。岳飞和文天祥的故事,能激励一部分人,却也能伤害一部分民族同胞。将两人的故事从历史教材中移除以后,反而更利于民族团结。

不管哪一种说法,都能够站得住脚。可我个人更认同第一种说法,因为我们认可岳飞和文天祥,是认可他们的精神,认可他们不畏生死的大爱之情。英雄之所以值得被世人铭记,正是因为他们身上的高尚气节,正是因为他们是众人学习的榜样。所以,仅从历史文化角度出发就抹杀了他们的伟大,这并不可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