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岳能够在长沙顶住日军三次进攻,有多方面的原因,有日军自身兵力短缺的原因,也有薛岳出色指挥的原因,更主要的是我国军队配合得当,支援有力的原因。

一、第一次长沙会战,日军存在兵力紧张、后勤保障困难、指挥失误情况

在1939年至1944年之间,日军一共四次出兵,企图占领长沙。但前三次都被中国军队击败。这其中日军的兵力紧张也是一个原因。在日军占领武汉后,由于日军战线拉得过长,使其陷入了中国战场的泥潭,当时日军面临两个选择:一是采取以战养战的策略,设法在中国的占领区获取物资供给;二是设法逼迫中国政府与其进行停战谈判,以获取调整的机会。

日军大本营原本计划自1939年起,逐年减少在中国的驻军,但是驻华日军方面坚决反对,特别是冈村宁次说只要增加兵力,他有信心击败中国政府。在这种情况下,侵华日军司令部决定攻占长沙、衡阳、宜昌、西安等重要城市,逼迫中国政府投降。

1939年9月10日,在日军第十一军司令官冈村宁次的亲自指挥下,分兵三路进攻长沙。国民党第九战区代理司令官薛岳和第十九集团军司令官罗卓英指挥部队与日军展开激战。日军106师团在幕阜山附近遭到我军伏击,险些被全歼,也造成日军的后勤补给线被切断。日军无法实现在湖南会师的计划,导致进攻长沙的兵力更为单薄,在遭到薛岳所部的强力反击下,只得全部撤回。

第一次会战,历时一个月,我国军队顽强作战,粉碎了日军占领长沙的计划。据不完全统计,共毙伤日军两万余人;我军部队伤亡四万余人。

第二次长沙会战,我军配合得当,再次粉碎了日军的 作战企图

1941年春,新任的日军第十一军司令官阿南惟畿再次策划进攻长沙,因为苏德战争爆发,他的计划暂时没有执行。不久日军大本营希望早日结束中日战争,就批准了阿南惟畿的计划。8月21日,阿南惟畿命令部队秘密向岳阳以南集结,共集中了第三、第四、第六和第四十师团,另外还有四个支队,飞机180架,舰艇30多艘,汽艇200多艘,还有一个海军陆战大队,总兵力近十五万人。

对阵的是国民党第九战区,司令官是薛岳,总兵力十二个军三十三个师,约十七万人。双方在大云山附近展开激战,战斗非常激烈,阵地反复易手。9月17日,日军四个师团均已进至新墙河北岸地区,在日军的强大攻势下,我军在新墙河的防线很快被日军突破。随即,日军再次突破多道防线,薛岳已做好长沙失守的打算,并将指挥部转移到了湘潭。

面对这种情况,第六战区司令官陈诚发现,留守宜昌的日军被抽调了三分之一参与长沙作战,于是趁宜昌空虚的机会,抽调兵力猛攻宜昌,这也就是三十六计中的“围魏救赵”。留守宜昌的日军第十三师团的防线,很快就被陈诚部攻破。日军十三师团长内英太郎中将,急忙向阿南惟畿和日本中国派遣军司令部求援。

由于攻占宜昌是日本裕仁天皇亲自下的命令,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绝对不能丢。于是阿南惟畿只得下令停止攻击长沙,回援宜昌。当时留守宜昌的内英太郎都已经准备焚烧军旗,率领司令部的参谋集体自杀了。但在最后一刻,因为天降大雨,迟滞了我军的进攻,回援的日军得以赶回。

第二次长沙会战,历时一月多的时间,据不完全统计,日军伤亡两万余人,我军伤亡达七万余人。可见战争进行的是多么残酷。

第三次长沙会战,薛岳的出色指挥,令日军惨败,我军取得大捷

1941年12月13日,日军第十一军司令官阿南惟畿再次下达了进攻长沙的命令。其集结了第三、第六、第四十师团和独立混成第九旅团共12万人,分三路进攻长沙。薛岳决以少数兵力受阵地,控制主力,机动运用。薛岳制定了“天炉法”的作战计划,准备在新墙河、汨罗江设伏击地带,迎头重创日军。

在薛岳的指挥下,薛岳所部采取诱敌深入的办法,在汨罗江附近,双方展开激战,由于天气突然骤变,下起了南方少见的雨雪,导致准备长途奔袭的日军无法行军,也无法渡河,因为天气乌云密布,日军的飞机也不能正常投入战斗,这一战,日军损失惨重。

在28日,日军第六、第四十师团在付出惨重代价后,渡过汨罗江。随后,阿南惟畿命令日军以主力向出生方向攻击。31日,日军先头部队攻进长沙,阿南惟畿连忙向总部报告宣布十一军已经占领长沙。日本国内准备组织庆祝,向作为其新年的献礼。但是,令阿南惟畿没有料到的是,日军随即陷入长沙的巷战和肉搏战中,原本准备的庆祝变成了笑话。

由于日军的补给短缺,日军的战斗力迅速下降,立即陷入我军的包围之中,日军只得通过空投对日军进行后勤补给。1942年1月1日,日军派第三师渡过浏阳河在飞机的支援下,向长沙进攻,遭到我军的顽强阻击。

3日,日军第三师、第六师,再次对长沙进行攻击,企图与城内日军会合,被薛岳指挥的第九战区的10个军团团包围,日军伤亡惨重,只得在日军34师、独立混成第14旅的外围策应下进行突围。5日,日军在飞机的掩护下从东北方向突围,撤退至新墙河北岸。第三次长沙会战结束。

第三次长沙会战,历时二十五天,以日军的惨败而告终,据不完全统计,日军伤亡五万七千余人,其中大队长、联队长以上有十人被击毙,被俘139人。我军伤亡不到三万人。

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显示了我国军队顽强作战,抗击日军的英勇气概,也涌现出了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能够取得胜利,与各部队之间同仇敌忾、配合默契,一心抗战分不开的。这中间也与薛岳出色的军事指挥才能,和坚决抗战的决心有极大的关系。战后,日军冈村宁次曾发出:“撼山易,撼薛将军难”的哀叹。薛岳也被称为“天炉战神”,得以声名远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