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原理

或許很多人都聽過盲人與大象的寓言故事:三個盲人第一次遇見大象,他們可以觸碰大象的鼻子、耳朵、身側中的一個部分,結果他們分別得出結論:這個是一條粗壯的蛇、一把扇子、一堵牆……

在近期剛剛完成一項新研究的哈佛大學物理化學家Kang-Kuen Ni說,量子世界就好比是這個故事中的大象,科學家的每一次探索,其實都只是摸索到了這隻未知龐然大物的一小部分。但科學家清楚地知道,雖然我們離看清整個量子世界的全貌還有很遠的距離,但每一次的探索和進步都能觸發更多新的認知。就比如Ni和她的團隊最近發表的這項研究那樣,他們通過實驗,解開了在超冷分子實驗中普遍存在的“分子消失”之謎。

去年12月,她與團隊搭建了一個新的實驗設備。他們在最低的溫度下(500nK),迫使兩個超冷分子相遇併發生化學反應,成功地實現了史上最冷的分子化學鍵的破壞與形成(詳見《最冷的化學反應》)。

伴隨這一壯舉而來的意外驚喜是,超低的溫度大大地放慢了反應,使得研究人員可以首次實時地捕捉到化學反應發生的過程。儘管這些反應仍被認爲太過短暫因而難以被測量,但Ni不僅設法了測出了這一反應的持續時間,還找到了在這類反應過程中,常常出現的分子消失的原因。

在這項超冷化學研究中,研究人員使用的是兩個鉀-銣分子。他們將分子冷卻到接近絕對零度的溫度,發現超低溫度會迫使分子短暫地處於一個“中間階段”。在這個“中間階段”,兩個分子既不是反應物,亦不是生成物,而是一種處於反應物向生成物轉變、介於二者之間的狀態。

這個過程在實驗中持續了大約360納秒——比它們在常溫下的反應時間長了約一百萬倍。Ni認爲,能夠親眼目睹這種變化的發生,就如同是寓言中得以觸碰大象的盲人一樣,爲他們瞭解分子是如何工作的提供了一些不一樣的新信息。

在這項研究中,他們並不滿足於僅僅是“觀看”這一過程,而是決定“動手摸索”。這段被放慢的中間階段,給了他們更多機會用激光對這些分子進行“擺弄”。這樣的操作在通常情況下並不容易實現,因爲那些典型的,比如在室溫下就可以反應的絡合物,會很快分解成生成物,使得可進行的實驗操作並不多。

在超低溫物理學中,科學家常用激光來捕獲和操縱原子,這是一種觀察原子的量子基態,或迫使它們發生反應的常用方法。像鉀、銣這類鹼金屬原子,很常被用於超冷領域的研究。1997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就頒發給了在用激光冷卻、捕獲鹼金屬原子工作中做出貢獻的科學家。

但與原子相比,分子更加難以操控,因爲它們不會乖乖地待着,而是會旋轉以及振動。因此,當科學家試圖用激光來捕獲氣體分子時,雖然分子如預期的那樣相互碰撞,但奇怪的事情卻發生了:有的分子從視野中消失了。

有科學家認爲,這種消失應該是由某些反應造成的,比如兩個分子碰撞在一起時,轉化成了新的東西。但這具體是如何做到的?Ni的新研究給出了答案,他們發現,導致分子消失的罪魁禍首是激光。

在這次的實驗中,Ni和她的團隊使用的是波長爲1064納米的紅外激光。他們發現,當在中間階段將激光開啓時,處於中間階段的絡合物會被光子激發,迫使分子偏離它們的傳統反應路徑,進入一種新的反應路徑。如果想要阻止這些分子消失,就必須將激光關閉。不過這樣一來,就意味着得使用其他方法來捕獲分子了。磁場和電場也可被用於捕獲分子,但這類方法對技術的要求很高,實現起來不如激光簡單。

接下來,研究人員打算繼續探尋這些消失的絡合物最終去到了哪裏。他們已經知道不同波長的光可以產生不同的反應路徑,比如在此次實驗中所使用的紅外線就可以激發鉀銣分子,但他們還不能確定哪種波長的光可以使分子形成新的結構。

此外,他們還計劃研究這種絡合物在不同轉變階段時的樣子。研究人員可以通過改變光的頻率,讓分子的被激發程度發生變化,從而探尋它們的結構。這個過程可以使研究人員弄清楚絡合物的能級,從而瞭解它的量子力學結構。

研究人員希望他們的發現可以成爲一個好的研究模型,爲使用其他分子的低溫反應研究提供靈感。他們期待能看到更多的不同研究能給出更多的觀測結果,儘可能地與其他科學家共同拼湊出化學反應這隻大象的全部面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