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院陆续复工之后,我们顺势写了不少重映的老片,也有声量不小,颇受嘱望的新片待写,一切热闹好像真的回来了。

但有一部电影,可能追不上这种热闹。

我听闻它的最初讯息,还是半个月前在关注度不高的几篇公号推文里,作者(即导演)用了一个很长的标题,发出了无奈的呼救。

“疫情期间,电影人自救,线上云摆摊卖片——蒋能杰导演院线电影《矮婆》预售!”

那个时候,恰恰又是摆摊经济热潮临近尾声的时候了。

如果大家还对蒋能杰这个名字有所印象,会知道他也是《矿民、马夫、尘肺病》的导演。

对,就是我们之前写过的,那位为了让尘肺病相关的民生困境得到更多扩散,无奈到豆瓣蹲守发资源的导演。

我已经用了两个“无奈”来形容他,因为这部片子也可以预见到同样的“无奈”——无论是宣发还是推广,它的水花都小到忽略不计。

说到头还是因为导演没钱,而题材又太不讨喜。现实主义,留守儿童,社会议题这些东西成为了很大阻力。让它无法进入主流院线,无法在大银幕上和我们见面,导演也无法收回动辄百万的成本。

我们其实每年都在呼吁大家,给因为各种原因无法上映的华语独立电影更多关注。

现在我们想更具体地说,这种关注当然不该是只有精神上的,更应该是一种切实的帮助——让导演有钱拍下一部的那种帮助。

所以我们今晚想在一片热闹里,写点冷的,沉的,但有必要的。

我们也不知道,现在我们的笔头有没有足够的力量让一部独立电影继续发光,但,试试吧。就像导演一直在尝试发声一样。

《矮婆》

听这个片名,很容易误以为是在讲一位老人的故事,但主角其实是一位尚处于童年的小女孩云洁。

为什么会起这样一个片名呢?

导演在一次映后交流会里,回答说一是在村里贱名好养活,此为常态,二是女孩绰号就叫矮婆,三是受到香港电影《桃姐》的影响。

核心的原因是,剪辑指导廖庆松认为他的表达过多,视角易混乱,导演斟酌后最终选择了以矮婆为第一视角去表达,并开起了玩笑:

“虽然名字比较土,我们这个电影也比较土,我本人也比较土”。

撇开前后两句,“电影土”倒不全是自嘲,但也绝非贬义。

一方面是导演采用了跟拍记录法,他初次见到云洁才7岁,从09到19年磨了10年,这是拍摄手法上并不时新的“土”;

一方面是电影的角色皆是非职业演员,为了保持自然的状态,“第一是不能让他们看剧本,第二是我们要准备好了再拍”。

这是拍摄理念上并不新潮的“土”。这两点放到现在,其实也可以算是「新潮」了。

以及,这也的确是一个带有乡土气息的故事,是以湖南新宁村的女孩云洁为切口,展现当地留守儿童的生活困境及成长缺憾。

导演延续了之前纪录片的克制,固定长镜头旁观始终。

他依然不准备俯视什么或号召什么,依然是用影像的力量让我们「看到」一些什么。

这一次是希望我们看到什么呢?

我想是看到一些留守儿童的脱节状态与心理创伤,以及一些新旧趋势的巨大冲击与碰撞。

那为什么要看到这些?

因为那正是屡屡被我们忽视掉、遗忘掉,却无法永远规避的时代隐痛。

女孩矮婆

电影主线像片名一样简单,就是关于女孩“矮婆”的一段成长和体察。(以下皆称矮婆)

更细一点说,是描述了一些深浅不一的「缺失」。

首先是亲缘情感的缺位,在矮婆出场之初就有所体现。

矮婆的父亲决定带着继母一起外出打工,两个妹妹都在继母身边撒娇啼哭,父亲也目光慈怜。

镜头一转,矮婆独自坐在风雨廊门口吃饭,和热闹远远隔绝开来。

她听见屋子里传出了三声对“妈妈”的叫唤,而她甚至不知道自己妈妈在哪。

父亲出来看到她,也只是像下命令一样,让她肩负起“老大”的责任,多听奶奶话,多做事。

在这个边缘离散的家庭里面,矮婆自己就是家庭里的边缘者、多余者。

所以这一段的背景虚焦模糊,暗示“家”的概念就是虚化的。

在学校布置了“我和母亲”的作文后,矮婆询问奶奶生母的事情。

在奶奶闪烁其词的回答中,我们能明白两点,一是矮婆的母亲出身河南,“你一出生她就跑了”,或是不负责任,或本身就是受害者;

二是在这个家里,矮婆生母是不允许提及的,奶奶让她“就写后来的妈妈”。

也就是说,缺失母爱的矮婆,甚至失去了追溯母亲的权利,她的亲情诉求只能一直被搁置,或许是永远被搁置。

其次是孩童天真特质的缺失。

由于付不起一年 650的校车费,矮婆和一个男生结伴上下学。同行的几个男生开始叫两人为“夫妻”。

在山村里,这影响到矮婆作为女性的“清白”,之后男孩便自觉地躲开了。

保守的旧文化像那老树的根,交错盘亘在村人的价值观和批判标准里,由此抹杀掉孩子们天性的纯真。

这或许也是矮婆缺乏灵动神情的一大原因。她被迫“老”得太早了。

最后是唯一依托的缺失。

奶奶过世后,矮婆睡在奶奶原本的房间里。半夜她忽然叫了奶奶两声,起来把灯打开了。

她一定是感知到了奶奶的嘱托,也一定知道从此只有自己去找光了。

奶奶既意味着母亲身份的填补,又意味着引路的希望 。只有在奶奶那里,矮婆才能汲取到一点爱意。

依托的缺失让她失去了最后的保护罩。

所以继母在交代事情时,会抱着自己的孩子,看着矮婆吼“聋子呀”,把孩子当作泄压工具和看管女佣。

什么压力?显然是在外谋生的不如意。

不如再进一步想想,当所有社会的重压,透过这层权力差异链条,层层传递到孩子身上时,我们的未来又会是什么样子?

没有答案。

电影就是从矮婆所经受的种种个体心理缺失,来映射留守儿童的集体权利缺失,并最终指向边缘群体的社会化人格健全问题。

无人幸免

所以,《矮婆》讲的其实不仅仅是矮婆。

在本就简洁的故事中间,导演试图用更宽阔的视野,涵盖湖南新宁这座小村的边缘人群全貌。

一是受到了外来经济冲击的年轻人。

那几个报复小孩用鞭炮炸牛的青年,他们骑摩托车,打扮已有受外来影响的痕迹,颇有点乡镇混混的意思。

非要出去打工的聪聪,初中毕业便赋闲在家,矮婆请教他数学,他不耐烦地说“又是个打工的相”。

只有在说起广州打工的兄弟时,他才一扫颓靡之气,语气里全是憧憬。

读书于他不再是转变命运的最佳选择,“外出打工”才能圆梦。

这无疑是高速经济发展下对于滞后地带的新潮理念侵入,也呈现出一种不和谐的狂热性与煽动性。

还有那些不断迭代的代课老师。

老师在辞别时也有不舍,还有小孩哭了,但显然已是常态,矮婆奶奶就说过“村里留不住老师”。

明面上是在描绘外来血液的稀缺与变化,暗里则是在指涉乡村各方各面被忽视的深层贫瘠。

另一部分是被迫遗留的老人与劳动力。

与留守儿童相伴的正是留守老人,他们由于年迈,照顾孩子力不从心,但又无处可去。

老人之间除了亲缘的联结,更多的是出于陪伴需求的族群挂连。

电影用一场戏就表达得很清楚。矮婆妹妹拿回成绩单,三个老人齐坐一堂,奶奶说“我识字不多,给大奶奶看”。

然后在大奶奶的赞叹里微笑欣慰。

但镜头一转,奶奶得知矮婆考得不好,让她拿出成绩单,马上知道了她有一门不及格。

老人们就是在通过儿孙的羁绊来维系情谊,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还有不可或缺的农村劳动力,因数量渐少,余下的都是在互助中求存维生。

所以矮婆会到大奶奶家,求助大伯帮自己家收稻谷。回途遇到询问,大伯也自然地说“我还没收,今天先帮云洁家”。

导演用了大量中远景镜头,拍他们走在田园路上,一起热闹地吃饭,烘托出“合小家为大家”的氛围。

也就是说,乡村早就开始在新旧经济体制冲撞下失常,并逐渐走向荒芜。

导演是想展示这种对冲,以及对冲下被牺牲,或抛弃,被遗留的群体生存状况,让观者更具象地关注到乡村与城市的撕裂一面。

为何关注「留守」?

矮婆和矮婆周围的人,他们合起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乡村留守人群」。

「乡村」是地景的前缀,「留守」是处境的展示,加上以人为本的主题,三者共同构成了《矮婆》的核心叩问:

为什么我们要关注乡村留守问题?

先说留守儿童,我想大家知道是指不在父母身边生活的儿童,但大家应该不知道这偶尔被提到的四字人群,究竟是什么概念的数量。

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 6102. 55 万,占农村儿童 37. 7% ,占全国儿童21. 88% 。

与 2010年全国1% 抽样调查估算数据相比,五年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增加约 242 万。

数据虽不时新,但由这个趋势可见,留守儿童数目只增不减。

而和“矮婆们”共同存在的,是一系列同样被掩盖的问题。

一是教学问题。

这早就引起了近代学者的关注,“大多数的农村学校中的教育评价制度单一,学校教师针对孩子的表现往往以分数作为唯一的标准……

而留守儿童在这方面处于弱势群体,因为没有良好的生活条件,加之没有监护人对其学习的监督而放任自流,留守儿童的学习存在很多困难,成绩往往处于班级下游状态”

这和《矮婆》中聪聪无意中说“老师又不管”也有所体现。

农村青年想出门打工,除了外力诱惑,部分原因也是源于学习积极性的消减。

我们都知道,因这样“厌学”而潦草辍学,最后走向捷径的人太多太多。

还有性格交际方面的问题。

有研究提到,“隔代抚养或者寄养亲戚家里,都使他们缺乏家庭归属感和感情依靠, 自身产生强烈的孤独感和自卑感,

他们害怕跟陌生人说话, 更不会向别人敞开心扉……这样的儿童会缺乏人际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片子里的矮婆本身就是孤独的证词,别的小孩也没有更好一些。

当聪聪问一个小孩想不想爸爸时,电影干脆出现了漫长的一段沉默。

他们的孤独与思念无处言说。

所以,老师,家长,同学,环境,时代…究竟是谁的错呢?

写到这里时,我想要表达的和电影已经表达的,其实都还有很多,老人空巢、长女义务等等。

但我决定就在这里停止。

我希望大家都能看看这部片,更多对关于乡村,关于留守,关于「人」的问题有所思虑。

我想这也是导演的意思。

“只有先看见、理解他们,增进彼此的了解,才能上升到探讨乡村问题、改变乡村现状的层面,也才能推动社会进步。

所以,在改善现状之前,很关键的一步是抛开标签,透过镜头重新认识他们是谁。我们与他们同时共代,理解他们,也有助于我们理解社会的撕裂程度与背后的结构问题。”(采访导演口述)

写在最后

最后,我想绕回到开头的那些话,补充几句。

我们时常在感慨国内缺少有意义的好电影,或者准确的说,缺少在大银幕上的好电影。

但同时,我们也把一句话重复过很多遍——中国电影未来什么样,取决于你我这些普通观众,你现在选择支持什么,未来电影就是什么。

我看到导演在那篇“卖票”文里写最低9元就能给你亲手发资源供观看的时候,脑子里一直就是这句话。

今晚我不想谈为什么我们的导演要线上摆摊才能收回电影部分成本。

我只想和大家对话——

当这些好东西被所谓的“负能量”概括,屏蔽的时候,作为观众,我们得一起举起手来,作出自己的选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