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報觀察記者 燕巧

7月28日,廣元市召開新聞發佈會,邀請有關方面負責人對日前召開的市委七屆十二次全會精神進行解讀。全會提出,建設成渝地區北向重要門戶樞紐、生態康養“後花園”、綠色產品供給地和產業協作配套基地,這四個定位,廣元分別有哪些實質成效,又有怎樣的思考謀劃?

發佈會上,廣元市委副祕書長、政研室主任、改革辦常務副主任汪明介紹,這四個定位,互爲一體、相互支撐,既貫徹落實了中央、省委部署要求,又切合廣元市情實際,是主動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統攬性目標。

建設成渝地區北向重要門戶樞紐,重點是要發揮區位優勢,增強門戶功能,發展樞紐經濟,加快建設四川北向東出橋頭堡;建設生態康養“後花園”,重點是大力實施“康養+”戰略,彰顯生態康養特色,打造成渝地區休閒康養、旅遊度假重要目的地;建設成渝地區綠色產品供給地,重點是堅定走綠色發展之路,大力發展綠色產業,做響優質產品品牌,增加綠色產品供給,實現綠色崛起;建設成渝地區產業協作配套基地,重點是堅持全產業鏈貫通、開放式互聯,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加快產業轉型升級,促進高效分工、相互融合、差異化發展。

定位一:建設成渝地區北向重要門戶樞紐

“建設成渝地區北向重要門戶樞紐,廣元具有政策優勢、區位優勢和運輸優勢。”廣元市公路建設服務中心主任楊映剛說,廣元是全省4個進出川門戶型綜合交通樞紐之一,又處於成都、西安、重慶、蘭州四大都市交通幹線的交匯點,目前公路、鐵路、水路、航空、管道五種交通運輸方式齊備。

下一步,廣元將加快推進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管輸等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進出川渝大通道,着力構建成渝地區北向重要門戶型綜合交通樞紐,推動形成成渝地區與關中一天水經濟區和西安、蘭州兩大城市的戰略性綜合運輸通道格局,構建現代物流體系,打造國家重要物流樞紐。

定位二:建設生態康養“後花園”

廣元市文化廣電旅遊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宋元柏說,“打造成渝地區生態康養“後花園”,廣元資源稟賦。”宋元柏介紹,廣元山清水秀,氣候舒適宜人,森林覆蓋率57.22%,年均氣溫16.1攝氏度,是全國首批28個、四川唯一氣候適應型城市建設試點;廣元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蜀道文化、三國文化、武則天名人文化、紅色文化、川北民俗文化交相輝映;再者,廣元醫療體系完善,康養資源豐富,是首批“中國溫泉之鄉”,劍門關溫泉、女皇溫泉等溫泉康養酒店建成運營,爲開展康養服務打下了堅實基礎。

下一步,廣元將做強醫養康養產業,豐富生態康養業態。推動劍門蜀道文化旅遊區、武則天文化旅遊區、嘉陵江生態文化旅遊區等引領性項目建設。

定位三:建設成渝地區綠色產品供給地

“廣元良好的生態環境爲發展綠色生態農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成功創建爲第二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市,認證有機產品生產基地35.9萬畝,建成全國最大的紅心獼猴桃和黃茶生產基地、全省最大的核桃生產基地。”

廣元市農業農村局局長何開莉表示,今後的工作中要主動走出去搞好產銷對接,支持企業主體在成渝地區佈局產品直營店,設立專區專櫃,通過訂單生產、直供直銷等方式,推動優質農產品,全面進入成渝地區商超、餐企和市民家庭。”何開莉說。

定位四:建設成渝地區產業協作配套基地

“建設成渝地區產業協作配套基地,是省委賦予廣元的時代重任,是廣元發展的重大歷史機遇。”廣元市經濟和信息化局黨組書記、局長盛錦說,廣元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成渝地區產業協作配套基地建設,目前已經取得了一定進展:廣元與成都市、成都天府新區,重慶市渝北區、合川區已經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即將與重慶市發改委、經信委、商務委、文旅委、南川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成廣合作方面,已經承接成都產業轉移項目781個、簽約金額1115億元,已開工項目562個、到位資金536億元。渝廣合作方面,廣元分別與合川區、渝北區、南川區、九龍坡區召開了交流座談會,設立廣元市經濟合作局重慶分局,形成了渝廣產業協同招商機制,順利推進渝廣現代高效特色農業合作。

下一步,廣元將聚焦重點產業,將戰略部署轉化爲具體規劃、具體工作、具體項目。重點推進鋁產業協同發展,強化與成渝地區航空航天、軌道交通、汽摩產業協作配套,協同推動綠色家居、新型建材產業升級發展。

高志農 攝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