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交通雜誌訊(文 / 劉增濤)《交通強國江蘇方案》應運而生,明確到2035年江蘇基本建成交通強省。方案提出要打造交通強國建設江蘇“十大樣板”,首要樣板就是打造“一帶一路”交通標杆示範項目樣板,重點建設連霍(連雲港到霍爾果斯)新亞歐陸海聯運通道。建設連霍新亞歐陸海聯運通道,既是貫徹《交通強國江蘇方案》的必然要求,也是打造“一帶一路”交通標杆示範項目樣板的現實需要。

從國家層面看,建設連霍新亞歐陸海聯運通道有利於“帶中間、促兩邊”,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從江蘇省層面看,建設連霍新亞歐陸海聯運通道有利於“強支點、優佈局”,促進“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從連雲港層面看,建設連霍新亞歐陸海聯運通道有利於“調結構、提能級”,促進“一帶一路”強支點建設。建設連霍新亞歐陸海聯運通道應圍繞連雲港區位、陸海以及交通等優勢,以提高港口和中歐班列競爭力爲着力點,以陸海運輸、多式聯運、國際中轉、國際集拼分撥、過境運輸等物流業務爲發展方向,加快連霍新亞歐陸海聯運通道建設。

加快打造區域性國際樞紐港

加快港口集疏運基礎體系建設。落實《江蘇省沿江沿海港口布局規劃(2015—2030年)》關於“一體兩翼”港區功能定位的要求,重點將主體港區墟溝作業區部分散貨遷移至兩翼港區,促進兩翼港區港產聯動和連雲港區港城一體化建設。根據各港區功能定位,加快航道、碼頭、防波堤等重大設施建設,進一步提升連雲港港產業支撐、服務國際運輸的能力。加快完善由鐵路、內河、公路等多種運輸方式構成的港口集疏運體系。加快完成旗臺作業區、贛榆港區、徐圩港區、柘汪臨港產業園、上合組織物流園區、徐圩臨港園區等鐵路專用線建設。開展隴海鐵路貨運南繞線和灌河港區鐵路專用線研究,預留周邊產業園區鐵路專用線的接軌條件。充分借鑑寧波舟山港海河聯運發展經驗,加快徐圩港區疏港航道、灌河港區灌河等疏港幹線航道整治。加快徐圩港區、灌河港區海河聯運發展,實現水水中轉。積極推動連雲港港與長江航運協調聯動,大力發展江海河聯運。構建主體港區以長深高速至主體港區連接線、東疏港和北疏港高速公路爲主,徐圩港區以連宿高速公路爲主的快速集疏運通道,加快建設疏港幹線公路,強化港區與外圍幹線公路網及腹地之間的銜接。

強化物流綜合運輸體系。依託中哈連雲港貨物中轉分撥基地、中哈連雲港國際物流中心、上合組織成員國出海口國際物流中心,建設亞歐國家專用的集裝箱堆場、港口泊位、倉儲設施等配套裝備,開闢物流作業綠色通道,滿足各類貨物的堆存、拆拼箱、分撥、轉運需求。加大連雲港至日本、韓國等東南亞國家集裝箱班輪密度,優化和調整集裝箱遠洋航線,爭取國內外知名船公司集裝箱幹線基本港待遇,提高連雲港出海口的海上通道運輸能力。加強連雲港港過境集裝箱海鐵聯運作業組織,提升連雲港港集裝箱過境運輸能力和作業效率。加快連雲港港30萬噸級航道二期工程建設,強化港口能力建設,提高港口作業效率。在內河航線網絡已覆蓋蘇北五市、蘇中地區的基礎上,繼續保持與淮安、宿遷、徐州、蚌埠、鹽城等內河港口的穩定合作,推動形成亞歐國家連雲港出口物流新通道。加快推進連雲港港由貨物運輸港向物流貿易港戰略轉型,促進商貿、物流等產業提檔升級,加大對高端航運服務企業和項目的扶持力度,着力打造國際航運服務業集聚區。

完善航線航班開發。加強對航線開發統籌管理,制定航線發展規劃,完善航線開闢、維護等保障機制。堅持培育與開發並重的原則,先維穩後加線,梳理各船公司航線運力、艙位利用率,明確需要穩定維護、加密、新開的航線目標任務。以連雲港口岸船公司及其船代、訂艙代理爲主要抓手,充分結合碼頭、新絲路等公司的駐外辦事處,根據航線建設具體目標,推出具有競爭力的海運和集疏運成本營銷策略、港口服務專項政策,對航線維護、加密和新增做到有的放矢。加大引進無船承運人力度,徹底解決指定代理這一瓶頸,吸引他們來連雲港建點設站。

加快打造快捷通暢的海鐵聯運通道

加強境外貨源組織,有序推進阿拉木圖、塔什干、伊斯坦布爾、日韓等境外物流場站、分撥中心、海外倉或辦事處建設,形成重去重回班列。加大對“連新亞”“連新歐”等中歐班列樞紐場站和運價的補助支持力度,進一步鞏固橋頭堡地位。依託徐州北站編組能力,加強連徐聯動發展。繼續深化與哈國鐵、裏海聯盟等合作,實現一港雙通道,中亞全覆蓋,並進一步擴大對歐洲國家的覆蓋範圍。

通過“近洋擴運力、遠洋補短板、內貿揚優勢”,實現近遠洋航線對海上絲綢之路沿線主要國家和地區100%覆蓋。其中,近洋方面要以日韓高密度、東南亞廣覆蓋爲方向,解決運輸需求遠超航線運力的矛盾;遠洋方面要加強中東線、新開西非線、擴量美西線、恢復歐地線等遠洋幹線;內貿方面要重點發展至環渤海、華南沿海等港口的直開航線,建立主要沿海港口全覆蓋的內貿航線網絡,將連雲港港建設成爲我國沿海地區重要的內貿樞紐港。優化腹地貨源組織體系,加快在河南鄭州、甘肅蘭州、青海西寧、新疆烏魯木齊等內陸地區佈局“無水港”,實現隴海沿線主要城市全覆蓋。制定鐵水聯運資金補貼政策,加快研究並出臺持續有效的相關扶持政策。

加快打造便捷高效的區域性空港樞紐

加快連雲港新機場建成使用,同步強化機場綜合客運樞紐建設,拓展航空貨運功能。爲滿足中型及大型寬體飛機起降要求,並遵循“適度超前”的理念,加快推進4E等級擴建,並按4F等級做好用地空間的預留。充分發揮機場在擴大對外交往合作的重要作用,進一步優化航班航線佈局。加密至陝西西安、烏魯木齊、北京、廣州等國內城市航線航班網絡,同時優化日韓、東南亞國際航線,向西開通中亞國際航線。

加快構築內聯外暢的高鐵網絡樞紐

沿海南北方向,爭取預控350公里/小時的沿海高鐵線位,加強連雲港與膠東半島和長三角核心區的便捷聯繫。連臨方向,規劃預控連臨高鐵,實現連雲港與臨沂、濟南及京津冀地區的便捷連接,並積極爭取納入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連寧(淮)方向,配合寧淮高鐵建設,開展連淮揚鎮鐵路淮安至連雲港段技術標準提升研究工作。加快連臨鐵路建設,打通新菏兗日鐵路沿線腹地與連雲港港間的便捷通道,兗州與連雲港間的鐵路運輸距離將大幅縮短。開展贛榆港區至兗日鐵路聯絡線研究,實現贛榆港區經兗日鐵路與魯南、豫北地區順暢連接。

加快打造便捷通暢的貿易環境

通過政府整合海關、檢驗、市場、稅務等行政資源,不斷完善信息公共平臺的性能和功能建設。構建亞歐國家共用的“單一窗口”發展規劃,促進供應鏈電子信息平臺的建立和發展。通過技術手段和信息共享,使企業只需向一個窗口提交標準化單證即可完成通關手續,有效避免單據的重複提交和行政機關的重複審批,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同時,各國應加強海關與企業的溝通協作,定期對企業信用等級進行評估和分類,通過平臺建設將評估結果和信息數據共享,並給予信用等級高的企業最大限度地便利條件,提高通關和監管的效率。

加快打造一流的營商環境

牢固樹立“親商、愛商、福商、保商、珍商”的理念,港口航運高鐵等相關部門內部要提升爲客戶服務意識,提高裝卸效率,提升客戶滿意度,對違反規定索拿卡要的情況,要嚴厲打擊,設立檢舉電話郵箱等,不定期對進出口企業進行訪談,瞭解不足之處及時整改。強化違法經營、騙取出口退稅行爲打擊力度,遏制違法犯罪不良趨勢,爲亞歐相關企業的貨物通過連雲港西進東去打造良好的管理秩序,營造公平公正的進出口環境。

完善金融機構、行業協會和中介機構的配合力度,充分利用自身資源和網絡優勢爲企業搭建信息諮詢平臺,幫助企業完善投資方案,降低企業投資風險。營造全國乃至國際一流營商環境,不僅是吸引和集聚全球高端和創新生產要素的依託所在,是激活市場微觀主體活力的重要機制所在,更是發揮生產要素潛在創新能力的關鍵所在。

(作者單位:江蘇省社會科學院連雲港分院)

(新媒體責編:張鳳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