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嶽能夠在長沙頂住日軍三次進攻,有多方面的原因,有日軍自身兵力短缺的原因,也有薛嶽出色指揮的原因,更主要的是我國軍隊配合得當,支援有力的原因。

一、第一次長沙會戰,日軍存在兵力緊張、後勤保障困難、指揮失誤情況

在1939年至1944年之間,日軍一共四次出兵,企圖佔領長沙。但前三次都被中國軍隊擊敗。這其中日軍的兵力緊張也是一個原因。在日軍佔領武漢後,由於日軍戰線拉得過長,使其陷入了中國戰場的泥潭,當時日軍面臨兩個選擇:一是採取以戰養戰的策略,設法在中國的佔領區獲取物資供給;二是設法逼迫中國政府與其進行停戰談判,以獲取調整的機會。

日軍大本營原本計劃自1939年起,逐年減少在中國的駐軍,但是駐華日軍方面堅決反對,特別是岡村寧次說只要增加兵力,他有信心擊敗中國政府。在這種情況下,侵華日軍司令部決定攻佔長沙、衡陽、宜昌、西安等重要城市,逼迫中國政府投降。

1939年9月10日,在日軍第十一軍司令官岡村寧次的親自指揮下,分兵三路進攻長沙。國民黨第九戰區代理司令官薛嶽和第十九集團軍司令官羅卓英指揮部隊與日軍展開激戰。日軍106師團在幕阜山附近遭到我軍伏擊,險些被全殲,也造成日軍的後勤補給線被切斷。日軍無法實現在湖南會師的計劃,導致進攻長沙的兵力更爲單薄,在遭到薛嶽所部的強力反擊下,只得全部撤回。

第一次會戰,歷時一個月,我國軍隊頑強作戰,粉碎了日軍佔領長沙的計劃。據不完全統計,共斃傷日軍兩萬餘人;我軍部隊傷亡四萬餘人。

第二次長沙會戰,我軍配合得當,再次粉碎了日軍的 作戰企圖

1941年春,新任的日軍第十一軍司令官阿南惟畿再次策劃進攻長沙,因爲蘇德戰爭爆發,他的計劃暫時沒有執行。不久日軍大本營希望早日結束中日戰爭,就批准了阿南惟畿的計劃。8月21日,阿南惟畿命令部隊祕密向岳陽以南集結,共集中了第三、第四、第六和第四十師團,另外還有四個支隊,飛機180架,艦艇30多艘,汽艇200多艘,還有一個海軍陸戰大隊,總兵力近十五萬人。

對陣的是國民黨第九戰區,司令官是薛嶽,總兵力十二個軍三十三個師,約十七萬人。雙方在大雲山附近展開激戰,戰鬥非常激烈,陣地反覆易手。9月17日,日軍四個師團均已進至新牆河北岸地區,在日軍的強大攻勢下,我軍在新牆河的防線很快被日軍突破。隨即,日軍再次突破多道防線,薛嶽已做好長沙失守的打算,並將指揮部轉移到了湘潭。

面對這種情況,第六戰區司令官陳誠發現,留守宜昌的日軍被抽調了三分之一參與長沙作戰,於是趁宜昌空虛的機會,抽調兵力猛攻宜昌,這也就是三十六計中的“圍魏救趙”。留守宜昌的日軍第十三師團的防線,很快就被陳誠部攻破。日軍十三師團長內英太郎中將,急忙向阿南惟畿和日本中國派遣軍司令部求援。

由於攻佔宜昌是日本裕仁天皇親自下的命令,具有一定的象徵意義,絕對不能丟。於是阿南惟畿只得下令停止攻擊長沙,回援宜昌。當時留守宜昌的內英太郎都已經準備焚燒軍旗,率領司令部的參謀集體自殺了。但在最後一刻,因爲天降大雨,遲滯了我軍的進攻,回援的日軍得以趕回。

第二次長沙會戰,歷時一月多的時間,據不完全統計,日軍傷亡兩萬餘人,我軍傷亡達七萬餘人。可見戰爭進行的是多麼殘酷。

第三次長沙會戰,薛嶽的出色指揮,令日軍慘敗,我軍取得大捷

1941年12月13日,日軍第十一軍司令官阿南惟畿再次下達了進攻長沙的命令。其集結了第三、第六、第四十師團和獨立混成第九旅團共12萬人,分三路進攻長沙。薛嶽決以少數兵力受陣地,控制主力,機動運用。薛嶽制定了“天爐法”的作戰計劃,準備在新牆河、汨羅江設伏擊地帶,迎頭重創日軍。

在薛嶽的指揮下,薛嶽所部採取誘敵深入的辦法,在汨羅江附近,雙方展開激戰,由於天氣突然驟變,下起了南方少見的雨雪,導致準備長途奔襲的日軍無法行軍,也無法渡河,因爲天氣烏雲密佈,日軍的飛機也不能正常投入戰鬥,這一戰,日軍損失慘重。

在28日,日軍第六、第四十師團在付出慘重代價後,渡過汨羅江。隨後,阿南惟畿命令日軍以主力向出生方向攻擊。31日,日軍先頭部隊攻進長沙,阿南惟畿連忙向總部報告宣佈十一軍已經佔領長沙。日本國內準備組織慶祝,向作爲其新年的獻禮。但是,令阿南惟畿沒有料到的是,日軍隨即陷入長沙的巷戰和肉搏戰中,原本準備的慶祝變成了笑話。

由於日軍的補給短缺,日軍的戰鬥力迅速下降,立即陷入我軍的包圍之中,日軍只得通過空投對日軍進行後勤補給。1942年1月1日,日軍派第三師渡過瀏陽河在飛機的支援下,向長沙進攻,遭到我軍的頑強阻擊。

3日,日軍第三師、第六師,再次對長沙進行攻擊,企圖與城內日軍會合,被薛嶽指揮的第九戰區的10個軍團團包圍,日軍傷亡慘重,只得在日軍34師、獨立混成第14旅的外圍策應下進行突圍。5日,日軍在飛機的掩護下從東北方向突圍,撤退至新牆河北岸。第三次長沙會戰結束。

第三次長沙會戰,歷時二十五天,以日軍的慘敗而告終,據不完全統計,日軍傷亡五萬七千餘人,其中大隊長、聯隊長以上有十人被擊斃,被俘139人。我軍傷亡不到三萬人。

三次長沙會戰的勝利,顯示了我國軍隊頑強作戰,抗擊日軍的英勇氣概,也湧現出了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能夠取得勝利,與各部隊之間同仇敵愾、配合默契,一心抗戰分不開的。這中間也與薛嶽出色的軍事指揮才能,和堅決抗戰的決心有極大的關係。戰後,日軍岡村寧次曾發出:“撼山易,撼薛將軍難”的哀嘆。薛嶽也被稱爲“天爐戰神”,得以聲名遠播。

相關文章